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门(十八)- 流程控制

十八、流程控制

现代编程语言主要提供三种控制流程,用来组织程序代码: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确定好流程控制后,相当于建立起了骨骼,接着就是在里面添加血肉。本章我们来讲解各种结构。

18.1 顺序结构

在任何编程语言中最常用的就是顺序结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程序至上而下顺序执行语句。
这里不在赘述,相当简单。

18.2 分支结构

对于很多情况,顺序结构的代码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一个程序限制了只能成年人使用,儿童因为年龄不够,没有权限使用。这时候程序就需要做出判断,看用户是否是成年人,并给出提示。
体现在程序中,语句对条件进行判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结果执行不同的代码,这称为选择结构或者分支结构。

18.2.1 if语句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if else 语句对条件进行判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结果执行不同的代码,这称为选择结构或者分支结构。

Python 中的 if else 语句可以细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 if 语句、if else 语句和 if elif else 语句,它们的语法和执行流程下所示。
if else 分支语句的三种形式:
1.if结构

if 表达式:
    代码块	

if语句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if-else语句

if 表达式:
    代码块 1
else:
    代码块 2	

if else语句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if-elif-else:

if 表达式 1:
    代码块 1
elif 表达式 2:
    代码块 2
elif 表达式 3:
    代码块 3
...//其它elif语句
else:
    代码块 n

if elif else语句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三种形式中,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是相通的,如果第三种形式中的 elif 块不出现,就变成了第二种形式。另外,elif 和 else 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 if 一起出现,并且要正确配对。
对语法格式的说明:
“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值或者变量,也可以是由运算符组成的复杂语句,形式不限,只要它能得到一个值就行。不管“表达式”的结果是什么类型,if else 都能判断它是否成立(真或者假)。
“代码块”由具由相同缩进量的若干条语句组成。
if、elif、else 语句的最后都有冒号:,不要忘记。

一旦某个表达式成立,Python 就会执行它后面对应的代码块;如果所有表达式都不成立,那就执行 else 后面的代码块;如果没有 else 部分,那就什么也不执行。

执行过程最简单的就是第一种形式——只有一个 if 部分。如果表达式成立(真),就执行后面的代码块;如果表达式不成立(假),就什么也不执行。

对于第二种形式,如果表达式成立,就执行 if 后面紧跟的代码块1;如果表达式不成立,就执行 else 后面紧跟的代码块2。

对于第三种形式,Python 会从上到下逐个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一旦遇到某个成立的表达式,就执行后面紧跟的语句块;此时,剩下的代码就不再执行了,不管后面的表达式是否成立。如果所有的表达式都不成立,就执行 else 后面的代码块。

总起来说,不管有多少个分支,都只能执行一个分支,或者一个也不执行,不能同时执行多个分支。

【实例1】使用第一种选择结构判断用户是否符合条件:

age = int(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
if age < 18 :
    print("你还未成年,建议在家人陪同下使用该软件!")
    print("如果你已经得到了家长的同意,请忽略以上提示。")
#该语句不属于if的代码块
print("软件正在使用中...")
运行结果1:
请输入你的年龄:16↙
你还未成年,建议在家人陪同下使用该软件!
如果你已经得到了家长的同意,请忽略以上提示。
软件正在使用中...
运行结果2:
请输入你的年龄:24↙
软件正在使用中...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如果输入的年龄小于 18,就执行 if 后面的语句块;如果输入的年龄大于等于 18,就不执行 if 后面的语句块。这里的语句块就是缩进四个空格的两个 print() 语句。

【实例2】改进上面的代码,年龄不符合时退出程序:

import sys
age = int(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
if age < 18 :
    print("警告:你还未成年,不能使用该软件!")
    print("未成年人应该好好学习,读个好大学,报效祖国。")
    sys.exit()
else:
    print("你已经成年,可以使用该软件。")
    print("时间宝贵,请不要在该软件上浪费太多时间。")
print("软件正在使用中...")
运行结果1:
请输入你的年龄:16↙
警告:你还未成年,不能使用该软件!
未成年人应该好好学习,读个好大学,报效祖国。

