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53岁,因连续工作、过度劳累,这位抗疫幕后的科研专家去世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综合整理新华社、科技日报 记者 张佳星、长江日报-长江网

据新华社报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连续工作、过度劳累,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教授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出差途中,最终抢救无效,于9月1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3周岁。

这个消息传出后,不禁令人痛心不已,赵振东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疫情发生后,更是坚守在科研一线,连续作战200多天,就是为了能早点研发出疫苗。

赵振东教授是我国从事病原生物学和感染免疫学研究的知名专家,疫情伊始,他说:“这是打仗,我们必须上!”。

一边投身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应用科研,一边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为5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生产建言献策、保驾护航…… 黑白无休,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累,却总说应该再快一点。

做科研,他实事求是、治学严谨;论为人,他正直坦荡、生活简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11月30日举行的赵振东同志事迹报告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少了许多世俗的考量,多了很多真实的直白。对赵振东教授最好的纪念,就是读懂他的精神,致敬他不平凡的人格。

对待科研率真,不会拐弯抹角

去世前已在疫苗研发一线连续作战200多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53岁的赵振东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地坚守疫苗研发一线,连续作战200多天。


“你给我(对新冠病毒的新特性)下一个最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不好怎么样开展下面的工作?”

这是在武汉召集的一次紧急会议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发言的第一句话。

赵振东的发言照例有些唐突。

“他的对面都是院领导,但还是习惯性的直奔主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丽丽和他一起开会,至今仍记得他站起来发言,惯有地缜密、严谨。

赵振东是与众不同的,他开会从不说“暖场”的客套话,那些“大家做了很多不错的工作”“前面领导的观点我同意”等等的发言,与他的率真“绝缘”。

“他的表达和我内心对科学家应该坚持的价值观是契合的,我当时就想协和人就应当有这种直截了当的劲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基于专业的判断,怎么想就怎么说,是学者该有的风骨。

赵振东一向如此。

他的妻子王斌不止一次被好意提醒:你回家劝劝老赵,他在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直了,一点也不给别人留情面,那会得罪很多人的,以后还得在圈子里“混”。

赵振东却丝毫未改。

赵振东离开的七十多个日日夜夜里,王斌满脑子都是他在家里改论文、看文献,或是在沙发上滔滔不绝和电话那头的学生、专家、技术人员做学术讨论。

“他和同事们讨论问题总是直奔主题、坚持己见,甚至是毫不掩饰的批驳。”王斌说,“有时我都觉得难看。”

渐渐地,王斌理解了他:对科学的敬畏,让赵振东不通人情世故。

在科研的问题上、在真知面前,赵振东不会拐弯抹角。赵振东曾对王斌说:对于科学研究,一是一、二是二,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明明有问题却不指出来,那就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总能“切中肯綮”让赵振东常被邀请做评审专家。没有“杰青”“长江”的头衔,赵振东当然不是被拉去“充门面”的。

“很多人喜欢请他,因为他说真问题、他把丑话说在(研究)前头。”任丽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家都明白这是对课题的极大推进力。

讨论科研时,赵振东一激动就会站起来,左手抄兜,右手在空中划出有棱角的折线,他一米八的个头,让鲜明、严谨、思辨的学术观点腾空而降。

“他的发言从来都是逻辑非常清晰的。”任丽丽回忆:“他会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第二……’给大家‘捋条条’,顺着他的思路,再难推进的工作、再千丝万缕的‘结’都能理顺。”

或许,这就是疫情袭来,疫苗研发专班将极重要的技术支持组组长的重任交给赵振东的原因。

对于科学的求真,让赵振东勇敢,不仅让他勇于直言、更让他勇于面对致命病原体。

“在传染病病原体传播途径不清楚的情况下,很多同志心里害怕感染,这是通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说,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赵振东都挺身而出。

去南京、上海采集H7N9病毒样本,去新疆采集脊髓灰质炎病毒样本……

“追捕”高致病性病原体的旅程中,赵振东始终在出击的第一线!

9月16日,他从长沙参加完学术会议返京后,倒在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次日凌晨不幸离世。


疫情期间,他赴国药中生等公司调研,评估新冠疫苗生产车间风险,提出风险点及防范建议。不仅如此,他还完成了国药北京公司、武汉公司以及科兴公司的生物安全联合评估。

就在去世前两天,赵振东还刚去武汉,执行了一次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联合检查任务。

离世前3小时仍在给学生传送文献

“赵老师曾说,余生只有两个追求,一是多培养几个年轻人,二是用毕生所学真正为医学事业做点贡献。”

王蓓是赵振东课题组的研究助理,也是跟随他13年的学生。她回忆,农历新年前两天,赵老师接到北京市科委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筛选任务,刚刚放假的他们又被赵老师一个电话叫回实验室。


“赵老师说,你们要明白,现在是要打仗,和时间赛跑,今年就别回去过年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王蓓说,此后,赵振东带领他们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艰苦科研攻关,中间一天没歇过。七个人的实验室,开展了疫苗研发、中和抗体筛选、复制子体系的构建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

“那段时间,好几次我都累得想哭。而50多岁的赵老师,除了实验室工作,还参加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的工作,白天晚上连轴转,从没喊过一句累。他总说,进度可以再快点。”

在课题组师生交流的微信群里,赵振东发给学生们的参考文献从未间断。王蓓打开群聊,赵振东最后一次给大家传送文献的时间,定格在9月16日17时36分。

这是他从长沙返京前,在机场给学生们的最后“留言”。离他“倒下”,只有不到三小时时间……

对于教学方面,他的学生王继回忆:赵老师总是不间断地提醒我们说"科学研究就是求真求实,必须要认真严谨,不可有半点马虎。"

"赵老师在学术上要求严格的同时,又对学生大大放手,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我们各显神通,老师在幕后指挥。"

赵振东是国内少有的从事病毒免疫学研究的人。

众所周知,免疫学热门,但由于健康需求,大多研究集中于肿瘤免疫,与疾病相关。与病原免疫相关的研究变成了“灯下黑”。

“他在细分领域的成绩是‘大咖’级的。”任丽丽说,“他的离开让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失去了一位坚守者。”

2009年,赵振东开启了病毒与细胞自噬的研究,彼时国际上也鲜有研究。他的学生、现在已是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的王继说,短短3年,团队揭示了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细胞自噬效应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并发表了系列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颇具影响。


对科研,赵振东爱得深沉。

11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的赵振东同志事迹报告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对赵振东教授最好的纪念,就是读懂他的精神,致敬他不平凡的人格。

关于赵振东教授

赵振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科技处长,“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EV71和HCV等重要病原体诱导的自噬与天然免疫应答相互调控以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gdT 细胞识别的结核杆菌抗原或抗原表位的筛选等研究。

1995-1998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攻读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

1998-2002年于美国克利夫兰诊所Lerner研究所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2002-2008年于北京大学免疫学系任职副教授,主要从事T细胞生物学和树突细胞的分化成熟研究;

2008年至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重要病原体诱导的天然免疫逃逸和细胞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T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研究,溶瘤病毒,小分子抗体和基于CAR-T和CAR-T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等。

曾担任我国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真专家、真学者是什么样?赵振东用他最看重的科研人员的身份给出率真的回答:替国家操心、为人民忧心,无论是日常还是遇到重大事件时,勇于为国家、社会、民族挺身担当。


致敬!幕后的英雄!

转载:募格学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