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竟上了SCI论文!当童年碰上科研,你还会觉得科研枯燥吗?

本周投稿推荐

SCI

• 能源电力类,1.5-2.0(25天来稿即录)

• 1区计算机类,3.5-4.0(1个月录用)

• CCF推荐,1区-Top(3天初审)

EI

• 各领域沾边均可(2天录用)

知网(CNKI)

• 7天录用-检索(百发百中,包检索)

SSCI

• 1区,2.0-3.0(1个月录用)

科研与童年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中,插图不仅仅是用来装饰或者说明文字的工具,它们往往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见解。

2023年6月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了一篇题为One stone, two birds: A Cu-S cluster as a laccase-mimicking nanozyme and sulfite activator for phenol remedia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s的文章。

对于一本IF高达12.2,同时被JCR和中科院均评定为1区的顶级期刊,我们或许会好奇,它是如何在众多投稿中选中这篇特定稿件的。事实上,这本期刊的年度发文量近年来一直稳定在2000篇以上,甚至在2021年,其发文量曾一度飙升至4000余篇,足以见证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与活跃度。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国作者的占比高达49.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本期刊在国际学术界中对中国科研贡献的认可。再让我们聚焦于这篇被选中的稿件的图文摘要:

图片

与童年的好伙伴相联动,通过两幅图与一句话的简洁组合,精准地传达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种直观而富有创意的摘要形式,不仅便于读者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独特的表达风格。

再看左侧的离子结构图,是不是像一个灵动跃动的舞者?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分子拟人化描绘,早在2003年就已在《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上发表的一篇题为“Synthesis of Anthropomorphic Molecules: The NanoPutians”的文章中就有所提及。文中将拟人化分子命名为NanoPutians(纳米普特人),这些纳米普特人不仅各具特色,形态各异,还带有各种装饰品,比如:

Popping 小人

图片

奔跑小人

图片

杂技 小人

图片

图片

群舞小人

图片

戴帽子,戴耳环的小人

栩栩如生单单是专业与此毫不相关的我都被这些图硬控了5分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图:

图片

2022年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题为Self-activation of potassium/iron citrate-assisted production of porous carbon/porous biochar composites from macroalgae for high-performance sorption of sulfamethoxazole的文章推动雪王走向国际。

图片

2009年发表在Nano Research上题为An essay on synthetic chemistry of colloidal nanocrystals的文章告诉我们,不会作图只要有心就能发成SCIE。

图片

发表在ACS Nano上题为 Enhanced Nanobubble Formation: Gold Nanoparticle Conjugation to Qβ Virus-like Particles:谁发明的表情包?真好用!

图片

这图我没看懂,但人家2012年就已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上成功发表。

这些图片乍眼一看或许并不符合人们心中“传统”科研绘图的形象,然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章中的过程设计、合成与深入分析,都展现出同等的严谨与精细。它们不仅仅是一幅幅图像,更是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将复杂的数据呈现于读者眼前,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些图片,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研究的价值,更深入地洞察研究成果背后的奥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