request请求对象和response响应对象的常用方法

1.request:请求对象,一个对应一个请求

1.1:getParameter(String name);前提表单以enc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方式提交,通过表单name属性名得到value属性值.
1.2: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前提表单以enc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方式提交,通过表单name属性名得到一组value属性值.
1.3:getParameterMap(); 得到请求中所有数据.
1.4: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forward(ServletRequest request,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转发实现页面跳转 
1.5: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o);按key-value对方式将值存到请求对象中 
1.6:getAttribute(String name);通过Key名得到请求对象中value值 
1.7: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通过Key名删除Key-value对.
1.8: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 env);设置post请求的编码
1.9:getMethod();得到请求提交的方式(get/post)
1.10:getSession();得到会话对象 
1.11:getCookies();得到客户端的所有cookie信息.
1.12:getRealPath(String path);得到当前文件或文件夹相对当前项目的路径.
1.13:getInputStream();得到网络字节输入流
1.14:getReader();得到网络字符输入流

2.response:响应对象,一个请求对应一个响应对象

2.1: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 charset);设置响应编码方式
2.2:setContentType(String type);设置响应内容类型
2.3:sendRedirect(String location);重定向,实现页面跳转
2.4:setHeader(String name, String value);设置头部信息
2.5:addCookie(Cookie cookie);将cookie对象通过浏览器存在客户端.
2.6:getWriter();获得网络字符输出流
2.7:getOutputStream();获得网络字节输出流
注意:实现三秒跳转页面://三秒跳转到登录页面
	response.setHeader("refresh", "3;url=login.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请求对象响应对象是在Web应用程序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 请求对象是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它包含了客户端发送的所有信息,例如URL、请求头和请求体等。在Web开发中,开发者可以从请求对象中获取这些信息,以便进行处理和响应响应对象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它包含了服务器处理请求后生成的所有信息,例如响应头和响应体等。在Web开发中,开发者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响应对象中,然后发送给客户端。 在Python的Web开发框架中,常用请求对象是通过Flask或Django等框架提供的Request类来实现的。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个类从请求对象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Flask框架中,例如,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来获取请求参数: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hello') def hello(): name = request.args.get('name') return f'Hello {nam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路由`/hello`,当客户端发送GET请求时,Flask会创建一个请求对象,并将其传递给`hello()`函数。我们可以使用`request.args.get()`方法请求对象中获取`name`参数,并返回一个带有参数的响应响应对象也是通过框架提供的Response类来实现的。在Flask框架中,例如,可以使用`make_response()`函数来创建一个响应对象: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make_respons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hello') def hello(): name = request.args.get('name') response = make_response(f'Hello {name}!') response.headers['X-My-Header'] = 'Hello' return respons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make_response()`函数创建了一个响应对象,并将`Hello {name}!`作为响应体。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个自定义的响应头`X-My-Header`。最后,我们将响应对象返回给客户端。 总之,请求对象响应对象是Web开发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开发者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对象来获取请求参数、设置响应头和响应体等,以构建高效、可靠的Web应用程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