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卷”高性能计算平台,卷什么?

高性能计算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科研实力的最重要指标,高校其他各学科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强,需求递增攀升

文 | 顾翎羽

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加强基础科研工作,都是高校的机遇、责任和使命。高性能计算已成为继理论和实验之后科学研究的第三大支柱,各学科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缩写HPC),指利用超级计算机实现并行计算,以处理标准工作站无法完成的数据密集型计算任务,常见的应用领域有仿真模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简单理解,高性能计算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单台计算机无法达到的运算速度,高性能计算系统的运行速度比商用台式机或服务器系统快一百万倍以上。原因在于高性能计算能够让整个计算机集群为同一个任务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解决一个复杂问题。也正是因为此,在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基因测序等场景里,如果想要获得突破性结果,高性能计算有时是唯一解法。

举例来说,人类首次尝试基因组测序耗时达13年,而如今,高性能计算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可完成这项任务。

从算力的目标和分类来看,高性能计算设计目标是提供完备、复杂的计算能力,范畴广阔,包含了超算,也包含了强调AI的智能计算。

在国内,由于成本高昂和应用领域有限,高性能计算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研发侧。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均拥有自己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作为高校科研创新的底座。

这个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独特作用的计算平台,究竟是何样貌?它最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月30日,《财经十一人》来到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这所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计算中心是国内最早的高校高性能计算中心之一,它的发展和变迁是国内高性能计算中心发展的缩影。

南京大学的科研利器

从外表上看,这是几间普普通通的机房:数十个机柜紧密排列,几十台空调制冷发出的巨大的轰鸣声显示出机器的繁忙,也透露出年代感。

南京大学从事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建设始于1980年天文系的应用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