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箱设计:设计标准和注意事项
尺寸标准
常见使用“U”作为单位,1U=44.45mm。
标准宽度:孔距为470毫米
二、间距
板卡至托板距离应在5mm以上,与板间隔应保持1mm。
三、工控机箱的设计材料
工控机箱的设计材料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下面对几种常见材料进行分析:
(一)不锈钢 - 次选
1. 优点: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以及耐用性好的特点。
2. 缺点:成本较高且加工难度大。
3. 适用场景:适用于像食品加工、化工行业这种需要高耐腐蚀和耐高温环境的工控机箱。
(二)铝合金 - 优先选择
1. 优点:轻便、导热性良好、耐腐蚀并且易于加工。
2. 缺点:强度相对较低,成本处于中等水平。
3. 适用场景:适合应用在需要轻便和良好散热性能的工控机箱上,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
(三)冷轧钢板 - 优先选择
1. 优点:强度高、成本低、易于焊接和加工。
2. 缺点:耐腐蚀性差且重量较重。
3. 适用场景:适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一般工业环境。
(四)塑料 - 冷门
1. 优点:成本低、重量轻、耐腐蚀且易于成型。
2. 缺点:强度低、耐高温性能差。
3. 适用场景:适用于像家用电器、轻工业这种低强度要求和耐腐蚀要求的环境。
(五)复合材料 - 成本较高
1. 优点: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耐高温。
2. 缺点:成本高、加工难度大。
3. 适用场景: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性能要求的工控机箱。
四、材料选择依据
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工控机箱使用环境、性能要求、成本预算和加工难度。一般而言,铝合金、不锈钢是较常见的选择,因为它们在性能、成本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若预算充足且对性能要求较高,可考虑使用复合材料;若预算有限且环境要求不高,冷轧钢板或塑料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工控机箱的组成部分及其设计目的
(一)箱体外壳
(二)内部框架/骨架
(二)内部框架/骨架
部分机箱内部会设有框架或骨架结构,由金属或工程塑料制成,其作用是支撑内部组件,并提供安装导轨、卡槽等,以方便安装和维护。
(三)安装导轨/卡槽
主要用于固定内部组件,像电源、主板、硬盘等,确保这些组件稳固可靠,防止震动和松动。
1U机箱的铆接通常使用M4或M3的螺钉。。
(一)1U机箱的铆接
- 1U机箱的铆接通常使用M4或M3的螺钉。
M4螺钉:较为常见,适用于大多数1U机箱的铆接需求,螺距为0.7mm,能够提供较好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 M3螺钉:在一些小型或轻量级的1U机箱中可能使用,螺距为0.5mm,适用于固定较轻的部件。
(二)2U机箱的铆接
2U机箱的铆接通常使用M4或M5的螺钉。
M4螺钉:较为常见,适用于大多数2U机箱的铆接需求,螺距为0.7mm,能够提供较好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M5螺钉:在一些需要更高强度和稳定性的2U机箱中可能使用,螺距为0.8mm,适用于固定较重的部件或需要承受更大力量的地方。
七、机箱厚度的建议与使用环境
(一)1U机箱厚度
1U机箱的厚度通常在1.2mm - 1.5mm之间,具体选择取决于机箱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
标准1U厚度:1.3mm - 1.4mm,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如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轻量级1U厚度:1.2mm - 1.3mm,适用于需要轻量化和高效率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云计算等。
高强度1U厚度:1.4mm - 1.5mm,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稳定性的应用场景,如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和军事应用等。
(二)2U机箱厚度
2U机箱厚度没有绝对标准,最佳厚度取决于服务器的具体配置和使用环境,需权衡以下方面:
1. 散热需求:这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性能CPU、GPU或大量硬盘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更厚的机箱提供更好的散热空间和气流,较薄的机箱可能导致过热,影响系统稳定性。
2. 组件兼容性:一些高性能组件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间,这就需要更厚的机箱才能容纳,例如一些高功率电源或大型风扇可能无法安装在过于薄的机箱中。
3. 结构强度:更厚的机箱通常更坚固耐用,能更好地保护内部组件。
4. 成本:更厚的机箱通常价格更高。
一般而言:
1.5mm - 2.0mm:适用于低功耗、低密度计算环境。