运行结果2:
请输入你的年龄:20↙
你已经成年,可以使用该软件。
时间宝贵,请不要在该软件上浪费太多时间。
软件正在使用中...

sys 模块的 exit() 函数用于退出程序。

【实例3】判断一个人的身材是否合理:

height = float(input("输入身高(米):"))
weight = float(input("输入体重(千克):"))
bmi = weight / (height * height)  #计算BMI指数
if bmi<18.5:
    print("BMI指数为:"+str(bmi))
    print("体重过轻")
elif bmi>=18.5 and bmi<24.9:
    print("BMI指数为:"+str(bmi))
    print("正常范围,注意保持")
elif bmi>=24.9 and bmi<29.9:
    print("BMI指数为:"+str(bmi))
    print("体重过重")
else:
    print("BMI指数为:"+str(bmi))
    print("肥胖")
运行结果:
输入身高(米):1.7↙
输入体重(千克):70↙
BMI指数为:24.221453287197235
正常范围,注意保持

需要强调的是,Python 是一门非常独特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缩进来识别代码块,具有相同缩进量的若干行代码属于同一个代码块,所以你不能胡乱缩进,这样很容易导致语法错误。
在其他语言中(如 C语言、C++、Java 等),选择结构还包括 switch 语句,也可以实现多重选择,但是在 Python 中没有 switch 语句,所以当要实现多重选择的功能时,只能使用 if else 分支语句。

if else 如何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
上面说过,if 和 elif 后面的“表达式”的形式是很自由的,只要表达式有一个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什么类型,Python 都能判断它是“真”还是“假”。

布尔类型(bool)只有两个值,分别是 True 和 False,Python 会把 True 当做“真”,把 False 当做“假”。

对于数字,Python 会把 0 和 0.0 当做“假”,把其它值当做“真”。

对于其它类型,当对象为空或者为 None 时,Python 会把它们当做“假”,其它情况当做真。比如,下面的表达式都是不成立的:

""  #空字符串
[ ]  #空列表
( )  #空元组
{ }  #空字典
None  #空值

【实例】if elif 判断各种类型的表达式:

b = False
if b:
    print('b是True')
else:
    print('b是False')
n = 0
if n:
    print('n不是零值')
else:
    print('n是零值')
s = ""
if s:
    print('s不是空字符串')
else:
    print('s是空字符串')
l = []
if l:
    print('l不是空列表')
else:
    print('l是空列表')
d = {}
if d:
    print('d不是空字典')
else:
    print('d是空字典')
def func():
    print("函数被调用")
if func():
    print('func()返回值不是空')
else:
    print('func()返回值为空')
运行结果:
b是False
n是零值
s是空字符串
l是空列表
d是空字典
函数被调用
func()返回值为空

说明:对于没有 return 语句的函数,返回值为空,也即 None。

使用if语句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不要忘记冒号(:)
  2. 同一代码块的缩进要相同
  3. if语句顺序判断,应该将范围小的放在前面,否则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if语句也允许嵌套使用,就是if 中还使用另一个if来进一步分类,类如:

if 表示式 1if 表达式 2:
        代码块 1
    else:
        代码块 2
elseif 表达式 3:
        代码块 3
    else:
        代码块 4

本节不在举例,可以自行脑补。

18.2.2 if表达式

if表达式编程前面我们在《Python入门(五)- 数据类型及运算符》的三目运算符中已将讲解,我们这里回顾一下:

exp1 if condition else exp2

condition为真,执行exp1;condition为假,执行exp2.

