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后题完整详细答案

目录

1-0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第一页1.1中11行提到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三网融合,电话通信、视频通信以及传送视频节目的服务,这些在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中实现的服务已经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实现了。
(1)连通服务:指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2)资源共享: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A、 第13页1.3.2第2点第一段提到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了存储转发的技术(我们将要发送的整体数据称作一个报文,将一个报文划分为几个数据段后再进行传送,每个数据段为1024bit,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即形成了完整的分组,分组又称作“包”,首部又叫“包头”)
B、 第16页第3行提到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的时候不像电路交换一样会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链路的通信资源,分组只会在互联网的网状拓扑结构中在哪条链路上传播才占用这条链路的通信资源
C、 第16页6、7段缺点1就是分组在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就会照成一定时间的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缺点2就是各个分组携带的控制信息会照成一定的开销,整个分组交换网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第17页有提到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得从源点到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优点就是:在需要连续得传送大量的数据时,这个时候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的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缺点就是:由于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若需要传送的数据较少时,传送时间远远小于连接建立的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低。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只会查找转发表,转达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是:在传送短数据时可提高整个信道的利用率
缺点就是:数据的时延高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路由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路由器)、
优点: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更小,由于有动态的转发表机制,灵活性也更高。
缺点:时延比电路交换大一点点

1-04为什么说互联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在存储和交换信息领域中的最大变革?

三网融合,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1-05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第5页提到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要想连接ARPANet只能与最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接着研究多种网络互联的技术,成为了互联网的雏形,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技术按及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1983年也就成了互联网的诞生时间。1990年ARPANET荣耀关闭。
第5页提到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大学研究生企业纷纷开始接入网络,互联网的容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私人公司开始被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批准着手经营互联网,并开始对单位进行收费。
第6页提到第三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ISP结构互联网。经营互联网的私人公司被称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互联网交换点IXP(Internnet eXchange Point)应运而生。主要作用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降低分组转发的费用

1-06简述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第9页提到互联网草案——互联网草案的有效期只有六个月,在这个阶段还不能算是PFC文档
建议标准——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了RFC文档
互联网标准——达到正式标准后,每个标准就分配到一个编号STD xx。一个标准可以和多个RFC文档关联。

1-07小写 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第5页提到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 (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任意选择,不-定非要使用TCP/IP协议。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 (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可见,任意把几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不管采用什么协议),并能够相互通信,这样构成的是一个互连网(intermnet),而不是互联网(Internet)。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第20页提到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1、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再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数据,特点是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2、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Network)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5-50km,任务是为一个或者几个单位使用,作为公众设施将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连。特点是也有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城域网。
3、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范围1km左右。任务是被学校或者工厂将多个局域网互连,特点是用微型计算机或者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也称为校园网或者企业网
4、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在10m左右。任务是个人将自己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也称作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AN)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1、 公用网(public network)所有人,由电信公司建造,要求向电信公司缴纳费用,也称公众网
2、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部门员工。由部门建造
用来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也称作本地接入网或者居民接入网,既不属于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也不属于互联网的边缘部分,接入网是从某个端系统到互联网中的第一个路由器(边缘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从覆盖范围上看,部分接入网还属于局域网。宽带接入技术,宽带接入网就是接入网的应用。

1-09计算 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主干网是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网络,而本地接入网是从端系统到边缘路由器的网路,覆盖范围有区别,作用也有区别。服务也存在区别。)
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

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率为b (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
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
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提示: 画一下草
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错误答案:分组交换只有传播时延Dk,电路交换只有连接时延s
正确答案:
答:电路交换时延=电路建立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s+x/b+kd
分组交换时延=发送时延+结点转发时延+传播时延=(x p)(p/b)+ (k- 1)(p/ b)+kd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
若使分组交换时延小于电路交换实验,则
(x/p)
(p/b)+ (k-1)(p/b)+kd< stx/b+kd
即s>(k- 1)
(p/b)时满足条件。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 + h) (bit),其中p为分

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 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
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
(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令分组交换总时延为D,则D=发送时延+结点转发时延
=(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12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 (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第十页提到边缘部分由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工作方式有c/s方式和P2P方式
特点分别是:
客户程序:
(1)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
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
(1)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 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
①注: C/S 方式表示ClienUServer方式,P2P方式表示Pero-Peer 方式。有时还可看到另外-种叫做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即B/S方式(Browser/Server 方式),但这仍然是cIs方式的一种特例。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 -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P2P特点:
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这时,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对等连接工作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如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第十二页提到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叫做主机)。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工作方式的特点就是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P2P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综合总结区别就是是否有严格区分服务方和被服务方。后者是前者的双向应用。相同点就是两种方式的双方都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1-14计算机网络 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综合总结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 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设网络利用率为U,现在的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D=D0/(1-U)
25页公式和1-16的时延与利用率的关系图推断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最小时延为D0;D=D0/0.1=10D0;

1-16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指标有什么区别?

