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基础知识_1
1.html快捷键用法
1. ctrl+s 保存
2. ctrl+c 复制
3. ctrl+v 粘贴
4. ctrl+z 撤销文本(上一步)
5. ctrl+y 重做文本(下一步)
6. ctrl+d 复制选中行
7. ctrl+shift+/ 块注释
8. ctrl+a 全选文本
9. ctrl+x 剪切文本
10.f12 (检查)html在谷歌浏览器下可检查代码
10. f5 刷新网页
11. Lorem+tab html中的测试文字
12. shift+空格 切换全角半角
13. body+tab <body></body>
14. ul>li*4 ul中包含4个li
2.html基本结构
UTF-8 国标编码
3.标签
3.1 双标签
标签 | 样式 | 属性 |
---|---|---|
标题 | <h1></h1> | h1到h6标题字体大小依次递减 |
段落 | <p></p> | 块级元素 |
超链接 | <a href = “链接” target = “_blank(新窗口)/_parent(原窗口)”> 名字 | 锚记 |
加粗 | ① <strong> </strong> ② <b></b> | 加粗 |
倾斜 | ① <i></i> ②<em></em> | 倾斜 |
下划线 | <u></u> | |
删除线 | <del></del> | |
下标 | <sub></sub> | H₂SO₄ |
上标 | <sup></sup> | A² |
锚记
锚记定义:跳转至相同/不同页面的不同位置
锚记定义位置名称<a id =" name "><a>
(定位的地方)
链接<a href="文件名#name(跳转到相同页面)"> 链接名</a>
链接<a href="#name(跳转到不同页面)"> 链接名</a>
发邮件
<a href="mailto:邮箱地址"></a>
邮件地址是收件人的地址。点击变迁中的字后跳转到windows自带的一个可发送邮箱的地方(只能跳转到windows自带的,且前提是电脑装了该邮箱)
3.2 单标签
标签 | 样式 | 属性 |
---|---|---|
图片 | <img scr=“图片路径” alt=“” target="" width="" height="" title=""/></img> | 图片格式: jpg png gif webp |
换行符 | <br> | |
水平线 | <hr width=“50%”> | 50%表示水平线变一半 |
预格式化 | <pre> | 保留文本中的空格等 |
图片注意事项
- 设置图片宽高时:
① %:当页面大小变化时,或者父标签变化时,图片宽高会变化
② px:设置多大就是多大,与页面大小无关,即页面伸缩时,图片宽高不变。
- 给图片加超链接,可以用一个a标签包起来
- 常用的图片格式:.jpg .png .gif .webp
①小的动图用gif
②图片像素比较高、较鲜艳时用jpg
③一般做背景图片用png
④webp格式的图片只有网页可以解析(手机端不可)
- <img alt=" "/>中alt属性的作用
①当鼠标放到图片上的时候,会出现alt后的内容(该作用和img中的title属性作用相同)
②当图片未在浏览器显示时,会用alt后的文字代替图片
③当在网页中搜索关键字搜索图片时,会与alt后的内容匹配
4.列表
定义 | 表示 | 代码 | |
---|---|---|---|
无序列表 | 没有序号的列表,但前边有标记符号,符号用type设计 | <ul type="disc(实心圆)/squre/circle(空心圆)"></ul> | <ul> <li></li> </ul> |
有序列表 | 有序号的列表,用type设置序号:1,A,a,I,i ,用start 属性设置第一个标记是从第几个字符/数字开始的 | <ol type="a" start="3" ></ol> | <ol> <li></li> </ol> |
自定义列表 | dt中的内容是dd内容的概述(标题),dd中为内容,用dl包住dd和dt | <dl> <dt></dt> <dd></dd> </dl> |
5.表格
<table> /* 用table包住tr,th,td */
<caption>表格标题</caption> /* 表头 */
<tr> /* tr为行 */
<th></th> /* th为表头第一行单元格,加粗且居中 */
</tr>
<tr>
<td></td> /* td为单元格 */
</tr>
</tablle>
表格属性
属性 | 作用 |
---|---|
border | 边框线 |
width | 宽度 |
cellpadding | 字与单元格边框的距离 |
cellspacing | 单元格之间距离 |
rowspan=“2” | 跨2行合并 (上下) |
colspan=“2” | 跨2列合并(左右) |
6.表单
提交的方式有 post/get
<form action = " 将form内容提交的目标地址 " method=" 提交的方式 ">
</form>
6.1 表单元素
代码 | 描述 |
---|---|
<label for"name"></lable> | |
<input type=”text” id="name"/> | 单行文本框 |
<input type=”password id="name" ”/> | 密码框 |
<input type=”radio id="name"”/> | 单选项 |
<input type=”checkbox” id="name" checked(默认选中)/> | 复选框 |
<input type=”number min="最小数" max="最大数" id="name"”> | 数值类型 |
<textarea cols=“列数” rows=“行数 style=“resize:none(禁止框拉大拉小)”></textarea> | 多行文本框 |
<input type="submit"/> | 提交按钮(默认文字) |
<input type="reset"/> | 重置按钮(默认文字) |
<button>取消</button> | 自定义按钮 |
<input type="button" value="确定"/> | 自定义按钮 |
注意
<label for="username">
昵称:</label><input type="表单类型" id="username">
- 在上述例子中,label标签的for属性取值和input标签的id属性取值相同,代表两者关联。
- 在后端解析代码时,是根据input的id或者name去寻找数据的。label是给屏幕解析器用的。
属性
required 必填项
placeholder 提示信息
maxlength 最大长度(任何类型文本框都有)
size 可见宽度(任何类型文本框都有)
6.2 下拉列表
<select multiple size="2">
<option value=”” selected disabled>123</option>
<option value=”” >123</option>
<option value=”” >123</option>
</select>
属性 | 描述 |
---|---|
multiple | 多行选择 ,该属性和size属性共同来控制显示几行。若不设置size属性,则所有选项全部显示 |
size | 用来规定显示几行,若size="1"且无multip,则与下拉菜单相同;但若有multiple,则是只显示一行的下拉列表 |
selected | 添加该元素的option标签默认被选中(当打开浏览器时) |
disabled | 禁用选项(即在页面上不可以选择该选项) |
6.3 下拉菜单
<select >
<option value=”” selected disabled>123</option>
<option value=”” >123</option>
<option value=”” >123</option>
</select>
6.4 预定义控件
<input list="name">
<datalist id="name">
<option value="I23">
<option value="I23">
<option value="I23">
</datalist>
//id和list名称一致
6.5 分组框
<fieldset>
<legend>个人信息:</legend>
姓名:<input type="text"><br>
邮箱:<input type="text"><br>
生日:<input type="text">
</fieldset>
6.6 特殊情况
<label for="agree">
<input type="checkbox" id="agree"/>同意以上协议</label>
则点击“同意以上协议”汉字也可以勾选框框
7.行内元素,块级元素,行内块级元素
块级元素 | 行内元素 |
---|---|
可以设置宽和高,padding和margin的四个方向均可设置 | 不可以设置宽和高,padding和margin的上下方向不可设置 |
一个占一行 | 一行可以有多个行内元素 |
p,div,ul | |
display:block 转化为块级元素 | display:inline-block 转化为行内块级元素 |
行内块元素既有行内元素的特点,也有块级元素的特点
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14846/article/details/964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