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12:IPv6的【升级点、地址、分类、配置】、ICMPv6、6 to 4 tunnel、双栈

CCNP12:IPv6的【升级点、地址、分类、配置】、ICMPv6、6 to 4 tunnel、双栈

一、IPv6的升级:

1、数量上的升级:

IPv6我们可以理解为对IPv4进行了升级,地址数量的增加是升级最主要的原因。但它的本质依然是3层封装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8位,228≈3.4028 × 1038(百亿亿亿亿级别)

2、其它升级点:

序号IPv6的升级点:
1IPv6全球单播只存在公有IP,没有NAT(不代表没有私有IP
2可聚合性强(IANA组织会对全球的地址进行合理分配)
3多宿主:一个物理接口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不同或相同网段的IPv6地址,(这个点上可以配置不同的IP,这些IP可以工作在不同的协议,可以通过IP快速区分这些协议)。但不同接口不能在同一网段。
4自动配置
①DHCP v6
②auto-config 路由器接口手工配置IPv6地址,然后路由器将自己地址的前缀(网络号)下放给PC,PC将自动使用EUI-64位来补充主机位。

对于主机网关和DNS解析,它们都会指向路由器的接口,此,时就需要告诉网关设备DNS服务器的位置,才可以做域名解析。
5重编址:手动修改了网关的IP,通过auto-config,下方的PC自动就会修改。
6热插拔:即插即用。
7端到端的连接——不需要NAT
8简易的报头
①没有广播机制,只有组播和单播
②没有校验和(因为2层和4层均存在校验和)
③流标签,保留QOS。
9IPv4和IPv6共存
10安全性和移动性没有明显提升。

3、IPv6的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黄颜色的部分表示没有变动的部分:Version、Source Address、Destination

红色去掉的部分注解
IHL这部分长度为固定长度,20字节,还有标记包总长的Total Length,就累赘了。
Header
Checksum
每一层校验的都是包,都是一样的,起初每层研发者都为自己添加一个校验和,当合起来之后就有些多余了。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Options
Padding
它们的意义在于IPv4跨层封装,一旦进行跨层封装,就需要这部分来进行标记,一旦取消就意味着不能跨层封装。但是IPv6有扩展头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是更换了名称的蓝色部分注解
Type of Service => Traffic Class这部分用QOS使用,流量转发优先级,在iPv6里面叫做对应表。
Total Length => Payload Length
总长度=>有效负载
也是一个意思,整个包有多大。
Time to Live => Hop Limit
生成时间 => 跳数限制
最大都是255,一样的
Protocol => Next Header
协议号 => 下一个头部号
都是一样的
新增的部分注解
Flow Label
流标签
让未来Traffic Class有更多的地方,做更多的规则,现在只是保留

二、IPv6介绍:

1、IPv6的地址:

这张图是IANA组织分配IPv6的建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位数名称注解
1-23注册位IANA分配给各个国家或组织
24-32ISP位由国家分配给各个ISP
33-48站点位ISP分配给各个企业
49-64子网位由企业网络管理员进行子网划分
65-128主机位用于分配给主机

注:但是一般企业不会分配给用户2^64个IP,会根据实际需要分配。

IPv6总共128位,使用冒分16进制标识,每16位标一段,共8段。
例如:2031:0000:130F:0000:0000:09C0:006A:130B
由于IPv6地址太长了,因此它有省略写法。

序号省略写法:省略部分:
1每一段地址前面的0可以省略2031:0000:130F:0000:0000:09C0:006A:130B
2若一段全为0,可以省略成一个02031:0000:130F:0000:0000:09C0:006A:130B
3若连续两段以上全0,可以省略为 ::
但是:若存在两个部分均全0,只能将其中一个个部分省略为 ::
2031:0000:130F:0000:0000:09C0:006A:130B
例如:2031:0:0:9C0 ::130B

当使用IPv6协议携带端口号时,需要使用中括号来区分:
http://[2031:0:130F::9C0:6A:130B]:8080/index/html

2、IPv6地址分类:

IPv6分为3类,这里只谈单播和多播。

IPv6地址分类方式注解
单播地址一对一只有单播地址能作为源地址,也可作为目标地址
多播地址一对多作为目标地址
任意播地址一到最近
(1)单播地址:
①AGUA全球可聚合 单播地址

