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雀同文笔记:语雀同文笔记
目录
④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DBS)
0、课程介绍
课程知识框架
章节目录 | 视频个数 | 课时 | 用时 |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 4 | 1.6 | 3 |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重点) | 4 | ||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 4 | ||
第四章:SQL与关系数据库基本操作(重点) | 14 | ||
第五章:数据库编程(难点) | 2 | ||
第六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 | 5 | ||
第七章: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实例 | 4 | ||
第八章: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 3 | ||
第末章:考试分析、考点串讲 | 11 |
重难点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相关概念,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模型中概念层模型(E-R模型)与逻辑层模型(关系模型)等,ER模型和关系模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主要包括:
- 1、数据库基本概念
-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 4、数据模型(重点)
1、数据库基本概念
1.1、数据库中常用的4个概念
① 什么是数据
数据(data) 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利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②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 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分享。
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三个基本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③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 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操纵功能;
-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 其他功能。
数据的组织:数据的组织分为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
逻辑组织:是用户或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形式;
物理组织:是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结构形式;
④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之后的系统。数据库系统(DBS)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的职责:数据库管理员不同于普通数据库用户,他们是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的人员;
用户则是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对象,其通常包括程序员和数据库端用户两类用户,程序员通过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php,java)数据库语言(如sql)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会根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出适当的请求,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做响应的操作,而终端用户则是从客户机或联机终端上以交互方据库系统提出各种操作请求,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响应执行,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2、章节例题
[1904-1]例:1,[单选题] 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
A. Data B. DB
C. DBMS D. DBS
[1810-1]例:2,[单选题]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A)
A. Data B. DB
C. DBMS D. DBS
[1804-16]例:3,[填空题】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可共享的 数据 集合。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2.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 数据不保存
-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
2.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 文件系统将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分离。
- 文件系统提供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不能实现数据的普通共享,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2.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
- 数据集成(主要目的)
- 数据共享性高
- 数据冗余小
-
- 节约存储空间,避免数据重复存储,并非所有的冗余除,冗余是受控的。
- 数据一致性
-
- 引起不一致的根源是数据冗余,通过消除或控制数据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
- 数据独立性高
-
- 数据定义与使用数据的应用程序分离称为数据独立。
- 数据库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和数据的物理独立。
- 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
-
- 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等,即数据库保护。
-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而造成数据泄密和破杯,使每个用户只能按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式进行使用和处理,即保证只有赋予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数据,防止对数据的非法使用。
- 数据的完整性 (integrity) :是对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要求,即控制数据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或要求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保证输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以确保数据有效,正确。例如,确保"性别"的取值只能是"男"或“女”。
- 并发控制(concurency): 是指当多个用户的并发进程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结果并使得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而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 故障恢复(recovery):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 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2.4、章节例题
[1910-1]例:1、[单选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的时期是(D)
A.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
B.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中期
C.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D.20世纪60年代后期
[1810-2] 例:2、[单选题] 不属于人工管理阶段特点的是(A)
A. 数据共享
B. 数据不保存
C.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D. 数据面向应用
[1910-16]例:3、[填空题] DBMS 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 故障恢复(Recovery)。
[1810-16] -16]例:4、[填空题] 引起不一致的根源是数据冗余。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3.1、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图结构:从 DBA 的视角:
- 内部系统结构,采用三级模式:
-
- 模式
- 内模式
- 外模式
- 外部系统结构
-
- 集中式结构
- 分布式结构
- 并行结构
从数据库应用的用户的视角:
- 客户/服务器结构
-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① 模式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也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② 三级模式结构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所谓映像,就是一种对应规则,它指出映像双方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 模式 <—> 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Browser/Server b/s),是一种基于web应用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也称为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三层:表示层,处理层(中间层),数据层。
3.2、章节例题
[1904-2]例:1、[单选题】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称为(C)
A. 客户端 B. 前台
C. 后台 D. 表示层
[1910-2]例:2、[单选题] B/S 模式的英文全称是(C)
A. Browser/Select B. Broad/Select
C. Browser/Server D. Broad/Server
[1610-2]例:3、[单选题] 逻辑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的(D)
A. 完整性 B. 安全性
C. 逻辑独立性 D. 物理独立性
[1904-31] 例:4、[简答题] 简述外模式/模式映像及其如何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p35,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了各个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在各自的外模式中加以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模式如若发生改变,数据库管理员(DBA) 通常会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使那些对用户可见的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的编程人员就不必去修改那些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所编写的应用程序,如此实现了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的影响,并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4、数据模型
4.1、数据模型
模型(model):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表达。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的是数据的共性内容,数据模型是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工具,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① 数据模型组成要素
- 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征,即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
- 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征。
- 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
② 数据模型的特征
- 静态特征:
-
- 数据的基本结构
- 数据间的联系
- 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 动态特征: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符合一定规则的操作。
③ 概念层数据模型
概念层是数据抽象级别的最高层。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这类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的设计阶段。
设计数据库时,通常用概念模型来抽象,表示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及其联系。信息世界涉及的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中有“型(名称)” (type) 和“值(内容)”(value) )两个概念。
概念模型的“表示法”:
④ 逻辑层数据模型
逻辑层是数据抽象级别的中间层。逻辑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逻辑模型。任何 DBMS 都是基于某种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模型的类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层次模型: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数据模型;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没有父结点,称作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网状模型:以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父结点;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优点:
-
-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 概念单一
-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面向对象模型:既是概念模型又是逻辑模型,优点为:表达能力丰富,对象可复用,维护方便
⑤ 物理层数据模型
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是数据库最底层的抽象;
设计目标是提高数据库性能和有效利用存储空间。
4.2、章节例题
简述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
答:这三个不同的数据模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关联。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可以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的。
[1910-31]例: 2、[简答题]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
概念层数据模型。
逻辑层数据模型。
物理层数据模型。
[1810-31]例: 3、[ 简答题]简述关系模型的优点。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5、总结
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准备和基础,主要概述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术,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结构、数据模型等内容。其中,数据库基本概念涉及四个最常用的基本术语;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概述了数据管理的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概括为数据结构化、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性好、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库保护等五个方面;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分别介绍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运行与应用结构:数据模型是从其概念、组成要素和分类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柠檬的留言
账号整体情况
小伙伴们好,目前柠檬的账号处于整改和建设中,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的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柠檬”提出您宝贵的建议,非常感谢!
- 语雀笔记:hualulemon、HuaLuLemon
- CSDN:华鹿札记、华鹿札记-CSDN博客
- 公众号:华鹿札记
- 其他平台:华鹿札记
- 作者:柠檬(Lemon)
资源获取方式
小伙伴们好,柠檬会逐步地将自己所有的资源都通过网盘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资源内容包括(PDF、笔记、视频、音频、安装包等等),如果您有需要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获取资源,以专业资源获取方式例:
- 第一步:访问“语雀专业资源页面”:🖇️🖇️🖇️专业资源🖇️🖇️🖇️
- 第二步:在“华鹿札记”公众号输入你要获取的资源的“关键字”(通过第一步得知)
- 第三步:百度网盘保存链接,将资源转移到你自己的百度网盘中即可。
注意:千万不要让资料吃灰哦,祝您学有所成💯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