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树总结(经典区间第k小问题)(主席树,线段树)

接着上一篇总结——可持久化线段树来整理吧。点击进入
这两种数据结构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构是很相似的,但维护的主要内容并不相同,主席树的离散化、前缀和等思想也要更难理解一些。

闲话

话说刚学习主席树的时候百度了一下,看到了“主席树”这一名字的由来——

线段树竟然是被一个黄嘉泰的大佬因不会划分树来代替的,,,,,因缩写是HJT取名为主席树= =!orz

我的内心瞬间感到了不安。。。。。。(看我的名字,就在右边)
能跟神犇有相同的缩写是何等荣幸!看来这个主席树我得好好学了。
那么接下来进入正题。

主席树

直接从最经典的应用——区间第\(k\)小问题开始吧。ZSY巨佬对这一问题的思路挺清晰的,本蒟蒻在这里也参考一下。%ZSY%请点这里

1. 静态区间第k小问题

洛谷题目传送门
即给出一个序列,每次询问求给定区间\([l,r]\)内第\(k\)小的值

思路分析

先不考虑每一个区间的情况,从最简单的查询整个区间\([1,r]\)的情况开始。
对数据离散化后,用一个线段树来维护,每个节点维护对应离散化后值区间的数的总个数\(size\)。自上至下进行询问操作时,判断当前点左子树的\(size\)与要查询的排名\(k\)的大小关系。如果小于等于,就到左子树中找,\(k\)不变。否则到右子树中找排名\(k-size\)的值。这与平衡树(Splay,Treap)等查询给定排名数的方法是基本一样的。
那对于所有可能的区间,又该怎样维护呢?我们其实只要\(N\)个线段树就好了,第\(i\)个线段树维护\([1,i]\)的情况。这里我们利用了前缀和的性质。查询\([l,r]\)就等于查询\([1,r]\)减去\([1,l-1]\)的对应的\(size\)没错吧。因为线段树是完全二叉树,具有结构稳定的性质,所以\(N\)个线段树长得是一样的,对应区间相减是可行的。
然而暴力开\(N\)个空间保准炸掉。这时候我们回头看看可持久化线段树是怎么做的。没错,从\([1,i-1]\)\([1,i]\)也只变了一个值!于是同样只要新开\(log\)个节点,保存\(root_i\)\(i\)对应叶子节点的路径就OK了。
拿洛谷题目里的样例来几张图吧,好理解些。
首先是离散化后的序列。
1309909-20180117194204240-714306710.png

我们一开始要建一棵空线段树,除了有个结构,所有的\(size\)均为\(0\)。然后一个一个的添加线段树。加入\([1,1]\)的线段树后会是这样:
1309909-20180117194009396-744425697.png
再加入\([1,2]\)
1309909-20180117194033053-172157202.png

后面的手推一下吧。。。。。。
至此,\(N\)棵树就建好了,并且只用了\(N \log N\)的空间。
查询的时候存两个点,一开始为\(root_r\)\(root_{l-1}\),两个\(size\)的差与\(k\)来比大小,两个点要同时往左/右跳。
更多细节就看代码吧。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R register int
const int N=200009,M=5000009;
int P,a[N],b[N],rt[N],lc[M],rc[M],s[M];
#define G c=getchar()
inline void in(R&z)
{
    register bool f=0;
    register char G;
    while(c<'-')G;
    if(c=='-')f=1,G;
    z=c&15;G;
    while(c>'-')z=(z<<3)+(z<<1)+(c&15),G;
    if(f)z=-z;
}//快读
void build(R&t,R l,R r)
{
    t=++P;
    if(l!=r)
    {
        R m=(l+r)>>1;
        build(lc[t],l,m);
        build(rc[t],m+1,r);
    }
}//线段树操作,建一个空线段树
inline void insert(R*t,R u,R l,R r,R v)
{
    while(l!=r)
    {
        s[*t=++P]=s[u]+1;//注意这里要+1
        R m=(l+r)>>1;
        if(v<=m)r=m,rc[*t]=rc[u],t=&lc[*t],u=lc[u];
        else  l=m+1,lc[*t]=lc[u],t=&rc[*t],u=rc[u];
    }
    s[*t=++P]=s[u]+1;
}//插入操作在可持久化线段树总结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inline int ask(R t,R u,R l,R r,R k)
{
    while(l!=r)
    {
        R m=(l+r)>>1,v=s[lc[u]]-s[lc[t]];//作差
        if(k<=v)r=m,t=lc[t],u=lc[u];//两个点一起跳
        else  l=m+1,t=rc[t],u=rc[u],k-=v;
    }
    return b[l];
}
int main()
{
    R n,m,i,l,r,sz;
    in(n);in(m);
    for(i=1;i<=n;++i)
        in(a[i]),b[i]=a[i];
    sort(b+1,b+n+1);
    sz=unique(b+1,b+n+1)-b-1;//离散化,排序去重
    build(rt[0],1,sz);
    for(i=1;i<=n;++i)
        insert(&rt[i],rt[i-1],1,sz,lower_bound(b+1,b+sz+1,a[i])-b);//直接用STL的二分找对应值了
    while(m--)
    {
        in(l);in(r);in(i);
        printf("%d\n",ask(rt[l-1],rt[r],1,sz,i));
    }
    return 0;
}

2. 动态区间第k小问题

洛谷题目传送门
就是比上面那题多了个修改。。。。。。
改为树状数组维护前缀和,使修改复杂度降低。
详细题解在此

3.树上路径第k小问题

洛谷题目传送门
只维护树根节点(随便设)到每个节点的前缀和,查询时\(size[root,u]+size[root,v]-size[root,lca(u,v)]-size[root,father(lca[u,v))]\)即为\(u->v\)路径的\(size\)
于是用倍增求LCA。
详细题解在此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lashhu/p/830177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