其实就是IPv6经过合理分配后的公网地址(需要申请),全球单播传递。

目前全球已规划地址为2000:: /3 ==>0010 0000 0000 0000 ::
它的范围也就是2000::到3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这一段拿出来用
其中:
A、2001::/16这一段已经在当下的IPv6实验室使用
B、2002::/166 to 4 Tunnel 地址这个主要用作IPv4和IPv6共存。

②Link-local 本地链路地址:

Link-local本地链路地址,其实就是自动私有地址,在IPv4下当通过DHCP获取IP地址失败的时候,便会生成Link-local地址,用于同一广播域可通讯即可。

版本Link-local地址段
IPv4169.254.0.0/16
IPv6FE80::/16

Ⅰ、Link-local的产生方式1:
路由器接口上配置 ipv6 enable 命令时,该接口将自动生成Link-local地址。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enable
R1(config-if)#no shutdow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Ⅱ、Link-local产生方式2:
若在接口配置一个IPv6单播地址,必然自动生成Link-local地址。一个接口只能存在一个Link-local地址。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v6 add 2001::1/64
R2(config-if)#no shutdown

网络位FE80::/64,后64位使用EUI-64补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Ⅲ、EUI-64补充主机位:
Link-local 地址的网络位固定位FE80::/64,主机位使用本地以太网接口的MAC地址来生成Link-local地址主机位。对于没有MAC地址的串行链路,将循环借用本设备上以太网接口的MAC。

步骤主机位生成方法步骤如下:
A在MAC的前24位和后24位之间强行插入FFFE
BU位转换:将合成后的地址,从左往右第7位自反,0为1,1为0。

Ⅳ、Link-local的作用:
A、常常作为动态路由协议生成的路由条目中的下一跳地址。因为IPv6存在多宿主的概念,该地址最稳定。
B、在同一广播域内可以通讯使用:由于本地多接口可能使用相同MAC转换,故在使用Link-local地址访问对端时,需要定义出接口。

③site-local 本地站点地址(IPv6的私有地址):

这个就是私有地址,但是IPv6不叫私有地址,而是叫做站点地址。这个地址用于不在公网出现,而是在局域网出现所配置。

站点地址FFC0::/10
④未指定地址(::):

未指定地址,就是全0,它的写法是 ::
Ⅰ、所有:代表缺省路由。
Ⅱ、没有:在DHCP时作为无效地址(没有地址)

⑤环回地址(::1):

IPv6里面的环回地址:::1,win7-win10都支持双栈的,电脑里面可以检测自己的环回。

⑥IPv4兼容性地址:

之前我们说过2002::/166 to 4 Tunnel 地址
这个主要用作IPv4和IPv6共存。

只要拥有一个IPv4的公网地址,就会拥有一段IPv6的兼容地址。

假设IPv4地址为:222.51.230.5,则:

十进制222512305
十六进制DE29985

那么222.51.230.5的IPv4兼容性地址为2002:DE29:9805::/48

例:192.168.1.1 ==> 2002:c0a8:0101::/48

(2)多播地址:
①组播的IP地址:

FF00::/8 所有组播地址

IPv6多播地址IPv4多播地址传播范围
FF02::1224.0.0.1全网所有路由器和PC
FF02::2224.0.0.2全网所有路由器
FF02::9224.0.0.9RIPNG

在IPv6中,每一个IPv6的单播地址默认就在一个组内,组播的IP地址构成是FF02::1:FF + 24位(IPv6单播地址的后24位)
比如说刚才那个IP地址:2031:0000:130F:0000:0000:09C0:006A:130B
这个单播地址所在的组即就是:FF02::1:FF6A:130B

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用于NTP协议,获取对端MAC地址(这个我一会儿再说)

②组播的MAC地址:

我们拥有2120个组播IP,却只有248个MAC。
组播的MAC地址=33.33(16进制)+ 32位(IPv6组播地址的后32位)
例如之前的那个组播IP地址:
FF02::1:FF6A:130B
它的MAC地址就是:
33.33.FF.6A.13.0B

