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金旭亮老师的抱怨

我的大学生活在半年后即将结束,走在校园里,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庞,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四年来得到了很多,失去了也不少。
在猫扑上看到一则笑话,“毕业后,才发现是大学上了我,而不是我上了大学”。感慨万千。
大一的时候在同学的电脑上看到了关于计算机黑客的一些介绍,觉得那种自由与高深才是我一心向往的东西,所以十分想在计算机学科上有所作为,所以努力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相关学科,像之后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组成原理,数据库,我都倾入了很多精力。反而,忽略了另一些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的东西,所以四年中在跟同学们谈到国家大事,国际关系,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的事情时,大都是听众,不只一次的觉得自己的不健全。小时候三姨告诉我“作为一个男人,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现在才发现自己深度没做好,广度更没有,真是失败。
 
看到金旭亮老师的文章后,感慨良多,然而我却觉得金老师的观点有些片面,把大部分责任归于学生,诚然,在大学里很多同学并没有完成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大学的自主学习,所以在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后,很多同学迷失了方向,有很多同学认为基础知识很重要,有很多同学认为 dotnet很新潮,不同的选择缘于对计算机科学的不同认识,而且计算机课程繁多,到大四了面多很多事情,不易面面俱到,而且中国的教育造成了很多同学读的是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出现像金老师说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然而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让我感到作为学生的无能为力。
 
课程的设置方面,我想每个学校的计算机课程都相差无几,但是我却觉得有很多地方有硬伤——
困难:当时天真的认为数学肯定要学好,计算机学深了,肯定与数学联系很紧密,怎么评价大一的数学?太难了,高数和线性代数,这两门课的老师都是学校里最好的老师,虽然在学完全部大学数学后,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但是当时对于我来说很不容易。每周有 4节大课,每天都在想,都在算,经常是还没学明白周一讲的高数,周二线数就来了,然后都不明白的到了周三周四,又有不明白的高数线数,于是就周末很辛苦。而且课程的进度有些问题,经常出现别的学科用到了积分等知识,而数学上还没学到。
可笑:大学物理,争议很大的一门学科,因为物理学非常复杂,但是对于学生思路的培养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更缜密的思考,但是事实情况呢 ?因为当时的数学相关的知识没有学到,所以把它按照高中物理讲,很多推导过程像天书一般被略过,最后考试,老师给了30道题,同学们大背特背,却又1/3人惨遭毒手,原因何在?以当时的数学水平,无法解决物理中简单的基础的问题,对解题过程中的数学知识,根本不明白,怎么背???电子电路,模拟电子,这两门学科更可笑,要学明白这两门课程之一,按每周一次课时算,至少是 2个学期的课,可是学校就给一个学期的课时,于是结果可想而知,很多单元被pass,经常是学了第一单元,把第二单元越过了,直接到第三单元,学不明白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到了期末又像物理一样背!!!以至于当时期末一个国贸系的同学来找我,一进屋发现4个人都在埋头背东西,十分纳闷的又退了出去,看看门牌号,然后大叫“X的,这小子换寝室了!”
    可悲:可能大家都有同感,大学的选修课都是在混学分,很少有人把公共选修课放心上,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四的专业选修课竟然也是瞎混,我选了一门课是“网络工程”,第一天上课,年轻的女老师说,这门课很难,你们也用不到,我们开卷考试,我也不点名,大家好自为之。于是第二次课的时候,上座率不到 1/5,可是她却点名了~
    计算机的课程相辅相成,之间有很多联系,其中一些课程有很困难,课程又重,像上面的几种情况,时有发生,那学生想学好又谈何容易?现在回忆起来,自己早早的定下目标,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特别重要的课程上面,学到不少的东西,已经很庆幸了。
 