18.2.3 pass语句

Python中的pass语句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空语句”,有时候我们暂时不想处理一些问题,但是又想先预留一个位置,为了程序的完整性,或者后期扩展,我们可以使用pass语句
先来看一个例子:

age = int(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
if age < 12 :
    print("婴幼儿")
elif age >= 12 and age < 18:
    print("青少年")
elif age >= 18 and age < 30:
    print("成年人")
elif age >= 30 and age < 50:
    #TODO: 成年人
else:
    print("老年人")

当年龄大于等于 30 并且小于 50 时,我们没有使用 print() 语句,而是使用了一个注释,希望以后再处理成年人的情况。当 Python 执行到该 elif 分支时,会跳过注释,什么都不执行。

但是 Python 提供了一种更加专业的做法,就是空语句 pass。pass 是 Python 中的关键字,用来让解释器跳过此处,什么都不做。

就像上面的情况,有时候程序需要占一个位置,或者放一条语句,但又不希望这条语句做任何事情,此时就可以通过 pass 语句来实现。使用 pass 语句比使用注释更加优雅。

使用 pass 语句更改上面的代码:

age = int(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
if age < 12 :
    print("婴幼儿")
elif age >= 12 and age < 18:
    print("青少年")
elif age >= 18 and age < 30:
    print("成年人")
elif age >= 30 and age < 50:
    pass
else:
    print("老年人")
运行结果:
请输入你的年龄:40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程序虽然执行到第 10 行代码,但是并没有进行什么操作。

18.2.4 断言assert

Python assert 语句,又称断言语句,可以看做是功能缩小版的 if 语句,它用于判断某个表达式的值,如果值为真,则程序可以继续往下执行;反之,Python 解释器会报 AssertionError 错误。

assert 语句的语法结构为:

assert 表达式

assert 语句的执行流程可以用 if 判断语句表示,如下所示:

if 表达式==True:
    程序继续执行
else:
    程序报 AssertionError 错误

有读者可能会问,明明 assert 会令程序崩溃,为什么还要使用它呢?这是因为,与其让程序在晚些时候崩溃,不如在错误条件出现时,就直接让程序崩溃,这有利于我们对程序排错,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因此,assert 语句通常用于检查用户的输入是否符合规定,还经常用作程序初期测试和调试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下面的程序演示了 assert 语句的用法:

mathmark = int(input())
#断言数学考试分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内
assert 0 <= mathmark <= 100
#只有当 mathmark 位于 [0,100]范围内,程序才会继续执行
print("数学考试分数为:",mathmark)
运行该程序,测试数据如下:
90
数学考试分数为: 90

再次执行该程序,测试数据为:

159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mengma\Desktop\file.py", line 3, in <module>
    assert 0 <= mathmark <= 100
AssertionError

可以看到,当 assert 语句后的表达式值为真时,程序继续执行;反之,程序停止执行,并报 AssertionError 错误。

18.3 循环结构

18.3.1 while循环

Python 中,while 循环和 if 条件分支语句类似,即在条件(表达式)为真的情况下,会执行相应的代码块。不同之处在于,只要条件为真,while 就会一直重复执行那段代码块。

while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表达式:
    代码块

这里的代码块,指的是缩进格式相同的多行代码,不过在循环结构中,它又称为循环体。

while 语句执行的具体流程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其值为真(True)时,则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当执行完毕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若仍为真,则继续重新执行代码块…如此循环,直到条件表达式的值为假(False),才终止循环
例如,打印 1~100 的所有数字,就可以使用 while 循环,实现代码如下:

# 循环的初始化条件
num = 1
# 当 num 小于100时,会一直执行循环体
while num < 100 :
    print("num=", num)
    # 迭代语句
    num += 1
print("循环结束!")

