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远古的公司之旅

在这个行业工作的第三家公司,给我唯一感受就是它的基因来自远古。

1、加入原因

由于之前的工作经历,基本都是定制化驻场的项目,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排除掉了所有的外包和驻场的工作计划。而这家公司的介绍是自研的产品,当时还不熟悉一些的公司套话,就懵懂地进入了。

2、工作经历

先是在一条产品线上工作了半年,算是非常轻松。到了后面,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在写研究某某技术。工作的转机来自半年后,公司召集了几乎全部的人力投入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封闭开发另一条业务线的拳头产品productS,用研发出的系统去消化积攒的20多个项目。而我也在封闭结束后,被调到该业务线,接触到了公司的核心业务。
刚开始的半年工作经历,做的也是定制化业务,不过因为有完善的产品-研发-测试的研发周期,需求都能在周期内正常完成,即便有延期,也能被客户理解,大家工作氛围也是比较轻松惬意。
后面的工作经历,就不尽如人意了。基本都是项目延期,加班是家常便饭,时不时都能听到某某项目又被客户发律师函了。后面的内容也是围绕这段经历来展开。

3、公司层面

老板是销售出身,有过多家公司的管理经验,又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所以在管理方面看的比较重,虽然公司的业务是金融行业,但公司的经营理念却是:公司的天花板是管理能力。
公司战略,从刚开始的押宝某一条产品线,到后面押宝另一条产品线,就是没有挣到钱。依靠上市总公司的招牌和资源,却没有蜕变出该有的模样。
管理风格偏国企,也就是照搬总部的管理制度,然后修改部分不合适的制度。领导说一不二,员工基本都是遵守决定,有时候都不知道什么事该找谁签字。每季度都有专门的绩效考核,由员工填写,最后由领导拍脑袋。考勤比较严格,迟到会扣工资,会有专门的人员每天记录考勤以及不在座位的情况。在男女方面,虽然没有明面禁止办公司恋爱,但是老板会找员工谈心。电脑装有监控软件,有过翻阅员工微信聊天记录的历史。
比较好的一点是公司每逢过节和员工生日时,会送礼物和京东卡,在这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

4、核心产品productS的故事

刚开始压低报价接了二十多个项目,企图用一个月时间开发出一套通用版的产品,来实现每个项目只需要简单的配置和适配就可以完成上线,最终建立行业标准转型云服务商。但坚持了两年多的努力,积攒的项目有了三四十个,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伴随的一直是客户的警告和延期律师函。
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产品在技术上使用的是流行的微服务,在业务适配上可以适配客户的多种业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卖点和竞争力的。
一个产品一百来号人持续投入两年多的时间,反而亏损了几千万。从商业角度而言,它是非常失败的。它为什么被看作是失败的,从软件研发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阐述:
1、没有标准的研发流程。产品不写需求文档,只是简单过滤现场实施人员的描述,研发得到的信息失真,测试人员也没有办法编写准确的测试用例。一直以来系统一上线就是报错,阻塞业务流程。
2、中台划分导致职责不明确。系统分为了几个中台,每个中台之间互相独立,中间的边缘业务就互相推诿。领导也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一个会议,大家关在一个会议室,等到有一方受不了妥协。
3、需求的不合理安排。一个完整的全流程业务,在这里是各个中台同时并行开发,且完成时间一致。导致开发的功能都没有自测过就直接拿去上到生产环境。
4、研发水平低下。一个可以用for循环去操作批量数据,页面超时就扩大超时响应时间的团队,敢拿着没有自测过的代码直接上生成环境。开发了两年多,项目启动由三分钟到十分钟,连代码都不知道是哪个项目的需求。每逢遇到产品适配不了的项目需求,就拉出一个产品分支独立支持。

5、核心产品productS的人员变动

阶段一,公司挖来了一个行业龙头公司的事业群副经理Y哥,他让公司下定决心打造一款核心产品productS,帮助公司实现上市梦想。由他主导产品化的时间里,人员被分为产品、实施、研发三类角色。在他的生涯里,从刚开始的40多人,再到中期的100多人,再到后期的70多人。研发的人员变动,主要是是刚开始新招了十来个,然后又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人员,后面就是人员的自然流失。产品的人员变动基本没有,实施的人员变动就比较大,从刚开始由测试转实施的十几个人,后面又新招了几十个人。
阶段二,Y哥主导了一年多,在他的任期内,公司项目迟迟无法交付到客户,也没有办法收到回款。所以老板又新招了一位技术专家,由他来主导整个产品研发,在他的任期内,补充了测试人员,实施人员被大量精简,公司另一条业务线人员也并入团队中,在后期新建了一个几个人的团队重新开发新的精简版系统。
阶段三,新招了一个大公司的首席架构师来管理团队,在他的管理下,项目需求被强制排队,管理流程变得专业化,效率也逐步提升,项目的交付压力得到显著缓解。但他面对的处境是:人员持续流失,研发人手严重不足,初始核心人员大半辞职。
阶段四,下文不详。

6、团队文化

说团队文化,真的感受不到,因为大家对工作都没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认知。真要说团队文化,感悟最深大概就是碎嘴和负能量吧。碎嘴体验就是每几个人就有一个小群,公司的大小事物都沉淀在这里。很多时候,发送在我身上的事情都是被人告诉我的。负能量是我见过最多的工作,经常聊着工作内容,就变成了发泄和吐槽,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几乎是所有人,上班吐槽,下班也吐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