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21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系统的锁机制

在实际的数据库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锁机制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例如,在并发读操作较多的场景下,可以选择使用共享锁和行级锁来提高并发性能;而在并发写操作较多的场景下,则可能需要考虑使用排他锁和表级锁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2024-07-19 18:51:56 1471

原创 数据库系统概论:事务与并发一致性问题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数据库并发指的是的能力。它是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的重要方面,旨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以满足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需求。然而,这种能力也带来了数据一致性隔离性和性能等方面的挑战。

2024-07-19 18:24:07 1351

原创 JMeter的基本使用与性能测试,完整入门篇保姆式教程

JMeter是一个纯Java编写的开源软件,主要用于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它支持测试的应用/服务/协议包括Web (HTTP, HTTPS)、SOAP/REST Webservices、FTP、Database via JDBC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是HTTP和HTTPS协议。用户自定义变量作为存储和管理测试期间需要的值,这些变量可以在测试计划中的任何地方引用。右键点击 线程组 -> 添加 -> 配置元件 -> 用户定义的变量,以添加用户自定义变量添加一个参数wd,用于存放搜索词。

2024-06-16 12:23:50 33433 5

原创 2025全网最全!VMware安装Kali Linux保姆级教程,手把手教会你安装 Kali 虚拟机!

是网络安全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首选操作系统,集成了大量渗透测试工具。通过 VMware 安装 Kali Linux 虚拟机,可以在不影响主机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测试和学习。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如何在 VMware 上安装 Kali Linux!访问 VMware官网 下载最新版本。安装并激活 VMware Workstation Pro。(1)访问 Kali 官网,下载最新版 ISO 镜像。(2)文件较大,下载速度较慢,需要耐心等待(1)打开 VMware Workstation Pro,点击 “创建新的虚

2025-03-19 17:35:08 11677 7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定点数的编码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正号、负号来分别表示正数(正号可省略)和负数,如+15、-8 等。这种带 “+” 或 “-” 符号的数称为真值。真值是机器数所代表的实际值。在计算机中,通常将数的符号和数值部分一起编码,将数据的符号数字化,通常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这种把符号“数字化”的数称为机器数。常用的有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法。如 0.101(这里的逗号“”仅用于区分符号位与数值位)表示 +5。

2025-03-11 14:47:29 1113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进位计数制与进制转换

进位计数制是一种利用有限的数字符号通过进位来表示任意数值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位权原则,每一位上的数值都与该位的权值相乘,然后将所有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实际数值。这种表示方法不仅简洁高效,而且便于计算机硬件实现和运算操作。

2025-03-08 21:59:14 1532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表示的基本概念

电子数字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所有信息(数字、文本、图像、音频等)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因为二进制的每一位只有两种状态(0或1),这与计算机硬件中的开关状态(开或关)对应。

2025-03-08 15:31:37 971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衡量计算机系统在各种操作和任务中的工作效率、执行速度以及处理能力的标准。它可以帮助人们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表现,从而更好地了解系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限制。

2025-03-07 19:00:04 1690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核心是存储程序,也就是将程序所含的指令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存储到主存储器(内存)中,然后执行。一旦程序被启动执行,就无须操作人员的干预,自动逐条完成指令的取出和执行任务。

2025-03-07 13:20:47 579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组成细化

(Memory Data Register),用来存放从存储的某个存储单元取出的信息或者准备往某个存储单元存入的信息。为了能够找到存储体中的某个存储单元,进而对其实现访问(读取或写入),我们对给每个存储单元都赋予一个编号,称为。在执行算术操作时,都需要先取出存放在主存储器中地址为 M 的存储单元中的内容(M),送到某个寄存器中。,当 CPU 要访问主存储器中的某个存储单元时,首先要将该存储单元的地址送到存储器地址寄存器。主存(内存)的这种按存储单元的地址来实现对其写入和读取的存取操作,需要在。

2025-03-06 16:39:00 908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为了简化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可采用分层思想将计算机系统划分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文档。

2025-03-05 20:32:45 1264

原创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硬件组成以及各部件实现技术和相互连接方法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计算机硬件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的设计与协同工作,以及这些硬件如何支持软件的运行。

2025-03-05 17:31:54 440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万维网 WWW

