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照明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也即在满足建筑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又要节能环保。所以,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实施绿色照明。
在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中“照明节能评价”一节规定了以照明功率密度值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这个指标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来计 算,单位是 W/㎡。在进行照明设计时,所选照明方案除满足照度要求时,还需校核功率密度值的要求。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住宅环境中的智慧照明是“智能家居”概念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提供和促进用户的舒适、方便和安全,并满足居民的需求。在各类场景的行有嘉数字能效平台建设中,针对照明这块我们都是建议客户如果没有更换节能灯的话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的更换节能灯。如果楼宇存在很大的公区照明管理或者外墙景观照明的,也会建议客户进行智慧化改造,以便能更好的给客户做好节能规划与建设。
目前来看智慧照明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在非住宅环境中进行的,重点还是在节能方面。对办公环境的研究显示,与传统(手动)控制系统相比,节能的潜力从17%到94%不等,这取决于用户行为、活动模式和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如日光收集和占用控制系统。基于居住的控制系统通常通过检测用户在目标环境中的运动来节能。根据用户的行为和活动模式,这种控制系统可能会节省3-60%的能源。日光综合照明控制系统可根据房间内可用的自然光自动关闭或调暗电灯,以达到目标照明水平。研究表明,这种控制系统通常可以实现40%以上的节能。然而,它们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向、纬度和窗口特征。其他类型的控制系统,如基于时间表的控制系统,在可预测和设置占用模式时是有用的。使用不同的照明控制系统可能会显著节省能源,但居住者的行为、建筑或房间属性(几何形状)、日光入口和活动类型对系统的性能有重大影响。
尽管许多智慧照明的研究都集中在节能问题上,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也更加注重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对于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建筑环境中对幸福感的影响也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关注,因为它会影响并受到环境的美学方面、视觉舒适性、视觉表现和视觉之外的光线效果的影响。
对于商业建筑,具有依赖日光的调光和无线控制的占用传感器的创新灯具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几十年。现有的住宅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和行为的计算建模上。在家里无人居住的房间里有照明的情况下,照明所浪费的能源消耗可能与行为目标和社会需求有关。国外有相关的专家学者调查了瑞典家庭照明用电背后的各种原因,并得出结论,在无人居住的房间里保持亮灯的目的,如防止视觉和美学不适,提供安全,让家庭氛围更和谐。在办公环境中,许多用户接受研究表明,自动照明控制系统必须与某种程度的个人控制相结合,特别是如果目标是改善用户的情绪和他们对照明和室内环境的满意度。
伴随着智慧照明系统的认知扩散,相对应的智慧电灯在家庭中的使用量也得到了飞速提升。预计将会从2020年的2%多一点增加到2025年的近8%。尽管统计分析也预测了家居中智慧产品的增加,但它并不能预测用户的接受度和长期可用性。为了从照明产品的智慧特性和机会中获益,家庭必须接受、重视和使用这些产品。尽管家庭中智慧照明灯泡的数量正在增加,但智慧照明系统在家庭住宅环境中的适用以及其未来发展潜力都还值得我们不断去发掘,以便创造更高的价值。除了效率外,这些优势还包括减少碳排放、改善公共安全、改善数据的城市力等,增加全球出行的好处。
然而,智慧城市照明项目并不是没有挑战。尽管研究和过去的项目已经证明了照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智能成本,但一些城市照明项目仍然能够获得必要的最终投资需求的资金。其次对智能控制技术缺乏了解会增加说服投资者进行相应的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