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这样学习吗?

大学生是“高考战争”中的幸存者。

  ---------题记

三年甚至四年的抗战让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总结出了一套适应战场生存的必杀绝技----“勤奋”。依稀记得高中时期朝九晚五的生活,天还没亮就起床背书,背公式,背单词背一切能背之物,依靠着这样的“努力”和“执着”我们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并被堂而皇之的冠以“大学生”之名。仿佛步入大学后我们的前途从此一片光明。可以说是这样的“勤奋”成就了我们的大学梦,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成功”经验,我们来到大学后依旧沿袭着高中的学习方式,一来是因为有的人没有接触到新的学习方式,二来即使接触到了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敢贸然轻易尝试。但是慢慢的我们发现大学的教学模式变了,学习环境变了,变得跟高中很不一样。知识量由原来的几本书变成了现在的几十本上百本,还不包括所需查阅的资料。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也着急,如果说高中时期倾尽自身全力以“废寝忘食”之势去应付几本书还可以的话,那么现在要我们以同样的学习方式去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量即使有分身之术我们也无可奈何,毕竟我们是人,不是机器。

面对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的学生,学校也真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原则,发明了“画重点”这样一种考试策略。闻得此讯,我们真的是犹如“久旱逢甘霖”一样喜悦,这样一来,原先大学里的几十本书瞬间又变成了几本书,于是大家摩拳擦掌,准备拿出高中时练就的一身本领在大学考试中在此大显身手。于是在大学中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平日大家玩的忘乎所以,考试前重点背的滚瓜烂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白丁”到“鸿儒”的蜕变。可以说这是中国大学生创造的一个奇迹。但我不知道这样一个“伟大成就”的取得应该“归功”于学生呢还是应该“归功”于学校呢?

大学短短四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很快我们要毕业了。到了毕业季我们才恍然中接受了社会这个严酷的现实。也只有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真正的学习是从这里开始的,并且在这所“学校”里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超乎想象,朦朦胧胧中感觉以前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应对了。我想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学习“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习。

一直以来都在不停的对比自己现在的学习方法与新接触的学习方法。总结其相同与不同之处,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相同点:

①  学习应有主次之分,知识的获取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  ­学习需要反复,任何知识的深入理解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雨过无痕”是初学时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学习是一个无痕过程,如果整个过程都是无痕的过程,那走到最后我们所得到的也只能是“无痕”了。可以说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的,尤其是现阶段的系统学习时期,前期的知识会在后期的学习中得到印证和加强,而这也就是一个从“无痕”到“有痕”的转变过程。

不同点:

①  从孤立的“点”学习到结网的“面”学习。不能否认的是以前所谓的学习,还真是地地道道的“学习”。任何知识点之间几乎都是被孤立的,靠着我们强大而短暂的记忆力,在考场上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战斗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心碎了无痕”。结网学习是我们现在提了一遍又一遍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将各个知识“点”用他们已有的关系连接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都会让我们由表及里不断的加深理解。

②  从“精读”—“精读”到“粗读”—“精读”。乍一看下似乎大家更为认同前一种方式,但这显然没有考虑到认知规律。也就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高班称之为“吃饭理论”。新知识的获得需要以旧知识为铺垫,只有将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后,将新知识编入“网中”,才能让我们牢牢捕获。“精读”“细读”之分也正在于此。一本陌生的书,如果上来就“精读”,我不敢说学习的效果怎么样,但是它一定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精读”是需要建立在对全书的整体框架和内容都有所了解后才可以的,否则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精读”只会让我们感觉在翻一道道的围墙,而且越往后面看,围墙越高,最后连翻也不愿意翻了。

 

相信大家对新旧学习方式孰优孰劣都已经了然于胸,所欠缺的只是一份信心和执行力。究竟怎样打破这样一个怪圈,让自己回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去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评论 3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