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一个主打线上异性交友的一款社交App。
2014年6月,探探 iOS和Android版本上线
2016年11月,探探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总共完成近60亿次配对。
2018年2月23日,陌陌以百分百股权收购探探。
探探的核心机制是它的“左滑右滑、互相喜欢才能聊天”的照片墙功能设计,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且极具创意的设计,才让主打社区交友的探探聚集了一大批单身男女。(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1月-12月,探探APP的独立设备数一直在3500万台左右,稳居在第五位)。
在我看来,探探的照片墙筛选功能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
简单,不费脑子
首先,人是一种很懒惰的生物,能坐者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正比如嗑瓜子一样,这种简单的行为奖励机制让人上瘾,而探探的照片墙功能正是深刻的了解人类行为机制后所针对性设置的。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划,就可以表达自己对于手机上异性的喜欢或者不感冒,刷脸筛选的设计相当省时省力,同时人性化。同样运用极简机制的还有“超级玛丽”,只需要左右移动,跳跃等几个键就能够开始游戏,上手极快。 -
为用户创造聊天话题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异性照片对其基本信息以及标签,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一方面是利于对用户形象生动刻画,另一方面也是让用户更了解对方,制造话题共同点,从而打破聊天壁垒,成功破冰。
在我看来,探探的产品经理深谙“女性为王”的道理,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搭建了对于女性用户及其友好的社交生态。(亲身测试下,我分别用女性身份和男性身份注册登录,男性有三次在线闪聊得机会,而女性的闪聊机会是10次;同时,探探对于女性的可搜索概率比男生高,匹配成功率也高。当然这也跟男性是主要付费群体,女性是伪装群体有关)
PM知道,只要留住大部分女性用户,并且实现良性循环(用户增长和留存),那么男性自然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纷纷涌入探探,从而进一步构建高效配对且持续交往的社交环境。
虽说如此,但探探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
用户把颜值作为异性筛选标签作为第一标准,不符合多样化社交需求;
-
头部效应显著,造成的现象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底层用户根本匹配不上;
-
产品对用户的粘性不够,导致用户匹配成功后往微信,QQ等其他社交产品逃离,造成用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