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Sort原理

MySQL Sort 分页

背景

6.5号,小编在 Aliyun 的论坛中发现一位开发者提的一个问题,说 RDS 发现了一个超级大BUG,吓的小编一身冷汗 = =!!
赶紧来看看,背景是一个RDS用户创建了一张表,在一个都是NULL值的非索引字段上进行了排序并分页,用户发现第二页和第一页的数据有重复,然后以为是NULL值的问题,把这个字段都更新成相同的值,发现问题照旧。详细的信息可以登录阿里云的官方论坛查看。

小编进行了尝试,确实如此,并且5.5的版本和5.6的版本行为不一致,所以,必须要查明原因。

原因调查

在MySQL 5.6的版本上,优化器在遇到order by limit语句的时候,做了一个优化,即使用了priority queue。参考伪代码:

while (get_next_sortkey())
     {
       if (using priority queue)
         push sort key into queue
       else
       {
         if (no free space in sort_keys buffers)
         {
           sort sort_keys buffer;
           dump sorted sequence to 'tempfile';
           dump BUFFPEK describing sequence location into 'buffpek_pointers';
         }
         put sort key into 'sort_keys';
       }
     }
     if (sort_keys has some elements && dumped at least once)
       sort-dump-dump as above;
     else
       don't sort, leave sort_keys array to be sorted by caller.

使用 priority queue 的目的,就是在不能使用索引有序性的时候,如果要排序,并且使用了limit n,那么只需要在排序的过程中,保留n条记录即可,这样虽然不能解决所有记录都需要排序的开销,但是只需要 sort buffer 少量的内存就可以完成排序。

之所以5.6出现了第二页数据重复的问题,是因为 priority queue 使用了堆排序的排序方法,而堆排序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方法,也就是相同的值可能排序出来的结果和读出来的数据顺序不一致。

5.5 没有这个优化,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

  1. 索引排序字段

    之前的月报中,我们讨论过三星索引的设计,其中第二条就是利用索引的有序性,如果用户在字段添加上索引,就直接按照索引的有序性进行读取并分页,从而可以规避遇到的这个问题。

  2. 正确理解分页

    还是要正确理解分页,分页是建立在排序的基础上,进行了数量范围分割。排序是数据库提供的功能,而分页却是衍生的出来的应用需求。在MySQL和Oracle的官方文档中提供了limit n和rownum < n的方法,但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分页这个概念。还有重要的一点,虽然上面的解决方法可以缓解用户的这个问题,但按照用户的理解,依然还有问题:比如,这个表插入比较频繁,用户查询的时候,在read-committed的隔离级别下,第一页和第二页仍然会有重合。

    分页一直都有这个问题,我们看分页常用的场景:1)早期的论坛 2)个人交易记录。这些场景都对数据分页都没有非常高的准确性要求。

究竟是不是BUG

究竟归于bug问题还是用户使用理解上的问题?

小编觉得应该分开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是排序的问题,那就算是BUG,如果是分页的这个问题,那它确实完成了order by的功能,也完成了limit n功能,那就不能说它是BUG,分页就纯粹变成了用户理解的问题了。

用户在使用数据库的时候常见的一些问题:

  1. 不加order by的时候的排序问题

    用户在使用Oracle或MySQL的时候,发现MySQL总是有序的,Oracle却很混乱,这个主要是因为Oracle是堆表,MySQL是索引聚簇表的原因。所以没有order by的时候,数据库并不保证记录返回的顺序性,并且不保证每次返回都一致的。

  2. 分页问题

    分页重复的问题,就如前面所描述的,分页是在数据库提供的排序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应用需求,数据库并不保证分页的重复问题。

  3. NULL值和空串问题

    不同的数据库对于NULL值和空串的理解和处理是不一样的,比如Oracle NULL和NULL值是无法比较的,既不是相等也不是不相等,是未知的。而对于空串,在插入的时候,MySQL是一个字符串长度为0的空串,而Oracle则直接进行NULL值处理。

