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报类型
-
省级文旅重点项目
-
聚焦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景区升级、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方向。
-
需纳入《四川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库》,部分项目可申请财政补贴或政策性贷款支持。
-
示例项目: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星堆文旅融合示范区等。
-
专项支持项目
-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文旅厅定期发布申报指南。
-
乡村振兴文旅示范项目:如乡村旅游重点村、非遗工坊等。
-
夜间经济、文旅消费集聚区:如成都宽窄巷子、自贡灯会等特色项目。
-
国家级申报
-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推荐申报国家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文化公园(如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等。
二、申报流程
-
关注申报通知
-
定期查看四川省文旅厅官网
-
重要时间节点:省级项目通常每年1-3月集中申报,专项项目时间灵活。
-
准备申报材料
-
基础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土地证明、环评文件等。
-
核心内容:项目规划、投资预算、预期效益(经济、社会、文化效益)、运营模式等。
-
辅助材料:企业资质、合作协议、地方政府支持文件(如纳入政府规划)。
-
提交申报
-
通过“四川省文旅项目管理系统”在线填报,或按通知要求提交纸质材料至市(州)文旅局初审。
-
评审与立项
-
省级文旅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纳入项目库或给予资金/政策支持。
三、政策支持
-
资金支持
-
省级文旅发展专项资金(部分项目补贴可达总投资30%)。
-
政策性贷款(如四川银行、农发行等针对文旅项目的低息贷款)。
-
土地与税收优惠
-
文旅用地可申请按“点状供地”模式审批。
-
部分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如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
-
品牌赋能
-
成功项目可优先推荐评选“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等)。
四、注意事项
-
项目合规性
-
需符合《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方向,避免生态红线冲突。
-
材料真实性
-
虚报投资或重复申报可能导致取消资格。
-
地方协调
-
提前与市县文旅部门沟通,争取纳入地方规划,提高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