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熟记】
1. 操作系统的概念(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①方便性;②有效性;③可扩充性;④开放性;
3. 并发和并行的区别
并发性是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是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个时刻发生。
4. 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资源管理观点)
①处理器管理;②存储器管理;③设备管理;④文件管理;⑤用户接口管理;
5. 操作系统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并发性;②共享性;③虚拟性;④异步性(不确定性);
最基本的两个特征:并发性和共享性。
6.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 计算机软件 两大部分组成,由 操作系统 对它们进行管理,以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7. 实时系统分为 实时控制系统 和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理解】
1.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个人机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
2. 分时系统概念:主要是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时间片)
3. 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对资源的访问方式不同。
【了解】
-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三种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命令行接口和程序接口。
3.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单)
调度性、无序性、多道性(多)
分: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实: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第2章处理器管理(进程管理)
【熟记】
1. 进程的定义: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过程。
2.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1)程序是永存的;进程是暂时的;
(2)程序是静态的观念,进程是动态的观念;
(3)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
(4)进程是竞争计算机资源的基本单位,程序不是。
3.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5)结构性;
(最基本的两个属性:动态性和并发性)
4.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
就绪状态、运行状态、等待状态(阻塞)
5.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同步是协作,互斥是竞争。
6. 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进程有唯一的PCB
组成:标识信息、说明信息、现场信息、管理信息、其他信息
作用:操作系统都要通过PCB来对并发并行的进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7. 进程临界资源的概念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或者使用
8. 临界区的概念
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以保证每个进程能够互斥的访问临界资源)
9. 衡量调度算法的优劣:比较周转时间(或带权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谁短。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到达时间(提交时间)、服务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完成时间-到达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
利于长进程
完成时间(前面进程的服务时间和自己的服务时间相加)
(2)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SPF)
不利于长进程
完成时间(服务时间更短的进程和自己的服务时间相加)
(3)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
时间片的大小需适当
(4) 优先权调度算法
优先权高的进程先运行
10. 死锁的概念
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现象,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都不能正常运行。
11. 死锁的原因
(1)竞争资源;(2)进程推进程序非法;
12. 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可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13. 怎样处理死锁?
(1) 预防死锁(设置资源分配限制条件破坏4个必要条件的一个或几个)
(2) 避免死锁(对资源分配进行管理)
(3) 检查和解除死锁(检查确定与死锁有关进程,撤销或挂起)
14.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第3章 存储器管理
【熟记】
1. 逻辑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的地址。
2. 物理地址:内存中个存储单元的编号。
3. 重定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
静态重定位:用户程序装入内存时实现地址变换
动态重定位:程序执行时实现地址变换
4. 分区分配管理方式分为固定分区 和 可变分区。
(1) 固定分区
指操作系统预先把内存中的用户区划分成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区域。
地址变换:采用静态重定位
下限寄存器:存放起始地址
上限寄存器:存放末地址
(2) 可变分区
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区域,而是在作业装入时根据作业实际需要动态的分内存空间。
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产生碎片过多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缺乏大的分区
最佳:先把小的分在小的存储区里
最差:先把大的分在大的存储区里
地址变换:采用动态重定向
基址寄存器:初始地址
限长寄存器:最大地址
5. 离散分配
(1)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实现作业中页号到内存中块号的转换
2^10=1024 页面大小(页长、块长)在2^9~2^13
逻辑地址:页号+页内地址
页号=逻辑地址/页长
页内地址=逻辑地址%页长
页内地址=块内地址
物理地址=块号(根据页表寄存器获取)*块长(页长)+块内地址
(2)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由逻辑地址中的段号、段内地址与段表比较是否越界
没有越界则根据段号找到段长再把段内地址和段长(标准)比较是否越界
物理地址=段始址(内存起始址)+段内地址
(3)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逻辑地址:段号 页号 页内地址
段号与段表中的段长比较是否越界
段表始址和段号在段表中找到页表始址
用逻辑地址中的页号和页长比较是否越界
在页表中找到对应的块号
物理地址:块号 块内地址
6. 虚拟存储管理方式
虚拟存储器(VirtualMemory)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虚拟扩充、部分装入、离散分配、多次对换。此外,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不是无限大的,它主要受到地址的字长和外存容量的限制
(1) 分页虚拟存储管理
在原分页系统上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页面置换功能·
页面置换算法:
① 最佳置换算法OPT(理想化的算法)
淘汰长时间无用的页,保证最低的缺页率
访问顺序、物理块数M、更新页缺页
块满时,将块内数字离当前位置最远的数字置换。
②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淘汰最早进入内存的那个页面
③ 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
淘汰最近一段时间内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
第4章设备管理
【熟记】
1. 设备分配技术
设备分配技术主要有:独占分配、共享分配和虚拟分配。
独占分配适用于独占设备,系统效率低;
共享分配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直接存储的共享设备,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虚拟分配技术利用共享设备去实现独占设备的功能,从而使独占设备“感觉上”成为可共享的、快速的I/O设备
2. 设备独立性
设备独立性是设备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说,用户程序应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由操作系统考虑因实际设备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驱动程序等问题。
3. 设备分配:先分配设备,在分配设备控制器,最后分配通道。
4. 缓冲技术
缓冲技术是在I/O设备在与主存交换数据时使用缓冲区的技术。
引入原因:
(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提高CPU与I/O设备间的并行性
5. 中断技术
由于某些事件出现,终止现行进程执行,转去处理出现的时间,中断事件处理完后,再继续运行被终止的进程的过程。
6. 假脱机技术(SPOOLing)
是指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
实现虚拟分配最成功的技术是SPOOLing(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也称假脱机技术。
SPOOLing系统用常驻内存的进程去模拟一台外围机,用一台主机就可完成脱机技术中需用三台计算机完成的工作。
7. 存储设备
(1) 顺序存取设备:磁带
(2) 直接存取设备:磁盘
磁盘驱动的调度算法:使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最少
① 先到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 效率不高
②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 选择离磁头最近的磁道
③ 扫描算法
1) 电梯调度算法(基本扫描策略) 负荷较小适用
选择最接近磁头所在柱面的访问请求
2) N步扫描策略
3) 单向扫描策略 (中等以上负荷)
第5章文件管理
1. 从用户角度看,文件系统是用户和外存的接口。
2. 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为了减轻用户的负担并保证系统的安全。
3.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从用户观点出发所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
(1.记录式文件 2.流式文件)
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它直接关系到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1. 顺序结构 2.链接结构 3.索引结构)
4.文件的目录结构
文件目录的基本组织方式有单级目录、二级目录、树形目录。
第6章 网络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由负责传输数据的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使用及管理网络的工作站和服务器,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所组成。
2.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
是由一组松散的计算机系统,经互连网络连接而成的“单计算机系统映像”。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配置在分布式系统上的共用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实施系统整体控制,对分布在各节点上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支持对远程进程的通信协议。
4. 分布式系统的功能
(1)进程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运算;(4)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