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杭州一位35岁张先生火了。
他转行开网约车三年赚了70万,平均一年23万,一个月近2万。
新闻一出,很快就引发关注。
有人佩服他"拿命换钱"的狠劲,
有人质疑"开网约车比程序员还挣钱?",
更多人开始思考:这到底是励志故事,还是现代打工人的生存困境实录?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01
张先生以前是个程序员,这工作听着挺高大上的,坐在办公室里敲敲代码,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可为啥好好的程序员不当,跑去开网约车了呢?
新闻里没有具体报道,不过也能猜到,现在这社会竞争多激烈啊,程序员这行压力也大,加班加点是常事,说不定哪天就被更年轻、更便宜的新人给顶替了。
而且,程序员虽然工资看着不低,但开销也大啊,房贷、车贷、一家老小的生活费用,哪哪都得花钱。
可能张先生也是算了一笔账,觉得开网约车虽然辛苦点,但收入相对稳定,还能自己掌控时间,这才下定决心转行。
02
张先生这一转行,可真是拼了命地干。
他从晚上6点一直干到早上6点,整整12个小时啊!这12个小时里,他跑的是机场专线。
机场那地方,人多车多,路况也复杂,得时刻集中注意力,一点都不敢马虎。
而且,乘客的需求也各种各样,有的赶时间,有的行李多,他都得一一照顾好。
中途他也就睡3、4个小时,还是在加油站简单洗漱后,在车里凑合着睡。
每个十分钟定一个闹钟,应该能想象那种滋味吗?
车里的空间那么小,怎么睡都不舒服,而且外面车来车往的,噪音也大,根本睡不好。
可张先生为了多赚点钱,硬是咬牙坚持着。
他心里就想着,多跑一趟,就能多赚点钱,就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这三年里,张先生肯定吃了不少苦。
夏天的时候,车里热得像蒸笼一样,空调开到最大也不管用,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冬天的时候,车里冷得像冰窖,手脚都冻得麻木了。遇到恶劣天气,更是麻烦。
下雨天,路面湿滑,视线也不好,他得小心翼翼地开,生怕出点事。
但张先生从来没有抱怨过,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努力往前冲。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这近70万的收入。
这钱赚得不容易啊,每一分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付出。
张先生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普通人。
我们身边有多少人,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在默默地努力奋斗着。
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没有好的背景,但他们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有一份对家人的责任。
他们就像张先生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比如说那些建筑工人,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到工地,在烈日下、在寒风中,一砖一瓦地盖房子。
他们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他们从来没有喊过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干一点,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
张先生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能总是指望别人来拉我们一把。
我们得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就像张先生一样,虽然转行开网约车很辛苦,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用自己的双手赚到了钱。
但。
当我们讨论这70万该不该挣时,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赚钱模式能持续多久?
张先生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方式,长期下去肯定对身体不好。
深夜的城市街道上,无数车灯划破黑暗。
这些流动的光点里,藏着中年人不敢停下的秘密。
他们不是不想休息,只是身后有需要守护的世界。
当生存压力撞上健康红线,每个选择都是带着痛的成长。
或许真正的励志,不是宣扬某种拼命方式,而是让努力的人不必总在"要钱"和"要命"之间做单选题。
最后,我想说,张先生,你真棒!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责任。
周四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