我们可以算一下,前24位中,33.33为固定值,FF为可变动的,因此总共有28个OUI,而一个OUI拥有224个MAC,那么:
组播的MAC数量 = 28 × 224 = 232
相比较IPv4下的半个OUI,数量还是很可以的。

我们知道组播IP总共拥有2120个,组播MAC为232个,因此:一个MAC对应288个IP

三、ICMPv6——Internet控制管理协议:

先回顾一下ICMPv4版:
ICMP协议在v4下,主要就是ping,除此之外还有ICMP重定向。它的功能比较弱学习难度也不大,它是一个跨层封装协议。协议号为1

在ICMPv6中,它的作用和功能将远远超过ICMPv4,ICMPv6集成了大量的子协议通过包不同的类型号,区分IPv6的包,实现各种小协议。

这里我讲一下关于ICMPv6最重要的3个小协议:
PMTU、NDP、前缀报告

1、PMTU——路径MTU发现协议:

我们知道在IPv4中,如果包在传输的时候,路径上的MTU如果不同,会导致路由器拆包,却无法合包。拆包后,要为每个拆掉的部分加上新的报头,如果再遇到了MTU值小的路径,还需要继续拆包,这样就会增加路由器的负担。

在IPv6中,ICMPv6中的这个PMTU子协议,它会发出 ICMP error 包来获取整段路径上每段MTU值,之后再传递的时候按照最小MTU值进行传递。

这样就不会导致包在每次传输的时候由于MTU的限制,导致被拆,越拆越多的现象。

PMTU默认开启

2、NTP——邻居发现协议:(135、136)

我们先回顾一下ARP,ARP很重要,在以太网环境下,如果取消ARP,就获取不到目标MAC、获取不到下一跳MAC、获取不到网关MAC,就没有办法传输数据。

NTP邻居发现协议,NTP用于取代ARP协议。

PMTU、NTP都属于ICMP,它们的区分靠的是发包:PMTU发的是ICMP的错位包,容错包。而NTP发的是ICMP的包,它会带着不同的类型号135、136或是其它的。

由于IPv6没有广播,因此它要获取MAC就不能向IPv4一样了。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假设PC1和PC2通讯模拟AARP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②步发出的NDP请求包,简称NS包,相当于ARP的请求。
第③步B的回应的包简称NA,相当于ARP应答。
ICMPv6中的NDP除了取代AARP外,其它的ARP协议也可被NDP取代,原理一致,这里不在讲解。

3、前缀通告:auto-config(134、133)

注:前缀通告仅在以太网环境种存在
这种自动配置功能是IPv6下独有的一种自动获取地址的方式。路由器周期(200s)向下发送IPv6的地址前缀(网络号)给设备,设备拿到前缀之后,在基于MAC EUI-64生成主机位。这样子下方的电脑可以在路由器没有配置DHCP池塘时获取到了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功能这样实现,首先在R1连着需要获取IPv6地址的接口上配置一个IP地址,之后R1在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功能,那么所有的接口便都拥有了下放IPv6地址的能力。之后如果是PC就直接获取,对于路由器需要开启IPv6自动获取功能。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1/64
//R1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功能,
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2开启IPv6地址自动获取,该功能开启后,设备上的auto-config被激活,同时可以收发IPv6路由协议信息,且可以为IPv6的流量进行路由。
R2(config-if)ipv6 address autoconfig

只要在路由器上开启了IPv6的单播路由功能,那么该路由器将向所有存在IPv6地址的以太网接口周期发送其地址的前缀。

注意:在配置动、静态IPv6路由协议时,均需要开启单播路由功能,开启后也将导致该路由器会向所有的以太网接口发送前缀,若管理员不想让该接口发送IPv6地址的前缀,那么可以在该接口进行以下配置:

R1(config)#int s0/1
//IPv6 ND 抑制RA,RA就是ICMP type 134
R1(config-if)#ipv6 nd suppress-ra

四、配置:

1、接口配置IPv6单播地址:

(1)Link-local: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enable
R1(config-if)#no shutdown

手工或自动配置一个IPv6的AGUA,均会生成一个Link-local地址,但是无论配置多少个AGUA地址,也只能产生一个Link-local地址。
(2)配置接口IPv6的AGUA地址:
①手动配置IPv6的单播地址:
方法一:

