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毕业致谢—我没有感谢任何人

写完毕业论文,不出意外的话,大学时光算是正式画上了句号。现在回看过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了,甚至高中毕业都还在昨天 ;但在大学里的多数时间,时间的流逝对我来说却无比漫长。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呢?

或许这两种感受都是真实的,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站在终点回看过去,脑子里只会记得那些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的事件,或喜怒哀乐,或懊悔遗憾。日常的各种思绪被忽略掉了;而在过去的每一个当下,时时处在纷扰的信息流之中,不得不面对各种选择与境遇,虽说相由心生,但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心真的能完全脱离外界的相的影响吗?于是乎免不了心绪起伏。把情绪融入时间,自然觉得每一刻都漫长。

又或许这两种感受都是虚幻的,毕竟天行有常,时间流逝的速度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就像小车在绝对光滑的地面上,自从被施加了初始的推力后,就再也不会改变它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读者可能会好奇,虚幻的感受是什么感受?感受不是本来就带有主观色彩吗,又有什么真实和虚幻之分?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明白一件事——感受是从何处而来的。

我认为有两个来源:

1.大脑对潜意识的觉察。这个是真正的感受,由心而生,在潜意识里游荡,最终被大脑捕捉并感知到。

2.心智对真实矛盾的掩盖。这个是虚幻的感受,不是心经历外界事件而产生的第一反应,而是在第一反应后的内心构建——额外分离一部分心智来包装出新的感受,以掩盖某些真实

搞明白了感受从何处来,自然能解答真实与虚幻感受的区别。

再回到本段的论点上,扪心自问,我对时间的不同感受,虽事殊时移,但可能出自同样的原因:对当下不够满意,也没有勇气去尝试解决当下主要矛盾。

在大学里的每一个当下,我过的不算特别开心,本来想学生物、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结果高考调剂到了计算机类。大一成绩排名倒数10%,又调剂到一个更不感兴趣的专业。大二大三时,身边的每个朋友都似乎有自己的方向,而我无所事事天天玩游戏。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逃课呢?或许其中隐藏着的观念是:把漫长的时间熬过去就好了,未来一定会更好的。显然,我把希望寄托给了未来的自己、父母的安排、环境的契机,却唯独绕过了当下的自己。这希望与情绪交织,组成了矛盾的内心构建。或许那时觉得时间过的慢,是因为“痛苦的时光总是漫长的”吧 ;

而在毕业之际回看大学生活,那种无所事事的时光又是多么宝贵。毕业工作也好,读研也罢,都没有本科那种松弛感了。就我的短暂工作经历来看,995 + 24小时oncall的确不是正常人能接受的,也不该是正常人需要接受的。如果有读者身处某个横向拉满不给一作的课题组,应该能更切身地体会我的感受。就像用柔弱的手臂去推一辆卡车,那种无力感要怎么解决呢?于是乎分离一部分心智去掩盖当下的真实,为自己构建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虚幻的感受。外在表现出来就是觉得过去的时间过的好快,毕竟“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沉溺幻想也好,活在当下也罢,无论这感受是真实还是虚幻,都是我们存在的证明与产物。想必读者也看出了,我是想借着对时光流逝的不同感受,来反思大学四年的经历,这也是这篇致谢的意义所在。以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