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大家在处理NDVI数据时,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上获得的数据范围往往是(0-255),而我们要用到的范围一般是(-0.2-1)
以下是NDVI数据的放缩原理:
在arcgis10.8中的处理方法:
1.先添加下载的NDVI数据,可见范围是0-226
2.利用栅格计算器进行放大,输入"NDVI.tif"*12000/255-2000,同时注意此操作要设置环境,处理范围:与图层 NDVI.tif相同 ,并行处理:0,输出栅格得到VI值
众所周知 ,大家在处理NDVI数据时,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上获得的数据范围往往是(0-255),而我们要用到的范围一般是(-0.2-1)
以下是NDVI数据的放缩原理:
在arcgis10.8中的处理方法:
1.先添加下载的NDVI数据,可见范围是0-226
2.利用栅格计算器进行放大,输入"NDVI.tif"*12000/255-2000,同时注意此操作要设置环境,处理范围:与图层 NDVI.tif相同 ,并行处理:0,输出栅格得到VI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