2.0mm - 2.5mm:适用于中等功耗和密度计算环境。
-
- 2.5mm - 3.5mm:适用于高功耗、高密度计算环境以及需要更多散热空间的配置。
- 建议:在选择机箱前,先确定服务器的具体配置(CPU、GPU、内存、硬盘数量和类型、电源功率等),并参考厂商提供的规格说明,确保机箱能满足服务器的散热和空间需求。若对散热性能要求较高,选择厚度较大的机箱更稳妥。
八、风扇相关
(一)风扇尺寸和安装方式
-
- 通常使用M4或M5的螺钉。
- 2. 安装方式:确定机箱风扇的安装方式,例如螺丝固定、卡扣式等,确保风扇与机箱兼容。
- 3. 风扇数量:根据散热需求决定风扇数量,多个风扇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但也会增加噪音和功耗。考虑使用多风扇组合,例如进风扇和出风扇搭配。
(二)风扇类型
1. 轴流风扇: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价格相对便宜,风量适中,噪音也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工控机箱。
-
- 2. 离心风扇:风量较大,但噪音也相对较大,通常用于需要更大风量的场合。
3. 风扇叶片设计:不同的叶片设计会影响风量、噪音和气流方向。例如,一些风扇采用静音叶片设计,可以降低噪音。
(三)风扇性能参数
1. 风量 (CFM):每分钟风量,单位为立方英尺每分钟。风量越大,散热能力越强。
2. 风压 (mmH2O):风扇克服阻力推动气流的能力。更高的风压能够更好地应对机箱内部复杂的散热通道。
-
- 3. 转速 (RPM):每分钟转数,转速越高,风量通常越大,但噪音也越大。
4. 噪音 (dBA):分贝值,表示风扇运行时的噪音大小。选择低噪音风扇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5. 功耗 (W):风扇运行所需的功率。选择低功耗风扇可以节约能源。
6. 寿命 (小时):风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选择寿命长的风扇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四)其他考虑因素
1. 环境温度:如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需要选择更高风量、更高风压的风扇。
-
- 2. 防尘设计: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风扇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3. 防水设计:如果工控机箱需要在潮湿环境中工作,需要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风扇。
- 4. 可靠性:选择来自信誉良好的厂商生产的风扇,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机箱前,先确定服务器的具体配置(CPU、GPU、内存、硬盘数量和类型、电源功率等),并参考厂商提供的规格说明,确保机箱能满足服务器的散热和空间需求。若对散热性能要求较高,选择厚度较大的机箱更稳妥。
风扇尺寸和安装方式:
- 需要根据机箱内部空间选择合适的尺寸。常见的尺寸包括60mm、80mm、92mm、120mm等。 尺寸越大,通常风量越大,但占用空间也越大。
- 式: 确定机箱风扇的安装方式,例如螺丝固定、卡扣式等,确保风扇与机箱兼容。
- 量: 根据散热需求决定风扇数量,多个风扇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但也会增加噪音和功耗。 考虑使用多风扇组合,例如进风扇和出风扇搭配。
风扇类型:
- 扇: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价格相对便宜,风量适中,噪音也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工控机箱。
- 扇: 风量较大,但噪音也相对较大,通常用于需要更大风量的场合。
- 片设计: 不同的叶片设计会影响风量、噪音和气流方向。 例如,一些风扇采用静音叶片设计,可以降低噪音。
风扇性能参数:
- (CFM): 每分钟风量,单位为立方英尺每分钟。风量越大,散热能力越强。
- (mmH2O): 风扇克服阻力推动气流的能力。 更高的风压能够更好地应对机箱内部复杂的散热通道。
- (RPM): 每分钟转数,转速越高,风量通常越大,但噪音也越大。
- (dBA): 分贝值,表示风扇运行时的噪音大小。 选择低噪音风扇可以改善工作环境。
- (W): 风扇运行所需的功率。 选择低功耗风扇可以节约能源。
- (小时): 风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 选择寿命长的风扇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其他考虑因素:
- 度: 如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需要选择更高风量、更高风压的风扇。
- 计: 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风扇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计: 如果工控机箱需要在潮湿环境中工作,需要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风扇。
- : 选择来自信誉良好的厂商生产的风扇,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