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一种新的择业观和生活态度


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大学毕业生通常会选择直接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然而,近年来,一种新的就业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并不急于进入职场或继续学业,而是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伴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慢慢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现象被称为“慢就业”。

bba28e966a10a7e99edcefa63f985bfb.jpeg

理论上,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应届毕业生应当更急于找到工作,以便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慢就业”现象的存在,显然与这种传统观念相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家庭基础雄厚的学生可能没有就业压力。在我国,一部分家庭相对富裕,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孩子在毕业后放空一段时间,不论是出国留学、旅游,还是创业、做志愿者等,他们都有足够的物力财力去慢慢做决定。

其次,“旅游热”也是慢就业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大热的旅游风势头仍然强劲,越来越多的人把行万里路作为人生目标之一。学生时代没有机会,工作了以后没有时间,刚毕业的这段空档期是出游的大好时机;游大千世界,饱万物风情,旅行是你和未知世界的对话,你对自己内心的发问。

a0b85a69ff2ee4e66dedbc9f7ac81a96.jpeg

此外,创业也是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之一。90后这一代年轻人从小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父母长辈独宠,没有经历太多挫折。他们在择业时往往会抗拒进入企业工作,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过着看人脸色做事,任人差遣的职场生活。同时,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为90后创业提供了可能和便利的条件。这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缓解了就业压力。

最后,“慢就业”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慢就业”并不是一个新词,很多美国人在学校毕业后都会间隔一两年再工作。如今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青年人的思想逐渐走向国际化在就业择业观方面,也会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影响。我国的文化思潮也正在与国际接轨。

6c3321e7c1aba0cb0878c468635563e1.jpeg

“慢就业”不仅是一种就业观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在当前就业难的情况下选择“慢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自己一个人生的“缓冲期”大学生求职观念的转变也意味着对职业规划质量的重视。有时候慢一点也没关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