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GDCPC (广东赛区)总结

      在华工的两次比赛里,很多17级是第一次爆零,第二次拿奖,而我们队却恰恰相反。不看题目难度,从过题数的角度看来,我们队是退步了。基于这次比赛某题的解题过程写总结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我更想从队伍和自身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次失败的原因。
       首先是队伍的角度。几次组队赛我们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每一次我们都会去分析原因,但那更多的是停留在做题技巧层面。这一次参赛我终于明白了,我们队伍真正不足的,是三个人完全是割裂的。这个割裂不是指人际关系,而是说我们三个各自所擅长的东西,竟都是另外两人的知识盲区。其实在组队赛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经我观察,我们队的hjy思维活跃,往往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lx在编程语言方面的基础比较好,C++的STL都是交给他写的;而我在训练中算法学得要多一点。然而,我思维比较僵硬。hjy写代码的能力稍弱。lx对算法了解的也是很少。这就造成了我们不能顺畅交流以及一道题需要三个人轮番上阵才能写出来的尴尬局面。所以每次比赛切完签到题后,我们人手一题,面面相觑,惶惶而“终”。
      然后是自己的角度。做一次“事后诸葛亮”,我想说,自己这几个月的训练方向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自己大一上学期末才开始接触acm,一直觉得自己在算法知识方面与高中打noip或是暑假已经在自学的巨佬相比,落后太多。所以在寒假到赛前,我切的最多的是跟算法有关的初级题。然而,我忽略了一个事实,我和别人差的不是算法知识,是思维能力。没有思维能力,背再多的算法模板也没用。纵观几次个人赛,组队赛,自己在签到题、中等题上吃了很大的亏,不像别人刚开局就秒秒秒,归根到底,是自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不自信。其实自己学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用,但是不自信贬低了它们的价值。例如某一次组队赛,我一个人写了一道dp,一道二分图多重匹配,虽然当时都WA了,但赛后检查自己的代码,发现两题都只要修改一行代码中的一个小细节就能AC。但在比赛中,我不敢奢求给多我10分钟的时间去检查,因为我怕自己是错的,拖累队友。
      这次参赛打铁,是一个遗憾。但倘若不站在功利的角度讲,自己是收获颇多,例如码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认识了一群努力向上的acmer。感谢队友与我并肩作战,感谢学长、老师的辛劳付出。失败总是居多,但不能失去前进的决心,共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