综合总结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区别就是,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非性能指标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 108 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 (1) 发送时延: t=10^7 /10^5=100s
传播时延t,=10^6/(2x 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 /10^9=1μs
传播时延: tp=10^6 /(2x 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 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x 10^8 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1) 10 cm (网络接口卡)
(2) 100 m (局域网)
(3) 100 km (城域网)
(4) 5000km (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it/s和10Gbit/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24页提到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计算省略

1-19

长度为 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计算忽略,公式以给出。

1-20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的例子。

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
现的。
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
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一个公司的管理层结构。

1-21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34页提到1、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2、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关系就是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上一层的协议,必须有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1-2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各有什么含义?

(协议的概念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者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即事件实现的详细说明

1-23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须把各种不利的情况都考虑到?

第34页提到假如没有考虑到不利条件,那么程序就会永远运行下去。

1-24试述 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33页提到: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他的协议规定了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规则。
运输层:将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程序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因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同时可以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或用户数据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并交给目的站的运输层。因为这一层只有IP协议,所以分组也称作IP数据报或者数据报。另外一个功能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从运输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能快速找到目的主机。
数据链路层:将IP数据包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每一帧包括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
物理层:考虑用多大的电压表示“1”或者“0”,透明得传输比特流,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所发送的比特。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该如何连接。

1-25试举 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个人数据不是公开的是透明的。

1-26试解释以下名词: 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协议栈: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想一个栈的结构而得名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

对等层:对等实体。在网络体系机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OSI把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多个SDU可以合成一个PDU,一个SDU可以划分为几个PDU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即为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11页提到客户:指计算机进程,需要服务的
服务器:指计算机进程,提供服务的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服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的服务提供方,代表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方式。

1-27试解 释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36页提到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
也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允许。

1-28

假定要在网络上传送1.5 MB的文件。设分组长度为1 KB,往返时间RTT= 80 ms。
传送数据之前还需要有建立TCP连接的时间,这时间是2 x RTT= 160 ms。试计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接收方收完该文件的最后一个比特所需的时间。
(1)数据发送速率为10 Mbit/s,数据分组可以连续发送。
240ms+(1.5 * 10^6 * 2^20/ 10^7 )s=???(不想算)
(2)数据发送速率为10 Mbit/s, 但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后要等待一个RTT时间才能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160ms+(80 * 1.5 * 10^6)ms+(1.5 * 10^6 * 2^20/ 10^7 )s=???(不想算)
(3)数据发送速率极快,可以不考虑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但规定在每-一个 RTT往返时间内只能发送20个分组。
160ms+(80 * (1.5 * 10^6) /(20))ms=???(不想算)
(4)数据发送速率极快,可以不考虑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但在第一一个 RTT往返时间内只能发送一一个分组,在第二个RTT内可发送两个分组,在第三个RTT内可发送四个分组(即23+1=24个分组)。(这种发送方式见教材第5章TCP的拥塞控制部分。)
计算忽略

1-29

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50 km。若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x 108 m/s,试问链路的带宽应为多少才能使传播时延和发送100字节的分组的发送时延一样大?如果发送的是512字节长的分组,结果又应如何?
答:
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度
发送时延=数据长度 * 数据发送速率(带宽x)

1-30

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20000 km.数据的发送速率是1 kbit/s, 要发送的数据有100 bit。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x 10^8 m/s。假定我们可以看见在线路.上传输的比特,试画出我们看到的线路上的比特(画两个图,一个在100 bit刚刚发送完时,另一个是再经过0.05s后)。
答: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度=2 *10^7 / 2 * 10^8=0.1s
第二张图才经过了一半的距离。

1-31

条件同上题。但数据的发送速率改为1 Mbit/s。 和上题的结果相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数据较小,发送时间没有明显提高。

1-32

以1 Gbit/s 的速率发送数据。试问在以距离或时间为横坐标时,一个比特的宽度分别是多少?
单位时间通过10^9bit,那么在以时间为横坐标时,一个比特的宽度是10 ^ (-9)s
单位距离通过需要1/(2x 10^8) m/s=5 * 10^(-7)s,1 * 10^9 * 5 * 10^(-7)=5 * 10^3 (bit),即一个比特的宽度为2 * 10^(-4) bit

1-33

我们在互联网上传送数据经常是从某个源点传送到某个终点,而并非传送过去又再传送回来。那么为什么往返时间RTT是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呢?
需要确认

  • 23
    点赞
  • 18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