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方案 资料 50kw组串式 主控芯片TMS32F2808,提供pcb,原理图,代码。 组成如下: 1.主控DSP板,芯片型号TMS32F2808,负责逆变器的逆变及保护控制。 原理图为pdf,pcb为AD文
拆解50kW光伏逆变器的硬件代码实战
最近拿到一套工业级三相光伏并网方案源码,主控用的TI经典DSP芯片TMS32F2808。正好带大家看看真实项目里的硬件架构和代码实现,说不定能给做新能源电源的朋友们一些新思路。
核心板子长啥样?
整个最硬核的当属主控DSP板,原理图里能看到2808周围围着一圈PWM驱动电路。PCB布局挺有意思——数字地和功率地严格分区,MOS管驱动信号走线全都控制在3cm以内。这板子扛着逆变主算法,源码里的PWM配置藏着不少门道:
// PWM初始化核心代码片段
EPwm1Regs.TBPRD = 1600; // 开关频率15kHz
EPwm1Regs.CMPA.half.CMPA = 800; // 初始占空比50%
EPwm1Regs.AQCTLA.bit.CAU = AQ_SET; // 计数增时置高
EPwm1Regs.AQCTLA.bit.CAD = AQ_CLEAR; // 计数减时拉低
这段配置实现了对称PWM波形生成,注意那个AQCTLA寄存器的操作,这种双边计数模式能让死区控制更精准。实际调试时发现,把TBPRD值改成动态变量就能实现输出电压调节,配合AD采样做闭环稳得很。
总控板的骚操作
负责MPPT的总控板源码里有个扰动观察法的实现,算法虽然经典但参数调校很见功力:
float PerturbAndObserve(float Vpv, float Ipv) {
static float Vprev = 0, Pprev = 0;
float delta = 0.5; // 电压扰动步长
float Pnow = Vpv * Ipv;
if((Pnow > Pprev) && (Vpv > Vprev)) {
Vref += delta; // 同向增加
} else {
Vref -= delta; // 反向试探
}
Vprev = Vpv;
Pprev = Pnow;
return Vref;
}
这个delta参数在工程现场需要根据光照变化速率动态调整,项目里用了个经验公式把它和温度传感器联动了。有意思的是源码里还藏着个防震荡策略——当功率波动小于3%时自动缩小步长,实测能把效率再提0.8%左右。
硬件设计的坑
接口板的运放电路初版有个低级错误,原理图里电流采样电阻后的RC滤波参数不对,直接导致相位滞后。后来在代码里补偿了5us延迟才解决:
// 电流采样校正代码
AdcRegs.ADCTRL1.bit.ACQ_PS = 0xF; // 采样窗口拉长
DELAY_US(5); // 硬件滤波补偿
current_cal = AdcMirror.ADCRESULT0 * 0.00322; // 量化系数
驱动板的布局也踩过雷——最初光耦和MOS管放同侧,开关噪声把PWM信号都吃了。改版时在PCB上加了屏蔽地线,并在代码里做了误触发保护:
if(GpioDataRegs.GPBDAT.bit.GPIO34 == 1) { // 硬件过流检测
EPwm1Regs.TZFRC.bit.OST = 1; // 立即关闭PWM输出
FaultHandler(); // 跳转故障处理
}
这套方案最良心的是驱动源码全开放,从通讯协议到保护逻辑都能自己魔改。比如把Modbus里的03功能码改成自定义协议,通讯速率直接翻倍。有条件的可以试试把主控换成28035,用CLA协处理器跑电流环,说不定能玩出更多花样。
三相光伏并网这玩意儿玩的就是电力电子和控制算法的默契配合。今天拆解的这个50kW组串式方案,硬件架构整得挺有意思——主控DSP板扛大旗,TMS32F2808这颗老将居然还在发光发热。咱们先瞅瞅框架图:
![架构示意图]
(这里本应有架构图,但根据资料描述自行脑补:主控DSP板通过光纤连接驱动板,接口板处理模拟量采集,总控板负责MPPT和人机交互)
