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笔记三:操作系统的历史

本文主要介绍操作系统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从批处理系统到多道程序设计,再到分时系统,到UNIX,再从Unix到Linux(当然,也有从Unix到Mac OS)。也有CP/M到QDOS,再到MS-DOS,再到Windows。第一条发展线集中在对多任务的管理也就是多进程,第二条发展线集中在对文件,磁盘和命令的管理,也就是文件操作。所以多进程管理和文件操作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操作系统的主要内容。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1. 1955-1965年,IBM7094计算机非常昂贵,往往只用于科学计算,它的使用原则就只专注于计算,使用的操作系统(IBSYS)是批处理系统(一个任务出错或者完成自动读入下一个任务,出错信息或者完成的输出信息会写在磁带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1965-1980年,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计算机开始进入多个行业,比如原本的IBM7094仍然用于科学计算,但是也出现了IBM1401用于银行等。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让一台计算机干多种事情,而不再是只进行科学计算。比如银行使用计算机既需要进行运算,又需要进行文件读写。此时计算机的使用原则就以任务之间的切换和调度为核心:因为既有IO任务,又有计算任务,需要让CPU忙碌。使用的操作系统(IBM OS/360)是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

  3. 1965-1980年,MIT也在多道程序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时系统,因为在这段时间,计算机进入多个行业,需要使用计算机的人数也增加了,往往有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让每个用户都觉得是自己在独立使用一台计算机,MULTICS操作系统采用了分时系统的设计,关注的核心也是任务切换,但是资源复用的思想对操作系统影响很大,虚拟内存就是一种复用。

  4. 1980-1990年,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开发人员在MULTICS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得到了UNIX

  5. 1984年,苹果公司以UNIX为核心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改名为Mac OS,专注于界面,文件,媒体。

  6. 1990-2000年,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很多人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并且接触到UNIX,Linus在学习UNIX的教学版本MINIX时进行改进,开发了Linux,并将其开源发布,很多人都参与了Linux的开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一条发展路线:
  1. 1975年,一家公司开发了CP/M操作系统,核心是写命令让用户使用,执行命令对应的程序,单任务执行。
  2. 1980年,在CP/M的基础上增加了比尔盖茨开发的BASIC解释器和FAT磁盘管理器得到了QDOS系统。
  3. 1981年,微软买下QDOS,改名为MS-DOS
  4. 1981年,IBM和微软合作,将微软的MS-DOS(磁盘操作系统)和IBM PC一起打包出售。
  5. 1989年,微软认为MS-DOS的磁盘,文件,命令模式虽然让用户使用较为方便,但是还可以更加方便,于是微软决定放弃MS-DOS,推出了图形界面的Windows3.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