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华为:金融数字化转型再提速,移动先行筑牢转型底座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Bank 4.0》一书在2019年席卷全球,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看似大胆的预测却在今年成为了现实。

确实如此,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之下,今年所有线下银行网点几乎都受到了影响。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金融机构超过25%的线下网点关闭,剩余网点也减少了营业时间和人员数量,未来,银行网点收缩,员工岗位优化,加强线上办公、线上服务和智能化体验,提高大额的坏账准备金率、暂停股利分配等多项组合措施,将渐渐成为了金融机构日常运营中的“新常态”。

但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那些数字化领先的金融企业,却在抗风险、敏捷协同和市场反应效率方面交出了“高分答卷”。背后关键的原因,则是它们通过主动重构服务流程与配套的科技能力,使得这些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更加数字化、个性化,从而更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移动化、线上化迁移浪潮的持续,构建以移动优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打造稳定、安全、敏捷、灵活的数字化平台,强化金融企业应用智慧化的发展,并实现数字化体验的重构与创新,不仅关乎现在,更将决定未来。

金融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今年3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9年全银行业离柜率达89.77%,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近四成。换句话说,过去一年仅有10.23%的银行业务是通过柜台完成的。

而根据《Bank 4.0》作者Brett King提供的数据,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总额超过31万亿美元,几乎比全球约23万亿美元的银行卡支付额高出30%——你没有看错,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了全球所有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交易额。

实际上,从疫情期间金融行业的反应来看,数字化、移动化能力对于应对业务挑战至关重要:一方面,大量金融服务需求,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如信贷、理财、保险等个人业务线上化提速;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员工无法到岗,金融业务的移动化、自动化、零接触成为刚需,而通过增强这些能力,金融行业不仅可以成功度过当前的疫情危机,还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

在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总裁曹冲看来,未来银行的主战场将是移动应用(App),银行运营的核心能力将是数字化(数字化获客、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移动优先”已经从一种“趋势预测”转变为银行业的“战略首选”,而在此过程中,金融行业客户需要优先关注三个方面的转型重点:

首先,联接。移动化、数字化的核心就是无处不在的联接。没有高速、可靠、高质量的网络联接,移动端丰富的交互将无法实现,金融服务将无法及时触及每个有需要的客户,而业务模式也将停滞不前。

其次,数字化。无处不在的联接所引发的是所有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只有将金融服务以及运作模式从传统方式向互联网原生的数字化服务转移,金融机构才能让资源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最大化提升效率。

最后,商业敏捷。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深切体会到“不确定”的冲击;金融机构必须更快做出反应,借助数字化能力敏捷地调整业务模式、资源能力以及风险控制手段,由此才能确保金融企业的韧性,并保持持续的领先和繁荣。

这也是华为在HUAWEI CONNECT 2020上提出“5机”协同(联接、云、计算、AI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关键所在。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全面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银行的APP就代表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运营水平,未来金融企业的创新舞台在终端之上,而背后将取决于强大的联接能力。

同时,今天金融企业的核心系统设计往往是面向传统业务的,而在未来随着普惠金融,以及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这就倒逼金融行业需要再次重构核心业务系统,而且需要一个敏捷的开发组织和方法将技术与业务实现完美的结合,不断把底层金融科技能力向应用层面沉淀,真正打造出金融行业的全新竞争力。

换句话说,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未来金融企业的目标和方向也将必须做出改变,即构建移动优先的战略,并基于此重新思考和设计银行的整体运作模式,以此作为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支撑,由此才能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新挑战。

五大赋能夯实转型能力

正是洞察到这样巨大的变化,华为基于“5机”协同创新所形成的丰富产品、解决方案和全球化的生态合作系统,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和移动化转型提供了五大关键赋能,可以称之为“ABCDE”能力,具体而言:

一是,在金融云架构(Finance Cloud Architecture)方面,华为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包括混合云、数据中心和业务云化、构建业务连续性和高可用容灾、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内部网络,以及基于双活和全闪存技术的存储系统等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构筑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二是,在智慧网点&服务(Smart Branch & Services)方面,华为为银行网点打造了包括智能营销、智能联接、智能管理和智能安防四大场景解决方案,通过将网点打造为人性化、高效率和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心,不仅能够增加网点对客户的黏性,同时也能大幅降低网点的运营成本。

三是,在数字核心(Digital CORE)方面,未来银行基于开放、分布式技术打造新核心系统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华为与全球领先的银行业务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了不同场景的数字核心解决方案,发挥了华为与合作伙伴各自的优势,从IaaS、PaaS到SaaS层形成了一个基于分布式架构、采用微服务理念、可支持模块化部署开放银行的核心系统。