万维网(WWW)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在CERN提出,通过超文本技术将全球信息资源链接成逻辑网络,用户可交互式访问。其核心由 HTML(定义网页结构)、URL(资源唯一标识符)和 HTTP 协议(支持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构成,结合浏览器解析与服务器存储实现信息传输。HTTP/1.1 通过持续连接和流水线请求显著提升效率,代理服务器与Web缓存机制减少延迟和服务器负载,Cookie 技术解决 HTTP 无状态问题以支持用户身份识别。万维网支持静态、动态及活动文档类型,从早期静态页面发展为支撑电商、

2025-02-25 18:23:47 1679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是因特网上最早流行的一种应用,并且仍然是当今因特网上最重要、最实用的应用之一。它通过电子方式发送和接收消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电子邮件使用方便、传递迅速而且费用低廉。它不仅可以传送文字信息,而且还可附上声音和图像。由于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现在许多国家已经正式取消了电报业务。在我国,电信局的电报业务也因电子邮件的普及而濒临消失。

2025-02-25 09:34:20 1676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文件传送协议 FTP

文件传送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2025-02-21 18:51:43 1496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域名系统 DNS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互联网的一项核心服务,负责将人类可读的域名(如 www.example.com)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 IP 地址(如 192.0.2.1)。DNS 的存在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易于记忆的域名访问网络资源,而无需记住复杂的IP地址。

2025-02-21 11:43:33 1549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及其他网络配置参数(如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等)给网络中的设备。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通过集中管理IP地址池,简化了网络设备的配置过程。

2025-02-20 21:56:07 1492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网络应用模式

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在处于网络边缘的不同的端系统上,通过彼此间的通信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开发一种新的网络应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网络应用程序在各种端系统上的组织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方式对等(Peer-to-Peer,P2P)方式

2024-12-26 09:25:32 1147

原创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 应用层概述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顶层,它直接面向用户和应用程序,解决通过应用进程的交互来实现特定网络应用的问题,是设计和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也是计算机网络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这些协议主要解决的是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之间的通信问题。

2024-12-22 10:26:59 1208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 的选择确认(SACK)

在 TCP 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拥塞、链路故障等因素,数据可能会出现丢失或乱序的情况。传统的 TCP 确认机制是累积确认,TCP 接收方只能对按序收到的数据中的最高序号给出确认。通过确认号告知发送方下一个期望接收的字节序号,发送方只能知道在此之前的数据已被正确接收。当发送方超时重传时,接收方之前已收到的未按序到达的数据也会被重传。这种方式在数据丢失或乱序时可能导致发送方不必要地重传大量已经成功接收的数据,降低了传输效率。

2024-12-21 15:31:58 1517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 的超时重传机制

TCP 的超时重传是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机制之一保证数据可靠性:通过超时重传机制,即使在网络状况不佳,出现数据包丢失等情况时,也能够确保数据最终能够完整、准确地被接收方接收,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自适应网络变化:能够根据网络的实时状况动态调整超时时间和重传策略,较好地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需求,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

2024-11-23 11:15:15 1639 2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 的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作拥塞(congestion)。若出现拥塞而不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TCP 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动态地调整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使网络中的数据流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024-11-17 18:48:06 3273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的流量控制

当 TCP 客户端持续发送大量数据时,应用程序可能正忙于其他任务,并不一定能够立刻取走数据,这会造成接收方接收缓存的溢出,导致数据丢失。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流量控制(Flow Control)机制,以解决因发送方发送数据太快而导致接收方来不及接收,造成接收方的接收缓存溢出的问题。

2024-11-17 11:29:24 1535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 的 “三次握手” 与 “四次挥手”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基于运输连接来传送TCP报文段。TCP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是每一次面向连接的通信中必不可少的过程。TCP运输连接有以下三个阶段:通过“三报文握手”来建立TCP连接。基于已建立的TCP连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结束后,还要通过“四报文挥手”来释放TCP连接。

2024-11-15 16:27:55 1114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 协议概述与 TCP 报文段首部格式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传输层协议之一,它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TCP 协议采用连接导向的通信方式,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024-11-13 12:36:15 1363 2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运输层端口号

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识本计算机网络协议栈应用层中的各应用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中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关系的,即相互独立。另外,TCP和UDP端口号之间也是没有关系的。

2024-11-12 19:53:10 1303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TCP/IP运输层中的两个重要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运输层)通信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运输层)协议。

