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份“安全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地震17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的主题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再次提醒我们:灾害或许无法完全避免,但科学的防灾意识和技能可以大幅降低风险。 

为什么防灾知识必须“学在日常”?

日本“3·11”大地震中,90%的幸存者表示,日常的防灾演练是他们逃生的关键;而在一些灾害高发地区,系统学习过应急知识的人群伤亡率显著低于未受训群体。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道理:防灾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生活技能。 

防震减灾:这些认知误区可能致命 

“低楼层比高层安全”“地震时应该先开门”……网络上流传的许多“经验”其实存在科学性错误。例如: 

  • 误区一:地震波到达时,所有楼层危险程度相同,区别只在于应对方式; 
  • 误区二:现代建筑中盲目奔跑逃生比“伏地遮挡”更易被坠落物击中; 
  • 误区三:灾后72小时黄金救援期后,幸存者仍可能通过合理自救获救。 

17EHS资料学习网纠正了137个常见误区,把专业的防灾减灾知识转化为我们可理解、可操作的内容: 

  • 防震减灾专题:涵盖建筑结构安全判断、余震应对策略、震后心理干预等深度内容; 
  • 多灾种防护手册:针对台风、洪涝、火灾等不同灾害编写场景化应对指南; 
  • 企业防灾体系搭建:帮助单位建立符合国标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机制; 
  • 互动学习工具:通过在线应急测试等提升学习体验。 

行动倡议:让防灾成为一种习惯

值此防灾减灾日,我们呼吁: 

✅ 家庭:检查应急包(食物、药品、手电筒等)是否在有效期内 

✅ 社区:组织一次疏散路线实地演练,标识避难场所 

✅ 学校与企业:将防灾课程纳入年度培训必修内容 

灾害从不会提前预告,但知识可以让我们拥有“预见性”。

及时登录网站学习,开启防灾能力提升计划——因为每一份认真对待的安全意识,都是对生命最郑重的承诺。 

(本文不涉及商业推广,所有资料均来自权威机构公开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