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冷链物流作为保障水果新鲜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随着生鲜电商的兴起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已达千亿级,但市场集中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龙头企业,行业进步空间较大。特别是在果蔬冷链领域,还存在产品损耗大、冷链物流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冷链断链等一系列难题待解。
### 挑战
1. **全程冷链率较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较低。国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80%-90%为冷链运输,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30%和40%。这导致果蔬类食品损耗量高达15%,而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
2. **人均冷库容量偏低、分布不均**:中国的冷库分布区域性不均衡,导致大量产品的冷链环节出现“断链”现象。
3. **冷链物流数字化程度低**:中国的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从产地到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取到匹配的链条信息,导致产需不对等。
4. **基础设施结构不科学**:中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冷藏设备的稀缺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导致水果采摘后的预冷措施处理不及时、不恰当、不充分,造成较大损失。
5. **技术发展滞后**:中国的水果冷链物流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冷藏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落后,导致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6. **专业人才缺乏**:冷链物流工作环境及待遇一般,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较低,伴随着冷链仓储的自动化、数字化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 结论
中国的水果冷链物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全程冷链率低、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发展滞后等挑战。为了提升水果产业链的韧性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通过补贴、科技创新和绿色农业等方面的财政和税收支持,推动水果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