2024-11-12 13:43:35 1847

原创 计算机网络:运输层 —— 运输层概述

运输层是TCP/IP体系结构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位于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负责为两个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运输层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与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相关的各种功能,以确保数据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可靠、有效地传输。

2024-11-06 20:40:29 1636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软件定义网络 SDN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旨在通过网络控制与数据转发的分离,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性。SDN 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 Clean Slate 课题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起源可追溯到 2006 年斯坦福大学的 Clean Slate 研究课题,而正式提出 SDN 概念则是在 2009 年。

2024-11-06 10:47:07 2388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移动 IP 技术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上的下一代 IP 协议,用于解决 IPv4 地址空间有限的问题。

2024-11-05 19:35:10 1236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移动 IP 技术

移动IP(Mobile IP)技术,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的一种技术 [RFC 3344],该技术使得移动主机在各网络之间漫游时,仍然能够保持其原来的 IP 地址不变,即允许移动设备在不改变其IP地址的情况下,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并保持持续连接的网络协议。移动IP技术还为因特网中的非移动主机提供了相应机制,使得它们能够将IP数据报正确发送到移动主机。

2024-11-04 17:25:42 2017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仅使用 IGMP 并不能在因特网上进行IP多播。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还必须和因特网上的其他多播路由器协同工作,以便把 IP 多播数据报用最小的代价传送给所有的多播组成员,这就需要使用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2024-11-03 23:09:22 1679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要在因特网上进行IP多播,就必须要考虑IP多播数据报经过多个多播路由器进行转发的问题。多播路由器必须根据IP多播数据报首部中IP多播地址,将其转发到有该多播组成员的局域网。网际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是 TCP/IP 体系结构网际层中的协议,其作用是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实际上是主机中的某个进程)加入或退出了某个多播组。

2024-11-03 19:56:08 2184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IP 多播技术

多播(Multicast,也称为组播)是一种实现“一对多”通信的技术,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多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与传统单播“一对一”通信相比,多播可以极大地节省网络资源。在因特网上进行的多播称为IP多播,也称多址广播或组播,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多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 TCP/IP 网络技术。多播的基础概念是“组”。一个多播组就是一组希望接收特定数据流的接收者,这个组没有物理或者地理的边界,组内的主机可以位于互联网或者专用网络的任何地方

2024-11-02 16:33:18 2787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网络地址转换 NAT

尽管因特网采用了无分类编址方法来减缓 IPv4 地址空间耗尽的速度,但由于因特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特别是大量小型办公室和家庭网络接入因特网的需求不断增加,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危险仍然没有解除(实际上,因特网号码分配管理局 IANN 于 2011 年 2 月 3 日宣布,IPv4 地址已经分配完毕)。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于 1994 年被提出,用来缓解 IPv4 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问题。

2024-11-01 23:36:36 168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虚拟专用网 VPN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利用公用的因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这样形成的网络又称为虚拟专用网。出于安全考虑,专用网内的各主机并不应该直接“暴露”于公用的因特网上。因此,给专用网内各主机配置的 IP 地址应使各主机在专用网内可以相互通信,而不能直接与公用的因特网通信。给专用网内各主机配置的 IP 地址,应该是该专用网所在机构可以自行分配的IP地址,这类IP地址仅在机构内部有效,称为专用地址(PrivateAddress),不需要向因特网的管理机

2024-11-01 22:46:22 1525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边界网关协议 BGP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属于外部网关协议 EGP 这个类别,用于自治系统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由于在不同 AS 内度量路由的“代价”(距离、带宽、费用等)可能不同,因此对于AS之间的路由选择,使用统一的“代价”作为度量来寻找最佳路由是不行的。BGP 只能是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即不能兜圈子),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2024-10-31 23:30:07 149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是为了克服路由信息协议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是一种用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开放”表明 OSPF 协议不是受某一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 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hortestPath First,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只是一个路由选择协议的名称,但这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用于自治系统AS内部的各种路由选

2024-10-31 19:16:04 137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路由信息协议 RIP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主要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并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其相关标准文档为 [RFC 1058]。

2024-10-30 23:53:27 3397 1

原创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 路由选择与静态路由配置

路由选择(Routing)是网络层的一个关键功能,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选择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包高效地到达目的地。路由选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路由表的维护、路由协议的使用、路径选择算法等。

2024-10-30 19:27:18 176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