运行程序会发现,程序只输出了 1~99,却没有输出 100。这是因为,当循环至 num 的值为 100 时,此时条件表达式为假(100<100),当然就不会再去执行代码块中的语句,因此不会输出 100。

注意,在使用 while 循环时,一定要保证循环条件有变成假的时候,否则这个循环将成为一个死循环。所谓死循环,指的是无法结束循环的循环结构,例如将上面 while 循环中的num += 1代码注释掉,再运行程序你会发现,Python 解释器一直在输出"num= 1",永远不会结束(因为 num<100 一直为 True),除非我们强制关闭解释器。

再次强调,只要位于 while 循环体中的代码,其必须使用相同的缩进格式(通常缩进 4 个空格),否则 Python 解释器会报 SyntaxError 错误(语法错误)。例如,将上面程序中num+=1语句前移一个空格,再次执行该程序,此时 Python 解释器就会报 SyntaxError 错误。

除此之外,while 循环还常用来遍历列表、元组和字符串,因为它们都支持通过下标索引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例如,下面程序演示了如何使用 while 循环遍历一个字符串变量:

my_char="https://editor.csdn.net/md?not_checkout=1&articleId=125580868"
i = 0;
while i<len(my_char):
    print(my_char[i],end="")
    i = i + 1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csdn.net/md?not_checkout=1&articleId=125580868

18.3.2 for-in循环

Python 中的循环语句有 2 种,分别是 while 循环和 for 循环,前面章节已经对 while 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节给大家介绍 for 循环,它常用于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序列类型,逐个获取序列中的各个元素。

for 循环的语法格式如下:

for 迭代变量 in 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代码块

格式中,迭代变量用于存放从序列类型变量中读取出来的元素,所以一般不会在循环中对迭代变量手动赋值;代码块指的是具有相同缩进格式的多行代码(和 while 一样),由于和循环结构联用,因此代码块又称为循环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的程序演示了 for 循环的具体用法: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not_checkout=1&articleId=125580868"
#for循环,遍历 add 字符串
for ch in add:
    print(ch,end="")
运行结果为:
https://editor.csdn.net/md?not_checkout=1&articleId=125580868

可以看到,使用 for 循环遍历 add 字符串的过程中,迭代变量 ch 会先后被赋值为 add 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并代入循环体中使用。只不过例子中的循环体比较简单,只有一行输出语句。
Python for循环的具体应用:

  1. for 循环进行数值循环
    在使用 for 循环时,最基本的应用就是进行数值循环。比如说,想要实现从 1 到 100 的累加,可以执行如下代码:
print("计算 1+2+...+100 的结果为:")
#保存累加结果的变量
result = 0
#逐个获取从 1 到 100 这些值,并做累加操作
for i in range(101):
    result += i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为:
计算 1+2+...+100 的结果为:
5050

上面代码中,使用了 range() 函数,此函数是 Python 内置函数,用于生成一系列连续整数,多用于 for 循环中。
值得一提的是,Python 2.x 中除提供 range() 函数外,还提供了一个 xrange() 函数,它可以解决 range() 函数不经意间耗掉所有可用内存的问题。但在 Python 3.x 中,已经将 xrange() 更名为 range() 函数,并删除了老的 xrange() 函数。

  1. for循环遍历列表和元组
    当用 for 循环遍历 list 列表或者 tuple 元组时,其迭代变量会先后被赋值为列表或元组中的每个元素并执行一次循环体。

下面程序使用 for 循环对列表进行了遍历:

my_list = [1,2,3,4,5]
for ele in my_list:
    print('ele =', ele)
程序执行结果为:
ele = 1
ele = 2
ele = 3
ele = 4
ele = 5

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尝试用 for 循环遍历 tuple 元组,这里不再给出具体实例。

  1. for 循环遍历字典
    在使用 for 循环遍历字典时,经常会用到和字典相关的 3 个方法,即 items()、keys() 以及 values(),
    -items() :返回字典中所有key-value对的列表
    -keys(): 返回字典中所有key的列表
    -values():返回字典中所有value的列表
    当然,如果使用 for 循环直接遍历字典,则迭代变量会被先后赋值为每个键值对中的键。

例如:

my_dic = {'python教程':"http://c.biancheng.net/python/",\
          'shell教程':"http://c.biancheng.net/shell/",\
          'java教程':"http://c.biancheng.net/java/"}
for ele in my_dic:   
# 也可以使用  for ele in my_dic.keys():
    print('ele =', ele)
程序执行结果为:
ele = python教程
ele = shell教程
ele = java教程