         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这句话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学科,其实想真正学到东西,光靠老师上课讲得那点东西,入门都难,而且有些课程不适合自学,像编译原理和组成原理,自己看真的非常费劲;有些课程自学容易,但是容易遇到瓶颈,如果有人在适当的时候点拨,会受到奇效,这个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同学,但是我觉得最多的应该是老师,像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在把基础的东西学完了,需要组织几种数据结构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特别需要有经验的人指点一下,会收到奇效,功力也会更进一层。
在大学中老师的角色,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授业解惑,而需要上升到传经布道,而不得不说的问题是,大学老师的水平良莠不齐,素质也有很大差别。我在大学期间见到了让我一生都十分尊敬的几位老师,教高等数学的王毅老师,年过六旬,依然以很多而立之年的男老师都不如的声音和感染力讲述自己的知识,在 200人的大教室里,你可能看不清黑板,但即使是话筒没电了,你也不可能听不清王老师说的每一个字。王老师特别向学院申请了一间办公室,4年内,有任何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你都可以去找她。讲解数据结构的朱晓东老师,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思路灵活,当时我用C++试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遇到很多问题,当我刚说出问题,他就马上能够指点我可以向着哪个方向思考,用什么细节解决问题,而不是马上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是一种指引,一种思想上的影响。讲解操作系统的李德昌老师,听李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享受,跟李老师探讨问题有种特别的感触——当你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出来的,是你自己的知识,是你自己的财富。李老师的开放式课堂让很多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都有机会把自己对课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说给大家听,从中取得进步。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老师,让你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但是这样的老师在大学里越来越少了。
有受人尊敬的老师,当然也有让人鄙夷的老师。说实话这样的老师在大学里不在少数,而且可悲的是他们讲述了一些很重要的学科,让你在初学时产生特别厌烦得情绪,他们有的在学术方面很有成就,但是根本不把本科生教育放在眼里,根本就是在“混”,漫不经心的讲述可能是他一生都要倾注的学科。很多老师根本不备课,上课时迟到早退,讲到无论如何也说不明白的地方突然话锋一转和同学们唠起家常。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出好学生?这样的老师思路混乱,让一些本来就很复杂的东西更加复杂,像 C++和算法分析这样的学科,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翻来覆去想着老师说的知识,而无法理解,而低劣的教材上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
 
有人说,最好的学历是自学。在大学 ,老师不会讲很多太深的东西,其他讲的都是本专业很常识的东西。常识以外的,需要自学!
大学的学习,教给我们的东西总是会忘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大学得学会自学。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学会很多东西。才能发展自己。
很多人都认为这几年的学生素质很低,但是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有位在国外学识很高的教授抨击清华北大,抨击当代大学生没有最基本的爱国热情,没有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难道向前一阵法国改革那样,出台一个政策,然后大批人反对,游行,示威就是好么?什么叫爱国热情?什么叫社会责任感?在国外抨击国内教育不好,就是爱国热情?就是有责任感?我不敢说当代大学生有多爱国,但是我知道有很多人抵制日货,我知道有很多人关心台湾,我知道有很多人关心关注中国的发展,他们可能学习不好,但是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可能不热爱他们专业,但是他们也拥有自己的理想。仅仅因为不爱学某某专业就说他们素质低是片面的。很多上大学的朋友都学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是什么原因?很多人工作后的方向和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不也干得好好的。
国内计算机学科的氛围很浮躁,我想这一点相关专业的人都很明白。计算机科学又是一个复杂而且发展很快的学科,所以很多人看不清方向,很多人选择离开这个专业,很多人盲目的留了下来,根本没有考虑这不适合自己。前一阵子的保研时,很多女生学习成绩很好,在没保研前都纷纷准备选择其他一些专业,考取研究生,但是当他们被通知有资格保研时,他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保研,选择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继续念自己不喜欢的计算机。我很为他们可惜,因为如果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说不定会成为那方面的专家。我也很为大学计算机科学的教育担心,因为“近亲繁殖”的现象和上述的现象造成了教育水平的下降,很难过的说我的一些老师可能根本不热爱他们的专业,他们只是机械的毫无激情的讲述着那些也许他们都没有仔细想过的知识。如果你合一个你并不爱的人结合了,并且要一生与其生活,那将会是怎样的痛苦。如果你并不热爱你的专业,那么你还硬要学下去,这将与前者有何不同?大二时有位同学抱怨道作程序员痛苦,我问他你想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做架构师,我当时就想晕过去。如今他保研了,依然是学计算机,可是他依然不会写程序,依然瞧不起程序员,依然是为了面子为了轻松一点而选择保研。而我们系有个很牛的同学,他程序写的很好,算法也很精通,但是由于一些先天的缺陷无法报送研究生,热爱的计算机的人可能无法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不热爱的人却依然痛苦的选择更痛苦的教育。
 
室友也保上研了,晚上突然跟我说,他觉得像 C++和java这样的语言学上三个月就能学会,呵呵,他从来没写过程序,我没有回答他。
 
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