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韵味” 及其它

    《中国戏剧》 增加篇幅 , 第七期在新添 “ 航空茶座” 栏 目中发表北京伊平与上海翁思再两位 先生讨论京剧演 唱 “ 味儿” 的通讯 , 读后很 高 兴 , 觉 得 《 中国戏剧 》 正在 为增加刊物 的评论水平 、理论探索的深 度而努力 , 我觉得这不仅是必要的 , 而且是重要的 。

    多年以来 , 京剧艺术的状况是理论和实践的过大的不平衡 . 京剧 出了许许多多的大演员 , 去年纪念的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 , 可谓典范 . 但京剧的理论研究 , 无论在 数上和质上远远不能与这些艺术大师相匹配 。 扩大来说 , 中国的剧论 , 比起诗论 、画论来说 , 也是小巫见大巫 。 这其中当然有不少客观原因 , 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 也是常有 的 , 但如果落后得太远 , 落后 的时 间拖得太长 , 就应该引起重视了 。

     京剧理论研究的这种状况 , 当然不能全怪理论工作者 , 有时候社会各界 、 特别是京剧演员本身也要多关心 、多思考一些理论 间题才好。大演员都是很重视思考的 , 因 而他们重视和各界 、 特别是学界的人交朋友 , 和他们讨论 艺术问题 , 即使是很外行的意见 , 他们也不忽视 . 梅大师 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 有他自己的书和别人 的书为证 。 记 得60年代社科界有一份杂志叫 《新建设》 ( 早停刊 了) , 召开过一次 “ 舞台美” 的学术座谈会 , 到会 的有戏剧理论 界的一些前辈理论家 , 也有马连良和 白云生两位艺术大师 。 我看过马先生许多戏 , 但台下还是第一次见他 , 我发现他非常专心地在听我们的发言 , 也许 因为我写过一篇谈马派和谭派艺术风格比较的文章 , 会下还和我谈了几句 。 我觉得 他是真心想从我们这些 书呆子里 吸取一些有 益 的 思想 , 是一个开放的、 有悟性 、 有天才的大艺术家。 我常想 , 京 剧是 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 , 要练各种功 夫 , 只要用功 , 有一身技术 , 就可以 名世 : 这也容易 有一种“ 专 门化” 的趋 向 , 用我们学界 的话来说 , 是 太 “ 专业化” 了 ; 对我们搞. `哲学 ” 的来说 , 光 “ 专业 化 ” 还不 够 , 要“博”而“约” 。 “ 艺术” 和 “ 哲学” 一样 , 不能太“ 专业 化” , 京剧一方 面要有“ 专业性 ” , 一方 面也要有更广泛 的“ 文化性 ” , 这也是 我国“ 人文化 成” 的传统 。 说一 句直率 的话 , 我希望京剧界不要 “ 行帮化” , 而要 “ 人文化” , 如何 ?

    伊平 、翁思再二位信中讨论到奚派艺术 。 说来很巧 , 奚啸伯先生是我唯一接触多的大演员 , 之所以这样 , 正是因为他十分喜和我们这些当时还是年轻学 生的人交往 几 十年前我在北大读书 时 , 奚 先生在北大演出 , 我们一批戏迷学生到后台看他 上装 , 他很高兴和我们谈 , 问长问短 , 逐渐地竟成 了他家 的“ 座上客 ” 。 其 实 , 我们这些学生也不济得 很 , 没有给奚先生出过什么好主意 , 以 致他未免 “ 右派 ” 之灾 , 离开北京 , 后来就未 曾见过面 。 每思及此 事 , 总觉得对不住 他老 人家。如今奚派艺术后 继 有人 , 而且有发扬光大的趋势 , 我们也深感慰藉。
    话题扯远了 。 关于京剧 “ 韵味 ” 我过去写过文章 , 现在回过头来想 , 还有些话要说 。

     如何理解京剧演唱的 “味儿” ( 韵味 )? 此词来自味觉 , 英文 叫 taste , 德文为 Gesehmaek , 进入哲学是一种“趣味” 、“判断力” , 有 伊平先生说的“ 品味” 问题 , 以 “ 品 味 ” (趣 味)高下看水平 ; 京剧的 “ 味儿 ” 是对京剧演唱的品评 、判断的鉴赏 , 也是在哲学的高层次上来用的 。

