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隔窗凝望夜空,思绪起伏,回想这一路十五年风雨历程,总感怀时运不济,征途坎坷。唯有一腔热血,支持自己前行,走过各式舞台,历阅各样人貌依然觉得自己道行不够,无法突破这穹庐。往事如烟,回味无限,拈些酒后思绪付诸笔端。
2009年初夏,从校园奔赴社会,对外面的空气都顿感新鲜。在得知周遭同学都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后,自告奋勇的去了一家门面堂皇的教育机构。对于一个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的“学渣”并没有去专业对口的长江存储或中原电子。
清晰记得当时面试者如潮,60几号人在一个不足100平的会议室里花费10分钟背一段介绍词,自己面对墙壁上的镜子不断调整面部表情,仪表仪态以期达到最佳状态。最后面对四位主考官也是今后的四位导师,一次性通过。主考官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位学员面对镜子背稿的样子,很像我当年”。当拿着公司的offer兴奋回到住所,把喜讯告知朋友时,约上了已经入职月余的同学,下了顿馆子。一周后得知自己接下来要去四川、重庆、贵州、广东时,对那种体验各地风土人情和美食的期许也一下子变得多彩起来。那时专门为了远途上电话畅通,买了NOKIA的手机,每天跟亲人,朋友煲电话粥,诉说着新鲜的见闻.......。时隔多年,这一路颠簸的回忆显得滑稽和荒诞。
2011年末,从朋友那里得知深圳有着海量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发展空间,毅然决然的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故土,背上行囊坐着80多块钱的火车踏上了南下的征程,这一去便是10年风雨漂泊,也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波浪号。
靠着自己回炉后的专业知识和略显生疏的英语底子,成功的应聘上了一家半导体巨头企业。这也是如今还坚持在这个行当的垫脚石。
进厂后,看着偌大的洁净车间,整齐的封装线体,各式各样的自动化设备,觉得无比的高大上。带我的师傅是北方人,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在接收两周的实操培训后,就让我独自去应对整条DA线体,那晚8台设备,我整挂了6台。随后的两周不断的总结,实操让我重新拾回信心,终于在三个月后成功通过试用期,成为一名入门者。
对于整条封装流水线,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认证考核,均拿到了上岗资格证。也算告慰平生,随后的几年也都是在这个行业走走停停,辗转反侧。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不足就是太过于知足,对于职场的烟火气随性处之。这也是这些年来走过的孤独与颓废,过往历史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任何教训。
年过不惑,如今站在台上也难免心慌,是对于专业认知的恐惧,也是对行业精英的敬畏。时至今日仍然在求知的路上埋头拉车,偶尔也抬头看看路。
这段文字写写停停,难得有独身清净之时。回想起旧时朋友,兄弟总思之有愧,偶有只言片语也只是互道珍重。料想人生几十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重拾往日壮志雄心,实现自我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