R1(config)#int s0/0
//3表示有主机位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3/64
R1(config-if)#no shutdown

方法二:
下面是配置IPv6时给了个网络号,却没有给主机位。eui-64的意思就是用MAC生成(48位MAC中间强项插入fffe组成64位,之后重做往右第7位取反)

R1(config)#int lo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3::/64 eui-64

切记:IPv6协议存在多宿主特征:可以在一个接口上同时配置多个相同或不同网段的地址,但同一路由器上不同的接口不能配置相同的IP网段。

当同一网段配置在一台路由器的不同接口,那么当要到这个网段的时候怎么去?路由是没法到的。
②自动获取IPv6地址:
方法一:auto-config
使用auto-config,这个由于我上面 auto-config 提到过,这里不再累赘,直接Ctrl+C然后Ctrl+V,一笔带过。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1/64
//R1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功能,
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R2开启IPv6地址自动获取,该功能开启后,设备上的auto-config被激活,同时可以收发IPv6路由协议信息,且可以为IPv6的流量进行路由。
R2(config-if)ipv6 address autoconfig

R1(config)#int s0/1
//IPv6 ND 抑制RA,RA就是ICMP type 134
R1(config-if)#ipv6 nd suppress-ra

方法二:DHCPv6
有关DHCPv6这里不再讲解,详情可以参考这篇博客:DHCPv6基础。对于配置上案例:
服务端首要配置:

//开启IPv6单播路由功能
R1(config)#ipv6 multicast-routing 
//在e0/0口上配置IPv6地址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7/64
R1(config-if)#no shutdown

服务端创建DHCPv6

//创建地址池下发的IPv6的前缀2001:1234/64和前缀长度64,并命名这个规则是A
R1(config)#ipv6 local pool A 2001:1234::/64 64

//创建DHCPv6地址池塘,并取名为chitang
R1(config)#ipv6 dhcp pool chitang
//配置DHCPv6地址池,下发前缀使用之前定义的A前缀
R1(config-dhcpv6)#prefix-delegation pool A
//在接口e0/0口上,配置DHCPv6 Server端,然后管理chitang这个地址池。
R1(config-dhcpv6)#int s0/0
R1(config-if)#ipv6 dhcp server chitang

客户端配置:

R2(config)#ipv6 multicast-routing 
//配置e0/0接口IPv6地址获取方式,采用自动方式配置。
R2(config)#int e0/0
R2(config-if)#ipv6 address autoconfig default 
R2(config-if)#ipv6 enable 
//配置该接口为DHCPv6中的客户端,承接DHCPv6服务器的chitang这个地址池
R2(config-if)#ipv6 dhcp client pd chitang
R2(config-if)#no shutdown

结果检查:
当DHCPv6服务器配置下发IPv6前缀,会自动产生一条到达自己分配网段的静态路由。

2、IPv6的ACL:

IPv6的ACL可以配置N张表,但一台设备上一个需求点只能调用一张表。
匹配规则:从上往下逐一匹配,若上条匹配就按上条执行,不再查看下条,开头会隐含。末尾隐含拒绝所有。但是IPv6的ACL只有扩展列表,写法只有命名写法。因此在使用扩展列表时,位置尽量靠近源,但不能在源上。
但是开头会隐含下面这两条ACL:

//ICMPv6中的NDP协议,NA => 136(相当于ARP请求)
R2(config-ipv6-acl)#permit icmp any any nd-na 
//ICMPv6中的NDP协议,NS => 135(相当于ARP请求)
R2(config-ipv6-acl)#permit icmp any any nd-ns 

末尾隐含的是:

R2(config-ipv6-acl)#deny ipv6 any any

为了更好的说明ACL,我这里使用下面这张图,它们的IP如图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开始写策略AC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1)制定名叫A的ACL扩展列表

R2(config)#ipv6 access-list A 

(2)禁止 R1 telnet R2:

R2(config-ipv6-acl)#deny tcp host 1::1 host 2::2 eq 23

(3)拒绝一段地址到另一地址的所有通信

//在IPv6中不使用反掩码,直接使用掩码。
R2(config-ipv6-acl)#deny ipv6 1::/64 2::/64

(4)拒绝一个主机访问另一个主机:

