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常见术语
- 数据载荷:最终想要传递的信息。
- 报文: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数据包)。
- 头部:在数据载荷的前面添加的信息段。
- 尾部:在数据载荷的后面添加的信息段。
- 封装:对数据载荷添加头部和尾部,形成新的报文的过程。
- 解封装:去掉报文的头部和尾部,获取数据载荷的过程。
- 网关:提供协议转换、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等功能的网络设备。
- 路由器:为报文选择传递路径的网络设备。
- 终端设备:数据通信系统的端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者或接收者。
二、常见网络设备
-
交换机:距离终端用户最近的设备,用于终端用户接入网络、对数据帧进行交换等。
终端设备(PC、服务器等)的网络接入 二层交换(Layer 2 Switching)
-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因特网中进行数据报文转发。路由器根据所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的地,路径中最后的路由器负责将报文送至目的主机。
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 隔离广播域 维护路由表(Routing Table)、运行路由协议 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 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 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
-
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它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
隔离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 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 用户身份认证 实现远程接入功能 实现数据加密及虚拟专用网业务 执行网络地址转换 其他安全功能
-
无线设备
无线控制器AC:管理AP 无线接入点AP:瘦AP与胖AP
三、网络类型
-
局域网(LAN)
典型的局域网有:一家公司的办公网络,一个网吧的网络,一个家庭网络等。
-
城域网(MAN)
典型的城域网有:宽带城域网、教育城域网、市级或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等。
-
广域网(WAN)
典型的广域网有:Internet(因特网)。
四、网络拓扑(按照网络的拓扑形态来划分)
- 星型网络
- 总线型网络
- 环形网络、树形网络
- 全网状网络与部分网状网络。
五、网络参考模型
因为OSI协议栈比较复杂,且TCP和IP两大协议在业界被广泛使用,所以TCP/IP参考模型成为了互联网的主流参考模型。
标准的TCP/IP为四层,现在常说的TCP/IP一般指的是对等模型(五层)。
-
OSI参考模型(理论上的模型)
应用层(七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表示层(六层):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确保一个系统生成的应用层数据能够被 另外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识别和理解。 会话层(五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四层):建立、维护和取消一次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过程。控制传输节奏的快慢,调整数据的排序等等。 网络层(三层):定义逻辑地址;实现数据从源到目的地的转发。 链路层(二层):将分组数据封装成帧;在数据链路上实现数据的点到点、或点到多点方式的直接通信;差错检测。 物理层(一层):在媒介上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
-
TCP/IP参考模型(重点)
应用层(高层):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会指定使用相应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传输层所使用的端口等。 ※ 应用层的PDU被称为Data(数据)。 传输层(四层):传输层协议接收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Port to Port)的连接。 ※ 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 ※ 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 ※ UDP:一种简单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由IETF的RFC 768定义。 网络层(三层):网络层经常被称为IP层。但网络层协议并不只是IP协议,还包括ICMP(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协议、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协议等。 ※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 Internet Protocol本身是一个协议文件的名称,该协议文件的内容非常少,主要是定义并阐述了IP报文的格式。 ※ 经常被提及的IP,一般不是特指Internet Protocol这个协议文件本身,而是泛指直接或间接与IP协议相关的任何内容。 ※ IP协议的作用是为网络层的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转发。 ※ IP协议的版本有IPv4与IPv6。 ※ 网络层的PDU被称为Packet(包) 数据链路层(二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可以向网络层的IP、IPv6等协议提供服务。 ※ 数据链路层的PDU被称为Frame(帧) ※ 以太网(Ethernet)是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一层):数据到达物理层之后,物理层会根据物理介质的不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电信号或者是电磁波信号。 ※ 物理层的PDU称为比特流(Bitstream)。
六、数据表典型封装结构
- 应用层(高层):DATA数据
- 传输层(四层):TCP、UDP端口
- 网络层(三层):IP地址
- 数据链路层(二层):MAC地址
七、数据通信过程
-
发送方数据封装:从高层向低层逐步封装,每层封装自己的头部,最终转换为二进制位由物理层通过传输介质传输。
在链路层封装时,会加入尾部FCS数据校验。
-
中间网络数据传输:封装好的完整数据,将会在网络中被传递;经过二层交换机时,数据会被拆到链路层;经过三层设备时,数据会被拆到网络层;直到送达对端。
交换机一般都是透明设备,也就是说数据经过后不会改变.
-
接收方数据解封装:数据到达目的地后,会从底层向高层逐步解封装各层头部,最终得到应用层Data。
解封装后的数据会通过端口号送达目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