因此,直接遍历字典,和遍历字典 keys() 方法的返回值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遍历字典 values()、items() 方法的返回值。例如:

my_dic = {'python教程':"python学习",\
          'linux教程':"linux学习",\
          'java教程':"java学习"}
for ele in my_dic.items():
    print('ele =', ele)
程序执行结果为:
ele = ('python教程', 'python学习')
ele = ('linux教程', 'linux学习')
ele = ('java教程', 'java学习')

18.3.3 循环结构+else

Python 中,无论是 while 循环还是 for 循环,其后都可以紧跟着一个 else 代码块,它的作用是当循环条件为 False 跳出循环时,程序会最先执行 else 代码块中的代码。

以 while 循环为例,下面程序演示了如何为 while 循环添加一个 else 代码块:

add = "https://editor.csdn.net/"
i = 0
while i < len(add):
    print(add[i],end="") 
    i = i + 1
else:
    print("\n执行 else 代码块")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csdn.net/
执行 else 代码块

上面程序中,当i==len(add)结束循环时(确切的说,是在结束循环之前),Python 解释器会执行 while 循环后的 else 代码块。

有读者可能会觉得,else 代码块并没有什么具体作用,因为 while 循环之后的代码,即便不位于 else 代码块中,也会被执行。例如,修改上面程序,去掉 else 代码块:

add = "https://editor.csdn.net/"
i = 0
while i < len(add):
    print(add[i],end="")
    i = i + 1
#原本位于 else 代码块中的代码
print("\n执行 else 代码块")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csdn.net/
执行 else 代码块

那么,else 代码块真的没有用吗?当然不是。后续章节介绍 break 语句时,会具体介绍 else 代码块的用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为 for 循环添加一个 else 代码块,例如:

add = "https://editor.csdn.net/"
for i in  add:
    print(i,end="")
else:
    print("\n执行 else 代码块")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csdn.net/
执行 else 代码块

18.3.4 循环嵌套

Python 不仅支持 if 语句相互嵌套,while 和 for 循环结构也支持嵌套。所谓嵌套(Nest),就是一条语句里面还有另一条语句,例如 for 里面还有 for,while 里面还有 while,甚至 while 中有 for 或者 for 中有 while 也都是允许的。

当 2 个(甚至多个)循环结构相互嵌套时,位于外层的循环结构常简称为外层循环或外循环,位于内层的循环结构常简称为内层循环或内循环。

循环嵌套结构的代码,Python 解释器执行的流程为:

  • 当外层循环条件为 True 时,则执行外层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
  • 外层循环体中包含了普通程序和内循环,当内层循环的循环条件为 True 时会执行此循环中的循- 环体,直到内层循环条件为 False,跳出内循环;
  • 如果此时外层循环的条件仍为 True,则返回第 2 步,继续执行外层循环体,直到外层循环的循环条件为 False;
  • 当内层循环的循环条件为 False,且外层循环的循环条件也为 False,则整个嵌套循环才算执行完毕。

循环嵌套的执行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程序演示了 while-for 嵌套结构:

i = 0
while i<10:
    for j in range(10):
        print("i=",i," j=",j)       
    i=i+1

由于程序输出结果篇幅太长,读者可自行拷贝代码并执行,观察其执行结果。
可以看到,此程序中运用了嵌套循环结构,其中外循环使用的是 while 语句,而内循环使用的是 for 语句。程序执行的流程是:
一开始 i=0,循环条件 i<10 成立,进入 while 外循环执行其外层循环体;
从 j=0 开始,由于 j <10 成立,因此进入 for 内循环执行内层循环体,直到 j=10 不满足循环条件,跳出 for 循环体,继续执行 while 外循环的循环体;
执行 i=i+1 语句,如果 i<10 依旧成立,则从第 2 步继续执行。直到 i<10 不成立,则此循环嵌套结构才执行完毕。