R2(config-ipv6-acl)#deny ipv6 host 12::1 host 12::2

(5)最后,末尾加上允许所有:

R2(config-ipv6-acl)#permit ipv6 any any

(6)接下来进行调用

R2(config)#int s0/0
R2(config-if)#ipv6 traffic-filter A in

我们先进测试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出现上面这种情况,就说明被挡了。

3、IPv6的单播路由协议:

IPv6的单播路由协议:在使用路由协议前需要开启IPv6的单播路由功能,否则该设备只能应答,或者请求,不具备中转的能力。

R2(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1)IPv6静态路由协议:

①普通静态路由:
在MA网路建议下一跳,点到点网络建议出接口写法。

//去往目标网络号,出接口或下一跳
R1(config)#ipv6 route 2::/64    serial 1/1
R1(config)#ipv6 route 2::/64    12::2 

②浮动静态路由:

R1(config)#ipv6 route 3::/64 12::2 ?
  <1-254>  Administrative distance
  <cr>

③接口汇总:
假设R1有两个环回,俩环回汇总之后的地址为1::63

R2(config)#ipv6 route 1::63 12::1

④空接口防环路由:

//在更新源路由器上,空接口指向汇总地址。
R1(config)#ipv6 route 2::/63 null 0

⑤缺省路由:

R2(config)#ipv6 route ::/0 12::1

注:带源ping 时,只能使用接口;或者使用扩展追踪。

R3#ping 2::2 source loopback 0

注:由于IPV6存在多宿主,使用接口为源时,默认使用第一地址来访问,建议扩展追踪。

R3#traceroute 
Protocol [ip]: ipv6
Target IPv6 address: 2::2
Source address: 3::3
(2)RIPNG配置:

①RIPNG的启动:
RIPNG使用同RIPv2一样的算法,组播更新地址。组播更新地址FF02::9 端口为UDP521。

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启动进程RIP,进程名叫a,进程号仅具有本地意义。
R1(config)#ipv6 router rip a
//在IPv6下,需要到所有接口上进行配置。
R1(config)#int lo0
R1(config-if)#ipv6 rip a enable 

注:在RIPNG中,起点也算一跳。因此原来16跳表示不可达,现在变成了17跳。

更新时间30s,失效时间180s,抑制时间120s,没有刷新计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接口汇总:
手工汇总:在更新源路由器上所有更新发出的接口上进行配置。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rip a summary-address 1::/63

③缺省路由:
缺省路由:在边界路由器上所有同内网相连的接口上配置,使其向内网所有邻居发出一条缺省信息。

R1(config)#int s0/0
R1(config-if)#ipv6 rip a default-information ?
//only将发出缺省路由,同时它自身的一些明细路由不会转发
  only       Advertise only the default route
//选择originate 缺省和与R3相关的明细均发出。
  originate  Originate the default route
(3)OSPFv3 配置:

在原有OSPFv2的基础上,OSPFv3使用的IP为IPv6,它使用新的LSA来专门携带V6的信息,区域规则、SPF算法同IPv4下完全一致。
①启动OSPFv3:

R1(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 
//启动时需要配置进程号
R1(config)#ipv6 router ospf 1  
//RID依然使用IPV4地址,规则同OSPF V2一致
R1(config-rtr)#router-id 1.1.1.1
//进接口宣告 
R1(config)#int lo0
R1(config-if)#ipv6 ospf 1 area 0

②缺省路由配置:
缺省路由配置:在边界路由上配置。

R3(config)#ipv6 router ospf 1
R3(config-rt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      
  //强制发出
  always       Always advertise default route       
  //修改起始度量 
  metric       OSPF default metric                  
  //修改度量类型,默认2
  metric-type  OSPF metric type for default routes   
  //关联route-map
  route-map    Route-map reference                 
  <cr>
(4)BGPv4+:

BGPv4+用家族模式专门传输IPv6的路由。BGPv4和BGPv4+在IPv6和IPv4操作之间是完全一样的。它只是升级版,增加了一个家族模式而已,所以它的配置、选路规则、属性都不变,BGPv4+都是兼容的。

