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并制作自己的人生地图索引?简而言之,就是建立自己的“人生一图知识管理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管理、人生一表组合在一起,目标就是用云笔记工具将一辈子的积累通过一张地图或表格给它可视化的呈现出来。
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将所有的知识沉淀在一张图表里面,你遇到问题就可以快速地查找、调用、来解决问题。它包含:家庭财富、时间银行、知识银行、作品、学科/领域/专题、通用技能、模板/清单/SOP、人脉关系.....
有了这张表,你就可以更好的检视你的知识资产,当你对你的知识资产都了然于胸的时候,你会更有创造力。
构建一个涵盖人生方方面面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知识管理系统,它存储的都是模块化的知识资产。
关于模块化的知识资产,托马斯斯图尔特在《软资产从知识到智力资本》这一本书中提到资产这个概念,他说资产是什么?
资产是将原材料转变成价值更高的东西,仅仅有数据并不是资产。
同样的,就笔记或者是信息来说,它只是一堆原材料,如果不做一些加工、消化,那么就收藏即冷藏,一点儿涟漪都荡不起来,起不了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笔记进行一次提炼,将一条笔记中有价值的信息给它提炼出来,这样提炼出来的信息就是一个知识模块。这样的模块才算得上是知识资产。把模块的设计作为一个主要因素,而不是笔记。
使用模块优先的方法,你的模块就像独立的原子一样,每个原子它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但是随时可以组合成元素、分子和化合物,而这些元素、分子和化合物的威力就要大很多。
我们要将模块思维运用到创作当中,你就可以像搭建乐高一样,将不同的模块拼装成任何你想要的一种笔记形态,并且组装完成后的模块随时可以被任意的模块所替换和组合。别人储存笔记,你提炼模块、思考范式的转移会带来创造力的提升。
建立一个图表,对收集的课程、书籍做知识模块的提炼,将提炼的知识模块汇总在一张图表下面,对于收集的零碎信息,把这些笔记给它提炼出知识模块,备注上原文链接,它来自于哪里?那同样的汇总在一张表格里面,这样的话管理的知识模块就变成了一张张的表格。以前可能要温习几百条笔记,现在只需要开几张表格,数量上压缩后,知识密度得到提升,在一张表格里面就可以组合、创造。
比如我们组织了一百多位小伙伴,精选了三十多本的知识管理书籍,共创了一千两百多张知识卡片,那这个知识管理的量级其实是很大的。假如我们将这一千两百张知识卡片给它结构化,汇总到一条笔记里面,通过一张表格给它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数量上就下降了一个层级。那我们再创造新的知识,光看这个表格就会一目了然,可以更方便进行创造。
这一张表可以类比像是财务报表,从财务报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经营的状况、战略意图以及它的价值和未来。不管商业社会多么的复杂,我们基本上可以通过三张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来驾驭它。
同样的,知识管理也可以用一张表来驾驭,这张表就是将你的经验、教训、阅历、学习、生活、工作中积累的知识、资产给他汇总在一起,就像财务报表一样,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