根据上面的分析,此程序中外层循环将循环 10 次(从 i=0 到 i=9),而每次执行外层循环时,内层循环都从 j=0 循环执行到 j=9。因此,该嵌套循环结构将执行 10*10 = 100 次。
嵌套循环执行的总次数 = 外循环执行次数 * 内循环执行次数
事实上,if 语句和循环(while、for)结构之间,也可以相互嵌套,举个例子:

i = 0
if i<10:
    for j in range(5):
        print("i=",i," j=",j)       
程序执行结果为:
i= 0  j= 0
i= 0  j= 1
i= 0  j= 2
i= 0  j= 3
i= 0  j= 4

需要指明的是,上面程序演示的仅是 2 层嵌套结构,其实 if、while、for 之间完全支持多层( ≥3 )嵌套。例如:

if ...:
    while ...:
        for ...:
            if ...:
                ...

也就是说,只要场景需要,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嵌套,甚至可以多层嵌套。

18.3.5 for表达式(推导式)

讲解分支结构中,我们可以使用if 创建if表达式来简化程序,同样的,for循环结构也支持三元运算,构成for表达式。具体结构为:

[表达式  for 循环计数器 in 可迭代对象]  #返回列表
(表达式  for 循环计数器 in 可迭代对象)  #返回迭代器

for 表达式与普通for 循环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 在for关键字之前定义一个表达式,该表达式通常会包含循环计数器
  2. for表达式没有循环体,因此不使用冒号(😃
  3. for表达式运算结果会最终返回列表,因此也被称为列表推导式

举个例子:

my_list = [x*x for x in range (10)]
print(my_list)  # [0,1,4,9,16,25,36,49,64,81]

使用列表推导式也可以与if表达式组合,实现对元素的筛选,例如:

my_list = [x*x for x in range (10) if x%2 == 0]
print(my_list)  # [0,4,16,36,64]

前面示例,我们使用的是【】来包围列表推导式,如果我们换成(),将不在返回列表,而是返回一个迭代器generator,此时也被称为生成器推导式。
例如:

my_list = (x*x for x in range(10) if x % 2 == 0)
for i in my_list:
    print(i,end='\t')   # 0	4	16	36	64

for 推导式也支持多层嵌套,语法结构为:

[生成列表表达式 for ele1 in generator1 for ele2 in generator2]

例如:

my_list = [(x,y) for x in range(3) for y in range(2)]
print(my_list)
# [(0,0),(0,1),(1,0),(1,1),(2,0),(2,1)]

以上的程序相当于:

my_list = []
for x in range(3):
    for y in range(2):
      my_list.append(x,y)

通过运行结果我们会发现生成的列表元素个数为range(3)的元素数量乘以range(2)的元素数量。
当然,推导式也支持更多层次的嵌套,此处不在举例。

18.3.6 循环结构控制

18.3.6.1 break

我们知道,在执行 while 循环或者 for 循环时,只要循环条件满足,程序将会一直执行循环体,不停地转圈。但在某些场景,我们可能希望在循环结束前就强制结束循环,Python 提供了 2 种强制离开当前循环体的办法:
使用 continue 语句,可以跳过执行本次循环体中剩余的代码,转而执行下一次的循环。
只用 break 语句,可以完全终止当前循环。

本节先讲解 break 的用法,continue 语句放到下节做详细介绍。

break 语句可以立即终止当前循环的执行,跳出当前所在的循环结构。无论是 while 循环还是 for 循环,只要执行 break 语句,就会直接结束当前正在执行的循环体。

这就好比在操场上跑步,原计划跑 10 圈,可是当跑到第 2 圈的时候,突然想起有急事要办,于是果断停止跑步并离开操场,这就相当于使用了 break 语句提前终止了循环。

break 语句的语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相应 while 或 for 语句中直接加入即可。例如如下程序: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 一个简单的for循环
for i in add:
    if i == '.' :
        #终止循环
        break
    print(i,end="")
print("\n执行循环体外的代码")
运行结果为:
https://editor
执行循环体外的代码