要使用BGPv4+建立V6的邻居关系,首先需要建立V4的邻居关系,之后使用家族模式来配置IPv6的信息,原理为在原有BGPv4的协议中开发的扩展配置模式。

R2(config)#router bgp 2 
R2(config-router)#bgp router-id 2.2.2.2
R2(config-router)#neighbor 3::3 remote-as 3
R2(config-router)#neighbor 3::3 update-source loopback 0                   
R2(config-router)#neighbor 3::3 ebgp-multihop

查看邻居关系的两条配置:

//查看IPv4下的BGP的邻居关系
R1# show ip bgp summary
//查看IPv6下的BGP邻居关系
R1# show bgp ipv6 summary

注意:关于IPv6 建邻以后所有配置 必须全部在家族模式中进行。这里的IPv4和IPv6下的配置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唯独就是家族模式中配置,这点非常重要。

//进入IPV6家族模式
R1(config-router)#address-family ipv6  
//和该邻居建立IPV6的邻居关系
R1(config-router-af)#neighbor 3::3 activate   

五、IPv4 与 IPv6 共存: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IPv4和IPv6可以共存,但是却没法兼容(不可能一个PC发一个使用了两种版本组合出来的包)。

这里讲的比较重要,基本上也讲出了,我们将如何过渡这个时代的。

1、普通tunnel:

当出现了小范围的IPv6地址时,两块覆盖IPv6的区域之间通信可以使用 tunnel,将 tunnel 配置为IPv6版本。通过IPv4的公网,进行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1(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该tunnel接口必须工作于V6环境
R1(config-if)#ipv6 address 10::1/64  
R1(config-if)#tunnel source 12.1.1.1 
R1(config-if)#tunnel destination 23.1.1.2  
//必须修改模式为ipv6ip,在IPv6报头前加一个IPv4报头
R1(config-if)#tunnel mode ipv6ip   

普通的 tunnel 需要基于所有IPv6网络配置一条隧道,且均需再配置一条静态路由,用来将流量引入隧道口。

2、6 to 4 tunnel:

假设上面是两个实验室的通信,那么当IPv6的实验室越来越多,它们的配置量、管理将会越来越麻烦。

6to4 tunnel 不需要任何的官方组织介入,可以自己配置。它仅需要配置一条隧道,一条静态即可访问所有的IPv6网络。

具体是:将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转换为IPv4兼容性地址,然后将该地址应用到内网。接着再配置一条到兼容性地址的静态路由,通过隧道传递。传输数据时,一旦路由到达隧道口,隧道将根据目标IPv6地址计算对应的IPv4地址。

通俗的讲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的优点是:
①不需要指定Tunnel的目标。
②仅需要配置一条静态路由即可。

上面说到的兼容性地址,是将IPv4地址转换为IPv6地址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然后转换后的IPv6地址以2002开头。注意,该地址在使用时,一般将其划分为64位。

接下来我们按照上图来说配置:
这里只以一端为例进行配置,另一端配置和这个一致,这里省略。
(1)首先为隧道接口配置转换后的IPv6地址,有4种方法,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R1(config)#int tunnel 10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2:c01:101::1/64
R1(config-if)#exit

//使用一个6TO4地址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2:c01:101:1::1/64  
//使用6to4地址
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2:c01:101:2::/64 eui-64  
//相当于不配地址
R1(config-if)#ipv6 enable   
//借内网某个IPv6接口的地址
R1(config-if)#ipv6 unnumbered loopback 0  

(2)定义源接口,并标记模式:

//定义IPV6源地址所在接口
R1(config-if)#tunnel source s1/1 (或者12.1.1.1)   
//模式标记
R1(config-if)#tunnel mode ipv6ip 6to4   

(3)配置静态路由:

R1(config)#ipv6 route 2002::/16 tunnel 10

到这里6 to 4 Tunnel 就配置好了。

3、双栈:

当IPv6地址的区域越来越多时,此时国家或组织就会出来介入,合并接近的v6区域,之后其它v6区域再通过 6 to 4 Tunnel和大的v6区域进行通信。

那么之后怎么让用户加入V6 网络,这个就很重要,此时就需要靠双栈

双栈:一台设备同时l连接IPv4和IPv6网络,若目标IP为v6地址使用v6的源IP,通过V6的路由表传递,V4同理。

配置就正常配置,一个接口配置一个IPv4地址,一个接口配置IPv6地址就OK了。

  • 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