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与分享-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在完成日常业务中,观察者模式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模式,当我们需要改变某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其依赖的所有对象都需要做相同的相应的变动的时候,这时使用观察者模式就可以使代码更加的独立健壮。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模式。它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在观察者模式中,主题是通知的发布者,它发出通知时并不需要知道谁是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观察者订阅并接收通知。观察者模式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软件界面元素之间的交互,在业务对象之间的交互、权限管理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摘自百度百科)
由此可以看出,观察者模式的主要优点就是解耦,让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依赖性更小。
观察者模式的特点
每个设计模式都有他独有的一些特点,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才能完成对代码的优化,不论业务逻辑如何变更,想要使用该设计模式,就一定是实现了它的特点,而观察者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1)被观察者需要持有一个或者多个观察者对象。
2)系统中一个模块的变化,某些模块也会跟随着变化。
3)观察者模式都拥有几个角色:

  1. 抽象被观察者角色:也就是一个抽象主题,它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集合中,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角色。一般用一个抽象类和接口来实现。
  2. 抽象观察者角色: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通知时更新自己。
  3. 具体被观察者角色:也就是一个具体的主题,在集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所有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
  4. 具体观察者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需要的更新接口,一边使本身的状态与制图的状态相协调。

自定义观察者模式
抽象被观察者角色并创建增、删、通知观察者的方法,创建保存具体观察者角色的集合:

public class Subject {
    //保存注册的观察者对象
    private List<Observer> mObervers = new ArrayList<>();

    //注册观察者对象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mObervers.add(observer);
        Log.e("SZH", "attach an observer");
    }

    //注销观察者对象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mObervers.remove(observer);
        Log.e("SZH", "detach an observer");
    }

    //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对象
    public void notifyEveryOne(String newState)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mObervers) {
            observer.update(newState);
        }
    }
}

具体的观察者类,实现相应的方法: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private String state;

    public String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newState) {
        state = newState;
        Log.e("SZH", "concreteSubject state:" + newState);

        //状态发生改变,通知观察者
        notifyEveryOne(newState);
    }
}

抽象观察者接口,创建接收通知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newState);
}

具体观察者对象,实现接收通知的方法:

public class ObserverA implements Observer {

    //观察者状态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ewState) {
        //更新观察者状态,让它与目标状态一致
        observerState = newState;
        Log.e("SZH", "接收到消息:" + newState + ";我是A模块,快来抢吧!!");
    }
	}

	public class ObserverB implements Observer {
	    //观察者状态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ewState) {
        //更新观察者状态,让它与目标状态一致
        observerState = newState;
        Log.e("SZH", "接收到消息:" + newState + ";我是B模块,快来抢吧!!");
    }
	}
	
	public class ObserverC implements Observer {
	    //观察者状态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ewState) {
        //更新观察者状态,让它与目标状态一致
        observerState = newState;
        Log.e("SZH", "接收到消息:" + newState + ";我是C模块,快来抢吧!!");
    }
}

代码到此,每当具体的被观察者对象发生改变之后,被观察者对象中保存的所有观察者对象都会收到相应的通知并处理,这就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抽象耦合。观察者模式容易扩展,被观察者只持有观察者集合,并不需要知道具体观察者内部的实现。
2)对象之间的保持高度的协作。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所有被观察者都会通知到,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缺点:
1)如果观察者太多,被观察者通知观察者消耗的时间很多,影响系统的性能。
2)当观察者集合中的某一观察者错误时就会导致系统卡壳,因此一般会采用异步方式。
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来使用观察者模式,避免系统性能的过分消耗。
java JDK中的观察者模式
在java中jdk也帮我们封装了观察者模式的代码,我们只需要让被观察者继承Observable方法,观察者实现Observer接口,重写各自的方法即可。
需注意:setChanged()、chearChanged()和hasChanged()这3个方法:
参见上面Observable类的notifyObservers(Object arg)方法,hasChanged()为true才会通知观察者数据有变化,并且在通知完成之后调用clearChanged()修改hasChanged()为false,所以当主题数据改变时,需要先调用setChanged()方法使hasChanged为true。

而jdk的观察者模式实现起来虽然简单,但是也会有一些缺点,使用jdk自带的观察者模式的缺点:

  1. Observable是一个类,而不是一个接口,导致Observable类的扩展性不高,不如自己实现的观察者模式灵活
  2. Observable将某些方法保护了起来(setChanged()和clearChanged()为protected),这意味着除非继承自Observable,否则将有关键的方法不能调用。导致无法通过组合的方式使其它类获得Observable类的功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