分析上面程序不难看出,当循环至 add 字符串中的逗号( . )时,程序执行 break 语句,其会直接终止当前的循环,跳出循环体。
break 语句一般会结合 if 语句进行搭配使用,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跳出循环体。

注意,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for 循环后也可以配备一个 else 语句。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 break 语句跳出循环体,不会执行 else 中包含的代码。举个例子: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for i in add:
    if i == '.' :
        #终止循环
        break
    print(i,end="")
else:
    print("执行 else 语句中的代码")
print("\n执行循环体外的代码")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
执行循环体外的代码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使用 break 跳出当前循环体之后,该循环后的 else 代码块也不会被执行。但是,如果将 else 代码块中的代码直接放在循环体的后面,则该部分代码将会被执行。

另外,对于嵌套的循环结构来说,break 语句只会终止所在循环体的执行,而不会作用于所有的循环体。举个例子: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add:
        if j == '.':
            break   
        print(j,end="")
    print("\n跳出内循环")
程序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
跳出内循环
https://editor
跳出内循环
https://editor
跳出内循环

分析上面程序,每当执行内层循环时,只要循环至 add 字符串中的逗号( , )就会执行 break 语句,它会立即停止执行当前所在的内存循环体,转而继续执行外层循环。
那么读者可能会问,在嵌套循环结构中,如何同时跳出内层循环和外层循环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用一个 bool 类型的变量。

修改上面的程序: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提前定义一个 bool 变量,并为其赋初值
flag = False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add:
        if j == '.':
            #在 break 前,修改 flag 的值
            flag = True
            break   
        print(j,end="")
    print("\n跳出内循环")
    #在外层循环体中再次使用 break
    if flag == True:
        print("跳出外层循环")
        break
执行结果为:
https://editor
跳出内循环
跳出外层循环

可以看到,通过借助一个 bool 类型的变量 flag,在跳出内循环时更改 flag 的值,同时在外层循环体中,判断 flag 的值是否发生改动,如有改动,则再次执行 break 跳出外层循环;反之,则继续执行外层循环。
当然,这里仅跳出了 2 层嵌套循环,此方法支持跳出多层嵌套循环。

18.3.6.2 continue

和 break 语句相比,continue 语句的作用则没有那么强大,它只会终止执行本次循环中剩下的代码,直接从下一次循环继续执行。

仍然以在操作跑步为例,原计划跑 10 圈,但当跑到 2 圈半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此时停止了跑步,当挂断电话后,并没有继续跑剩下的半圈,而是直接从第 3 圈开始跑。

continue 语句的用法和 break 语句一样,只要 while 或 for 语句中的相应位置加入即可。例如: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 一个简单的for循环
for i in add:
    if i == '.' :
        # 忽略本次循环的剩下语句
        print('\n')
        continue
    print(i,end="")
运行上面程序,将看到如下运行结果:
https://editor
csdn
net/md?articleId=125580868

可以看到,当遍历 add 字符串至逗号( , )时,会进入 if 判断语句执行 print()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其中,print() 语句起到换行的作用,而 continue 语句会使 Python 解释器忽略执行第 8 行代码,直接从下一次循环开始执行。

18.3.6.3 return

前面学习函数的时候,我们使用return返回函数值,当函数或方法执行到一条return语句时(在return关键字后还可以跟变量,常量和表达式)这个函数或方法将被结束。
循环也不例外,同样可以使用return结束,类似于break关键字。例如下面的程序。

def text():

    add =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25580868"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add:
            if j == '.':
                return   
            print(j,end="")
        print("\n跳出内循环")
    print("跳出外层循环")   
输出结果:
https://editor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return语句起作用后,直接借宿了整个程序的执行,不管return处于多少层结构之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