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条有意思的新闻:杭州姑娘林小雨(化名)靠上门做饭,三菜一汤收费88块,每天接6单就能月入近两万!这可比不少白领工资都高。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人说"这不就是高级钟点工吗",也有人羡慕"闻着油烟就把钱挣了",更多人在算账——88块×6单×30天,这数学题算得人心痒痒。
一、这届年轻人,怎么把炒菜炒成了风口?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上门做饭能月入两万时,脑子里蹦出三个字:不可能!但打开某生活服务平台,搜索"上门厨师"跳出来500多条信息,从88元套餐到888元家宴应有尽有。在深圳,90后小伙陈浩专门做健身餐,鸡胸肉都能煎出七种花样;北京大妈刘姨靠一手地道炸酱面,给留学生当"编外家长";更别说成都那些月子餐私厨,把当归乌鸡汤熬得比亲妈还讲究。
为啥这行突然火了?看看咱们身边就知道。我同事小王连续点了三个月外卖,现在看见塑料餐盒就反胃;95后表妹宁可吃泡面也不碰料理包; 上门做饭正好卡在痛点:比外卖健康,比请保姆便宜,还能私人定制。有调查说83%的上班族愿意多花30%,就为吃口现炒的热乎菜。
二、真能月入两万?我跟三个私厨聊了聊
带着满脑子问号,我找到三位从业者算账。有人早上五点去批发市场"掐尖儿",青菜比超市便宜一半;改装电动车能装8户人家的菜;最绝的是把客户按小区划片,省下油钱还能顺路接单。但她说纯做饭挣不到两万:"教做辅食每小时200,公司团餐每单加急费100,这些隐形收入占了大头。"
在郑州做家宴的老杨揭开更多门道:"有次接了个别墅烧烤派对,光穿肉串就喊来三个亲戚帮忙,八小时净赚1000。"但他也吐槽心酸事:有客户让自带抹布擦灶台,做完饭还得把垃圾分类带走;暴雨天订单取消不赔违约金;最怕遇到挑剔客户,做个番茄炒蛋非要数清楚放了几粒盐。
更现实的是,这行真是青春饭。25岁的私厨小林坦言:"现在爬六楼不带喘,等过五年膝盖估计就废了。"没有社保医保,生病相当于倒贴钱开工。看来所谓"月入两万",其实是把通勤时间、健康损耗全折现了。
三、新饭碗端得稳吗?三大隐患得看清
别看现在红火,这行暗礁可不少。头号难题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你说算家政服务吧,人家阿姨可不管买菜;算餐饮行业吧,又没食品经营许可证。有律师朋友提醒:万一吃出问题,私厨和平台都可能踢皮球。
最值得警惕的是"虚假繁荣"。有些培训机构打着"包教包会、月入过万"的旗号,收完学费就教人摆盘拍照。
四、烟火气里飘出的新活法
尽管问题不少,但上门做饭确实撕开了就业市场新口子。认识个00后姑娘特别会来事:给客户做饭时直播过程,半年攒了十万粉丝,现在接广告比做饭赚得多;还有程序员转行做"算法私厨",开发出自动生成菜谱的小程序,客户输入身高体重就能出营养方案。
这让我想起小区里新来的湖北阿姨。她不会用智能手机接单,就在菜场门口挂块牌子"上门做饭,30元/小时"。结果因为烧得一手好藕汤,现在天天被武汉老乡们预约。你看,有时候最土的招数反而最管用。
说到底,能月入两万的可能只是头部从业者,但这份工作给普通人指了条新路:不需要985学历,不用挤早晚高峰,只要肯吃苦、会动脑,一把锅铲也能炒出人生转机。
"闻着别人家的饭香,总觉得是在帮这座城市留住烟火气。"
#女子上门做饭每天6单月薪近2万#
--END--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好友看,就是最好的赞赏!
往期精彩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