原出处

数据库内核月报 - 2015 / 06

MySQL排序原理与案例分析

前言

排序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基本功能,MySQL也不例外。用户通过Order by语句即能达到将指定的结果集排序的目的,其实不仅仅是Order by语句,Group by语句,Distinct语句都会隐含使用排序。本文首先会简单介绍SQL如何利用索引避免排序代价,然后会介绍MySQL实现排序的内部原理,并介绍与排序相关的参数,最后会给出几个“奇怪”排序例子,来谈谈排序一致性问题,并说明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

排序优化与索引使用

为了优化SQL语句的排序性能,最好的情况是避免排序,合理利用索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索引本身也是有序的,如果在需要排序的字段上面建立了合适的索引,那么就可以跳过排序的过程,提高SQL的查询速度。下面我通过一些典型的SQL来说明哪些SQL可以利用索引减少排序,哪些SQL不能。假设t1表存在索引key1(key_part1,key_part2),key2(key2)

可以利用索引避免排序的SQL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key_part1,key_part2;
SELECT * FROM t1 WHERE key_part1 = constant ORDER BY key_part2;
SELECT * FROM t1 WHERE key_part1 > constant ORDER BY key_part1 ASC;
SELECT * FROM t1 WHERE key_part1 = constant1 AND key_part2 > constant2 ORDER BY key_part2;

不能利用索引避免排序的SQL

//排序字段在多个索引中,无法使用索引排序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key_part1,key_part2, key2;

//排序键顺序与索引中列顺序不一致,无法使用索引排序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key_part2, key_part1;

//升降序不一致,无法使用索引排序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key_part1 DESC, key_part2 ASC;

//key_part1是范围查询,key_part2无法使用索引排序
SELECT * FROM t1 WHERE key_part1> constant ORDER BY key_part2;

排序实现的算法

对于不能利用索引避免排序的SQL,数据库不得不自己实现排序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此时SQL的执行计划中会出现“Using filesort”,这里需要注意的是filesort并不意味着就是文件排序,其实也有可能是内存排序,这个主要由sort_buffer_size参数与结果集大小确定。MySQL内部实现排序主要有3种方式,常规排序,优化排序和优先队列排序,主要涉及3种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假设表结构和SQL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t1(id int, col1 varchar(64), col2 varchar(64), col3 varchar(64), PRIMARY KEY(id),key(col1,col2));
SELECT col1,col2,col3 FROM t1 WHERE col1>100 ORDER BY col2;

常规排序

  1. 从表t1中获取满足WHERE条件的记录
  2. 对于每条记录,将记录的主键+排序键(id,col2)取出放入sort buffer
  3. 如果sort buffer可以存放所有满足条件的(id,col2)对,则进行排序;否则sort buffer满后,进行排序并固化到临时文件中。(排序算法采用的是快速排序算法)
  4. 若排序中产生了临时文件,需要利用归并排序算法,保证临时文件中记录是有序的
  5. 循环执行上述过程,直到所有满足条件的记录全部参与排序
  6. 扫描排好序的(id,col2)对,并利用id去捞取SELECT需要返回的列(col1,col2,col3)
  7. 将获取的结果集返回给用户。

从上述流程来看,是否使用文件排序主要看sort buffer是否能容下需要排序的(id,col2)对,这个buffer的大小由sort_buffer_size参数控制。此外一次排序需要两次IO,一次是捞(id,col2),第二次是捞(col1,col2,col3),由于返回的结果集是按col2排序,因此id是乱序的,通过乱序的id去捞(col1,col2,col3)时会产生大量的随机IO。对于第二次MySQL本身一个优化,即在捞之前首先将id排序,并放入缓冲区,这个缓存区大小由参数read_rnd_buffer_size控制,然后有序去捞记录,将随机IO转为顺序IO。

优化排序

常规排序方式除了排序本身,还需要额外两次IO。优化的排序方式相对于常规排序,减少了第二次IO。主要区别在于,放入sort buffer不是(id,col2),而是(col1,col2,col3)。由于sort buffer中包含了查询需要的所有字段,因此排序完成后可以直接返回,无需二次捞数据。这种方式的代价在于,同样大小的sort buffer,能存放的(col1,col2,col3)数目要小于(id,col2),如果sort buffer不够大,可能导致需要写临时文件,造成额外的IO。当然MySQL提供了参数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只有当排序元组小于max_length_for_sort_data时,才能利用优化排序方式,否则只能用常规排序方式。