不仅如此,华为与合作伙伴打造的新核心系统,还可以成为银行的数字业务创新平台,支持银行打造“超级App”,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的传统核心系统也可以迁移到新的数字核心系统上。

四是,在新数据平台(New Data Platform)方面,华为同样也联合合作伙伴为金融客户打造了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在前/中/后台开展精准获客、实时风控和精益创新等能力重塑,以便更智能地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体验,该方案架构包含创新应用层、融合平台层以及智能基础设施层,可以提供营销类、运营类和风控类等多种创新型业务应用。

五是,在开放生态(Open Ecosystem)方面,一直以来,华为坚持与产业链各方结为数字化转型的共同体,构筑合作、共赢的开放新生态。今天在金融领域,华为在全球已有200+解决方案伙伴,方案覆盖从银行核心到AI智能聊天机器人、从智能网点到移动办公App、从商业智能到智能数据湖解决方案等等。

纵观华为为金融行业所提供的“ABCDE”的五大关键赋能,我们不难发现华为在金融领域所具备的差异化优势,能够为金融企业打造更开放、多样、灵活的生态连接,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一方面,华为不仅能够为金融企业提供愿景、洞察、更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再加上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和专家资源,这就是华为在数字化、移动化新时代能够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具体赋能。因此,金融企业选择了华为,就等于选择了一条数字化、移动化转型的新捷径。

另一方面,华为五大关键赋能还充分结合了“5机”协同创新,真正面向未来向金融企业提供了转型所需的新平台、新架构和新触点,为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升级范式,更强化了金融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应对不稳定、不确定性环境的数字化能力,进而引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

共筑金融数字化新生态

毫无疑问,站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关口,华为长期以来坚持的技术创新和对金融行业持续的战略投入,让华为成为了全球多家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可以看到,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间,华为就与浦发银行携手,开启了业内首个面向“智能物”的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双方还联合发布了创新成果《“物的银行”白皮书》。未来,“物的银行”将会打造数字经济形态下的新型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并将银行直接服务对象由“人”延伸到“智能物”。

事实上,华为数十年服务金融行业的经验,让它赢得了众多全球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在非洲,华为与伙伴携手在肯尼亚为某领先银行搭建了普惠金融信贷平台;在东南亚,华为为领先的区域银行建立了数字新核心系统;在印尼,华为与伙伴一起通过与银行共建支付生态,让更多的无卡用户享受到了金融服务。

而从上述的案例中也可以发现,在每一个金融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都有华为和合作伙伴的“并肩战斗”身影。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多年的时间里,华为通过联合全球5400+家解决方案和服务合作伙伴,已经服务于6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金融客户,包括全球100强银行中的45家,这也正是华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理念的最佳体现。

例如,作为华为重要的生态合作伙伴,长亮科技和华为此前已有多个成功合作的案例。而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间,华为又联合长亮科技发布了面向全球的无接触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无接触极速贷一体机解决方案,可满足金融机构和用户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对金融数字化服务的迫切需求。

对此,长亮科技高级副总裁李宏广表示,疫情之下,如何让用户避免接触而享受到快速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可以更快的触达实体经济,是双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到金融企业,尤其是科技力量尚薄地区的金融企业及当地用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长亮科技与华为通过一系列合作创新,最终让极速贷这个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而华为企业BG全球金融业务部总裁曹冲也认为:“在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期,这个方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恰逢其时,充分满足了在特殊条件下,金融机构以及用户双方对于高效放贷和贷款业务的需求。”

在他看来,中国过去十年多互联网的技术普及,使得C端金融服务可以以更快、更低成本的方式触达更多的用户,从而出现了众多的普惠金融的案例。那么,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快速的增加用户;大量的用户也可以在这场普惠金融革命中获益。

更为关键的是,华为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也积累了大量C端金融服务的经验,包括开放的技术架构、丰富的生态合作系统,以及与中国金融客户的成功实践,这些成熟的商业模式同样也可以快速推广和拓展到全球市场。

“展望未来,华为将会继续加大和加快全球伙伴生态建设,构建从C端到B段的全场景化的金融生态系统和解决方案,华为将与金融行业客户、合作伙伴一起,以5G为契机,融合‘5机’创新,产生聚变效应,为金融行业提供全场景化的、智慧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助力金融客户数字化转型。”曹冲最后说。

总的来看,在5“机”协同创新以及金融数字化转型再提速的背景之下,加速移动化与智慧化转型,并构建核心的数字化创新力和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金融行业需要做好的是如何正确进行转型的选择,从内部转变思维方式,从外部选择好的合作伙伴。

在此过程中,华为从愿景的提出到方法论的落地,从技术的持续创新到生态的全面开放,可以说华为是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最坚定的使能者,也是最合适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8年企业级媒体工作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