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
【实验目的】
1.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
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设计过程
3. 了解教学评价的功能及其分类
4.掌握课堂观察的教学评价方法
5.掌握教学资源的评价方法
6.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
1.阅读文件夹内容《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pdf》文件,了解规范的教学设计全过程。
- 课堂观察是评价者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地从课堂情境中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技术,以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以弗兰德斯(N.A.Flanders)互动分析分类编码体系为依据,观看15分钟教学视频资料《“未来教室”助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并在下表中记录课堂观察结果,分析数据结果并给出教学评价结论或意见。
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是按照10秒时间间隔进行采样,请观察并记录10分钟内的数据编码。
观察原则:当不能确定某一种语言行为究竟属于两个或多个类别中的哪一类时,选择远离“5”的类别,但不能选择类别“10”;
如果在5秒钟时间内出现多个语言行为时,把它们都记录下来;
当教师叫某一位学生名字时,属于类别“4”;
当教师重复学生的正确回答时,属于类别“2”
教师不是以嘲笑的态度和学生开玩笑,属于类别“2”,如果是讽刺、挖苦学生,属于类别“7”
如果观察者不能确定某一种语言行为归属哪一类别时,就归属于“10”。
通过上表中连续10分钟的观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比例分析、领域分析、相关分析等方面给出你对这次教学的评价意见。
意见:
在此次教学中,该课堂学生自动说话比较多,教师表扬和鼓励比较多,教师讲解内容详略得当。该课堂授课结构符合新课改体系下的课堂结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教学从原来的教学内容重结论,转变为重结论更重过程。
3.查看文件夹内多媒体课件资料《信息交流》,给出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表。
4.使用文件夹内考试分析软件,掌握常用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教学质量分析:
此次考试班级综合达标度A达到79.69%,表明学生掌握情况还不错。该班级学生在知识和综合部分掌握较好,平均得分率达到0.81和0.97,但是在理解和应用方面,掌握较差。平均得分率达到0.58和0.61。建议该教师加强对学生理解和应用部分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