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钉”这个现象和网易小姐姐聊了会天

前言

前两天,和一个快半年没有联系,目前在网易的朋友聊了快半个多小时。这位朋友和我同一届,是前年 2018 年秋招进入网易的。我俩都对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钉” 深有感触,然后就这个话题扯了半天。

于是乎,今天就想写篇文章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留作记录,期待我三年后再回来看看。

下面开始正文。

实际情况

你不得不承认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钉” 这句话这两年以一个很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面前。

下图是我自定义搜索时间范围后,搜索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钉” 这句话得到的结果。就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到讨论这个话题的人越来也多,并且,基本都集中在了程序员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句话实际上有点讽刺和调侃的意思,描述的意思是说:面试过程的问题非常非常难,就像造火箭一样。实际,入职之后才发现自己干的不过是最基本的 crud 的工作,就像工地上拧螺丝的人一样。

找过工作的小伙伴都会有过这样的感受:就单纯一个大厂校招,你就会感觉面试的时候你什么都得会。重视基础的大厂(如字节),会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算法上面问到你怀疑人生。重视实战的大厂(如阿里),会在高并发、数据库调优、线上问题检查等领域问到你招架不住为止。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像我自己当时为了准备面试,从大三就开始各种总结知识点,刷各种面试题了。为了能够系统性地展示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我想到了通过 Github 开源出来。于是乎,就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 JavaGuide。

说点题外话:如果大家准备涉及 Java 的面试的话,你可以十分放心地将 JavaGuide 作为自己的首选参考资料。从维护频率以及质量上都是同类仓库中最好的(哈哈哈,就有点过于自信,不过也是基于实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我觉得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 :面试一个程序员岗位和你一起竞争的人太多了。

因为,这几年程序员行业的平均工资确实是翘楚啊!学机械的、学信息工程的,甚至是学文科的,都有很多很多人转行编程。

大家都涌来当程序员,带来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会加速程序员这个行业的内卷化。 (不过,目前已经比较内卷了。就真的建议大家不要做“奋斗逼”好吧,尽量按时下班!)

我也认同程序员肯定是未来不可或缺的工种,但是平均工资一定会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入场而降低。但是,牛逼的程序员照样年薪百万,任何时候都缺少牛逼的程序员。

前几天,听一个 HR 朋友说,他们公布了一个 Java 后端开发岗位,不到一天时间就收到了不下 200 份简历。他们从这 200 份简历中筛选了 30 份来面试,然后再从这 30 人中筛选出 2 个自己满意的(如果没有不满意的人选话,一个都不要)。

在众多求职者争抢一个岗位的时候,面试官为了能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那个人,一定会提高面试难度,提高筛选标准。 这个是必然的结果!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钉” 还有一个原因是 面试团队想要搞清楚你的能力上限。 他们想要知道你的能力究竟如何,如果你的能力远远超过对应岗位要求的话,他们会觉得说你在对应岗位上会做的更好!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开源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工作任务真的就只是会用框架就行了)、公司发展的需要。这里就不多谈了!

最后

这两年“内卷”、“35 岁”,“青春饭”这些词在程序员领域扩散开来,很多人都比较急躁、焦虑。以下是我在知乎搜索“程序员”得到的搜索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其焦虑不如思考如何提高自己,不必要非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程序领域,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你天天上班划水摸鱼,不及时更新自己技术,公司不辞退你留着干啥?

大道理大家都懂,也不爱听。

最后,分享两句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