    世界上有各种 “ 声音”。有 “ 乐音” , 也有“噪音” , 一般来说 , 歌唱的声音是 “ 乐音” , 但并非一切 “乐音”都有“ 味儿” 。鸟儿的歌唱也很悦耳 , 也很 美 , 但我 们不说 它“ 有味 儿” 。看来 , 只有“ 人声” 的歌唱才有 “ 有味儿 ” 、 “ 没味儿” 的问题 。 “ 味儿” (韵 味) 是“人文 ”性的 , 不是“自然”性的 。

    当然,“人文”离不开“自然”,“人声”只是一种“声音”,歌唱(音乐)要以“声音”为“载体”,但歌唱(音乐)不仅仅是“声音”,它“载” 着一些别的“什么”, 传达着“自然”以 外的一些“信息”,即表现着“人”的思想、情感。过去我们说, “ 声 ” 中有“情” , “声”“情”并茂是有 “味儿” ; 我 们也不妨说 ,“声”中有 “思” , “声” 负载着 “人“ 的“沉思” , 是为有“味儿” 。现在大家好说“信息量”, “声” 中有“情思” ( “情” 、“思” ) , “信息量”才大 , 才需要你反复“品评 ”。

     “声”中之“情思” 不是直接表露出来 的 , “ 情” 不是感情之发泄 , “ 思 ” 也不是逻辑的推理 , “ 情思 ” 就 在“ 声 ” 中 , 所以是“ 声” 、 “ 情 ” 、 “ 思 ” 并重 , 在某个 意义 上说 , “ 声” 似乎“ 复盖 ” 了“ 情” 与“ 思 ” 。 思再先 生信中说到 “ 云遮 月” , 人们常用来形容余叔岩的 嗓音 (声 ) 的特点 , 实在是非常贴切 的。 也许 , “ 云遮 月 ” 就是“ 声” “ 复盖 ” (蕴含 )着“ 情 ” 与“ 思 ” , “ 声 ” 不 是 无内容的形式 , “ 情” 、 “ 思” 不是单纯 的发泄或说 教 。 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那种“ 朦胧美 ” ?
    “朦胧“ , 为 “ 不清” , “ 不清 ” 为 “ 玄” 、 为 “ 暗” , 因其 “ 玄” 、 “ 暗 ” 而 “ 不可测 ” , “ 不可测 ’ , 才 “ 内容” 丰富 . “ 信息量 ” 才大 ; 因其 “ 惚兮” 、“ 幌兮” 才“ 深” , 才 “ 远 ” , 这 岂不是我国古代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境界吗? 我 们搞现代哲学的也讲 “ 现象” 与 “ 本 质” 的 关 系 。 “ 现象 ” 表现 “ 本质” , “ 本 质” 透过 “ 现 象 ” 体 现出来 , 但 “ 本质” 仍是那样深远 , 似乎 总 在 “ 现象” “ 后面 ” , 吸引着哲 人们无穷 的追 索 。余叔岩那 “ 云遮 月” 的嗓音和他那 “ 韵味” 清纯 的演 唱同样也激发 着顾 曲家们无穷 的回味 。

    说到顾 曲家现在似乎也不太多 了 。 马克思说 , “ 音乐” 需有 “ 音乐的耳朵” 来聆听 , “音乐” 要 有 “ 知音” 。 “ 人文” 的对象 , 只 有 “ 人 文 ” 化 了的 “ 人” ( 文 明 的人 ) 才能 “ 识辨” 。 “ 人” 会 因欣 赏餐桌上摆得 非常美 丽的拼盘 而迟 疑住筷 , 而猴子上 桌则会一抢而空 。 一切 实用品 都会 因其巧夺天工而升华为艺术 品 ( 工 艺 品 ) , 就 因为 有能识别 “ 美” “ 丑 ” 的 “ 人 ” 来 保 护 它 , 使其 不被 “ 实 用” 掉 ; 也正 因为世 间存在此 种有 眼光 、有情趣 的人 , 另一些 人 (作 家、 画家、演员 ) 才 在技 巧上精益求精 , 不断提高水平 。京剧同样需要一批顾曲家、 知音 ; 这就是说, 京剧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演 员 , 而且需要高水平的评论家 , 和高水平的观众 。

    《 中国戏剧 》杂志又有了新的创意 , 而在上 海 的报 纸上思再先 生关于京剧方面 的报道也常常 吸 引着 我 , 这些都使我这个老观众对京剧作 为古典戏剧的长存和发展 , 增加 了信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