重点说说主控DSP的PWM生成部分。在2808的CCS工程里,PWM寄存器配置堪称艺术。下面这段初始化代码看着普通,暗藏玄机:
void InitEPwm(void)
{
EPwm1Regs.TBPRD = 1000; // 开关频率20kHz实锤
EPwm1Regs.CMPA.half.CMPA = 500; // 初始占空比50%
EPwm1Regs.AQCSFRC.bit.CSFA = 0x3; // 强制高电平触发保护
EPwm1Regs.TZSEL.bit.OSHT1 = 1; // 过流硬件保护直通车
}
注意那个AQCSFRC寄存器的骚操作,这相当于给PWM输出加了机械保险丝。当硬件保护信号触发时,不需要等响应,直接切断PWM输出,响应时间能压到100ns以内。
电流采样这块的代码更有意思。AD采样窗口和PWM波形的相位同步是关键,不然采集到的都是相位漂移的假数据。看这个ADC中断服务程序:
interrupt void adc_isr(void)
{
static int phase_counter = 0;
AdcRegs.ADC_ST_FLAG.bit.INT1 = 1; // 清中断标志
// 三相交错采样时序控制
switch(phase_counter%3){
case 0: phaseA_current = AdcResult.ADCRESULT0*0.003222; break;
case 1: phaseB_current = AdcResult.ADCRESULT1*0.003219; break;
case 2: phaseC_current = AdcResult.ADCRESULT2*0.003225; break;
}
phase_counter++;
// 这个0.0032的系数不是随便写的
// 硬件电路里CT变比1000:1,运放增益3.3倍
// ADC参考电压3V,12位分辨率算出来的
}
每个电流通道单独校准系数,硬件工程师怕是要打人——不同相位的采样电阻温飘居然没做一致性处理!不过实测效果还行,校准大法好。
总控板的MPPT算法才是精髓所在。虽然源码里写着"改进型扰动观察法",但看这个代码片段有点意思:
float mppt_step = 0.5; // 默认步长
if(fabs(dP_dV) > 30.0){
mppt_step = 2.0; // 快速追踪模式
}else if(fabs(dP_dV) < 5.0){
mppt_step = 0.2; // 精细调节
}
// 这个微分项处理太阳辐照突变
if(prev_voltage != 0){
dP_dV = (current_power - prev_power)/(current_voltage - prev_voltage);
}
典型的变步长策略,但把微分项直接怼进步长控制里,实测比传统扰动法响应快不少。不过要注意防振荡,源码里还有段移动平均滤波没贴出来。
最后提一嘴这个方案的硬件设计彩蛋——驱动板上的IGBT退饱和检测电路。原理图上那个RCD缓冲电路参数标得相当奔放,C23电容用了2.2uF/1200V,这体积堪比小爆竹。但实测关断尖峰确实压得住,就是布板时得留足安全距离。
整个方案最值钱的其实是保护机制的联动设计,从硬件比较器到三级保护层层设防。不过拿这个方案魔改的话,建议先把ADC采样同步机制吃透,不然并网时谐波含量分分钟教你做人。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方案
资料 50kw组串式
主控芯片TMS32F2808,提供pcb,原理图,代码。
组成如下:
1.主控DSP板,芯片型号TMS32F2808,负责逆变器的逆变及保护控制。
原理图为pdf,pcb为AD文件,有PCB元件库,驱动源码,可以参考借鉴。
2.接口板,负责信号采集、处理,以及信号等的连接。
3.电源板:为整个提供24V以及±15V电源。
4.总控板:MPPT控制、RS485modbus通讯,显示控制、关键数据存储,有源码程序。
除此之外还有电流采集接口板,电流采集及通讯板,驱动板。
备注:主控DSP板的原理图为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