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堆

一、堆

        概念:一种有特殊用途的数据结构,用来在一组频繁变化的数据中查找最值。

        性质:

                1.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除叶子节点外,每个节点都含有两个子节点)。

                2.堆中某个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大根堆,最大堆)不小于(小根堆,最小堆)其父节点的值

小根堆
大根堆

         存储方式:

                对于一个线性的一维数组,将其转化成完全二叉树。

                以线性方式存储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与其子节点的关系为 :

                        child1=parent*2,child2=parent*2+1

二、堆的基本操作

       1.节点的向下调整

        对于一个完全二叉树,当根节点的两个子树都是堆,如何将整个树变化为堆

 如图,此时根节点的两个子树都是小根堆,要想将整个树变为堆,需要将根节点向下调整

 以一般情况考虑节点的向下调整:

        ①当父节点存在两个子节点: 

               将左节点与右节点相比较,选出较小的节点 min 与父节点比较交换,并且将此时的父节点移向子节点,继续进行操作,直至无子节点。否则直接返回(此时父节点已经小于子节点了,满足小根堆的性质)

if(a[min]<a[parent])
{
    swap(a[min],a[parent]);
    parent=min;
}
else return ;

        ②当父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左子节点:
                将父节点与左子节点进行比较,同上

if(a[child1]<a[parent])
{
    swap(a[child1],a[parent]);
    parent=child1;
}
else return ;

 

 向下操作的伪代码:

void heapdown(int x)// 向下调整
{
    while(1)
    {
        if(x>n) return ;
        int child1=x*2;
        int child2=x*2+1;
        int min=child1;
        if(child1>n) return ; // 无子节点
        if(child2>n) // 无右节点,只考虑左节点
        {
            if(a[min]<a[x]) // 小堆
            {
                int t=a[min];   //swap(a[child1],a[x]);
                a[min]=a[x];
                a[x]=t;
                x=min;
            }
            else return ;
        }
        else
        {
            if(a[child1]>a[child2]) min=child2;
            if(a[min]<a[x]) // 小堆
            {
                int t=a[min];   //swap(a[child1],a[x]);
                a[min]=a[x];
                a[x]=t;
                x=min;
            }
            else return ;
        }
    }  
}

       2.堆的创建

        根据以上将一维数组转化为完全二叉树,再将该二叉树变化成堆(大根堆,小根堆均可),下面以小根堆为例创建。

从上述来看,当完全二叉树变得非常混乱时(根节点与子节点没有规律的大小关系),可以采用递推的想法,从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开始向下调整,这样当某层的节点都进行了向下调整的操作时,该层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以自己为根节点的小根堆,一直推导到二叉树的根节点。

for(int i=n/2;i>=1;i--) heapdown(i); //从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开始,往上每个节点都进行一次向下操作

      3.堆的插入操作

       在堆中插入一个新的元素,并通过操作保持堆的性质(以小根堆为例)

        ①将堆的元素个数加1,并且将插入的元素放入二叉树尾端

        ②将该节点向上调整,保持堆的性质

    关于向上调整

        本质和向下调整一样,都是为了保持堆的性质,只不过是向下调整的逆向

这里与向下调整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向下调整操作对子节点是未知的(不知道是否存在某个子节点,需要判断边界和左右节点),而向上调整都是已知的,不需要判断边界,更简便些。

void heapup(int x) // 向上调整
{
    int parent=x/2; // 找到父节点
    while(parent>0)
    {
        if(a[parent]<a[x]) return; //比较
        int t=a[x];a[x]=a[parent];a[parent]=t;
        x=parent;
        parent=x/2;
    }
}

       4.堆的删除操作

        ①堆的删除都是根节点删除,将最尾端的元素与根节点交换。

        ②再进行根节点的向下调整

a[1]=a[n];
n--;
heapdown(1); // 向下调整操作

三、堆的应用

       1.堆排序

         排序分为升序(从小到大)降序(从大到小),分别运用大根堆小根堆

        这里以升序,运用大根堆为例。

     主要思想:由于每个大根堆的根节点值最大,则将其删除后(a[1]与a[n]交换),再一次从根节点向下调整为一个新的堆时,新根节点(次大值)为新大根堆的最大值,再次进行删除根节点操作(a[1]与a[n-1]交换),共进行(n-1)次重复操作时,此时的堆即为升序排列。

    scanf("%d",&n);
    for(int i=1;i<=n;i++) scanf("%d",&a[i]);
    for(int i=n/2;i>=1;i--) heapdown(i); // 构建大根堆
    int n1=n;
    for(int i=1;i<n1;i++) // 进行 (n-1)次重复操作
    {
        int t=a[n]; a[n]=a[1];a[1]=t; n--;
        heapdown(1); // 从根节点向下调整
    }
    for(int i=1;i<=n1;i++) printf("%d ",a[i]);

       2. top-k问题

        要从N个数字中取得最小的K个数字,则需要创建元素大小为K的大堆来获取。

        要从N个数字中取得最大的K个数字,则需要创建元素大小为K的小堆来获取。

以取N个数字中取得最小的K个数字,创建大根堆为例

 主要思想:
        ① 先将数组中n个元素放入堆中,保持大根堆的性质。

        ②将新的元素插入堆中,通过向上调整保持大根堆的性质。

        ③将根节点删除(根节点最大),保持大根堆里面的前K个元素是当前最小的K个元素。

        ④重复操作②和③,直至无新元素插入堆中。

学习文章:

 数据结构-【堆】详解

数据结构-【堆】带图详解数据结构-【堆】带图详解

  • 32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逻辑结构:描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形结构(如二叉树、、B树)、图结构(有向图、无向图等)以及集合和队列等抽象数据类型。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描述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具体存储。例如,数组的连续存储,链表的动态分配节点,树和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表示等。 基本操作:针对每种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系列基本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删除、查找、更新、遍历等,并分析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算法设计:研究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形式化为一系列指令,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以求解问题。 算法特性:包括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即一个有效的算法必须能在有限步骤内结束,并且对于给定的输入产生唯一的确定输出。 算法分类: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图论算法(如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 算法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速度)和空间复杂度(所需内存大小)来评估其效率。 学习算法数据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程序的内部工作原理,更能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出高效、稳定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是指在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排序算法,它们分别是: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重复地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将较大的元素逐渐向右移动。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每次从未排序的部分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放在已排序的部分的末尾。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将未排序的元素逐个插入到已排序的部分中的正确位置。 4. 希尔排序(Shell Sort):将待排序的数组按照一定步长进行分组,对每组进行插入排序,逐渐减小步长。 5. 归并排序(Merge Sort):将待排序的数组递归地分成两半,对每一半进行排序,然后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6. 快速排序(Quick Sort):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划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都小于基准,右边部分都大于基准,递归地对两部分进行排序。 7. 排序(Heap Sort):将待排序的数组构建成一个最大(或最小),然后依次取出顶元素并调整结构。 8. 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统计数组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对元素进行排序。 9. 桶排序(Bucket Sort):将待排序的数组划分为多个桶,对每个桶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最后将桶中的元素按顺序合并。 10. 基数排序(Radix Sort):按照元素的位数,将待排序的数组从低位到高位进行排序。 以上是十大经典排序算法,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