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说 第85期 | 只有初中学历的数学家

  有学者形容华罗庚是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中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这一句话足以肯定华罗庚教授在我国数学领域重要地位,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伟人的风采。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华罗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初露锋芒—展现数学才能

  华罗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平庸、低能”,华罗庚的字写的十分潦草,所以得不到语文老师的喜欢,因为顽皮,好多老师对他都有偏见,但好在数学教员李月波发现了他的才能,努力启发并帮助他。从此,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就这样,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华罗庚的字迹)

自学成才—艰苦中创造学习条件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毕业便缀学在家。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他便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少年华罗庚) 

身残志坚—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感染伤寒,险些丧命。卧床半年后,左腿落下终身残疾。从此他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被国外专家证明过了。这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天才出于勤奋—初中学历担任清华教师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享誉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在清华)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始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诚。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学无止境—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华罗庚26岁,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只需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他提出的“华氏定理”还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赞许他为“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

  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有资格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但他一生仅有一张金坛中学的初中文凭。

(20世纪30年代华罗庚在英国剑桥) 

赤子之心—放弃优待毅然回国

  抗日战争期间,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却放弃一切毅然回国,到西南联大任教。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晋升为教授。

(20世纪30年代华罗庚与家人在西南联大)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1950年2月华罗庚与留学同学一同乘轮船回国)

  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华罗庚发出呼吁:“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余本专著,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华罗庚(左)在农村讲解推广优选法

  华罗庚的名字响彻国际,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他自学成才的故事则鼓舞了无数有志青年勇攀科学高峰。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我们现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应该加倍勤奋,刻苦努力。

参考来源

https://www.cas.cn/zt/rwzt/jnhlgdcybzn/spys/201011/t20101112_3009803.html

https://new.qq.com/rain/a/20210202A00H930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CCGB4B0531R2BX.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