优先队列排序

为了得到最终的排序结果,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将所有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排序才能返回。那么相对于优化排序方式,是否还有优化空间呢?5.6版本针对Order by limit M,N语句,在空间层面做了优化,加入了一种新的排序方式–优先队列,这种方式采用堆排序实现。堆排序算法特征正好可以解limit M,N 这类排序的问题,虽然仍然需要所有元素参与排序,但是只需要M+N个元组的sort buffer空间即可,对于M,N很小的场景,基本不会因为sort buffer不够而导致需要临时文件进行归并排序的问题。对于升序,采用大顶堆,最终堆中的元素组成了最小的N个元素,对于降序,采用小顶堆,最终堆中的元素组成了最大的N的元素。

排序不一致问题

案例1

Mysql从5.5迁移到5.6以后,发现分页出现了重复值。

测试表与数据:

create table t1(id int primary key, c1 int, c2 varchar(128));
insert into t1 values(1,1,'a');
insert into t1 values(2,2,'b');
insert into t1 values(3,2,'c');
insert into t1 values(4,2,'d');
insert into t1 values(5,3,'e');
insert into t1 values(6,4,'f');
insert into t1 values(7,5,'g');

假设每页3条记录,第一页limit 0,3和第二页limit 3,3查询结果如下:

1

我们可以看到 id为4的这条记录居然同时出现在两次查询中,这明显是不符合预期的,而且在5.5版本中没有这个问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5.6针对limit M,N的语句采用了优先队列,而优先队列采用堆实现,比如上述的例子order by c1 asc limit 0,3 需要采用大小为3的大顶堆;limit 3,3需要采用大小为6的大顶堆。由于c1为2的记录有3条,而堆排序是非稳定的(对于相同的key值,无法保证排序后与排序前的位置一致),所以导致分页重复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排序中加上唯一值,比如主键id,这样由于id是唯一的,确保参与排序的key值不相同。将SQL写成如下: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c1,id asc limit 0,3;
select * from t1 order by c1,id asc limit 3,3;

案例2

两个类似的查询语句,除了返回列不同,其它都相同,但排序的结果不一致。

测试表与数据:

create table t2(id int primary key, status int, c1 varchar(255),c2 varchar(255),c3 varchar(255),key(c1));
insert into t2 values(7,1,'a',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6,2,'b',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5,2,'c',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4,2,'a',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3,3,'b',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2,4,'c',repeat('a',255),repeat('a',255));
insert into t2 values(1,5,'a',repeat('a',255),repeat('a',255));

分别执行SQL语句:

select id,status,c1,c2 from t2 force index(c1) where c1>='b' order by status;
select id,status from t2 force index(c1) where c1>='b' order by status;

执行结果如下:

2

看看两者的执行计划是否相同

3

为了说明问题,我在语句中加了force index的hint,确保能走上c1列索引。语句通过c1列索引捞取id,然后去表中捞取返回的列。根据c1列值的大小,记录在c1索引中的相对位置如下:

(c1,id)===(b,6),(b,3),(c,5),(c,2),对应的status值分别为2 3 2 4。从表中捞取数据并按status排序,则相对位置变为(6,2,b),(5,2,c),(3,3,c),(2,4,c),这就是第二条语句查询返回的结果,那么为什么第一条查询语句(6,2,b),(5,2,c)是调换顺序的呢?这里要看我之前提到的a.常规排序和b.优化排序中标红的部分,就可以明白原因了。由于第一条查询返回的列的字节数超过了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导致排序采用的是常规排序,而在这种情况下MYSQL将rowid排序,将随机IO转为顺序IO,所以返回的是5在前,6在后;而第二条查询采用的是优化排序,没有第二次捞取数据的过程,保持了排序后记录的相对位置。对于第一条语句,若想采用优化排序,我们将max_length_for_sort_data设置调大即可,比如2048。

4

原出处

天士梦


参考资料:
如上
备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wsyw126/article/details/61428158
作者:WSYW12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