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作用与特点

本文介绍了交换机在局域网扩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PCA、PCB、PCC和PCD的通信例子阐述了交换机如何利用MAC地址表进行数据转发。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不依赖三层地址,其数据交换基于自学习的MAC地址映射表,实现了透明的数据交换。此外,还总结了交换机的主要特点:不依赖路由信息、提供局域网桥接、数据转发基于MAC地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家好呀,我是请假君,今天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数通了,今天要分享的知识是交换机的作用和特点。

        一、交换机的作用:

        如上图所示,PCA、PCB、PCC、PCD和交换机SWA、SWB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因此,SWA和SWB的核心作用是利用桥接和交换将局域网进行扩展。

        从数据转发机制上看,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作用也有不同。假设PCB要和 PCC进行通信,由于两者处于同一个网络,PCB首先要根据PCC 的二层地址(即 MAC地址〉信息,将信息封装成以太网帧,并通过自身的网络接口发出,于是SWA将收到此帧。与路由器不同,SWA不是依靠第三层IP目的地址,而是第二层的MAC地址来决定如何转发报文。SWA在MAC地址表中查找与报文目的MAC地址匹配的表项,从而知道应该将报文从与SWB相连的端口转发出去;如果没有匹配的项目,报文将广播到除收到报文的入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SWB也会执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把报文交给PCC。

        不难发现,在整个发送过程中,PCB并不需要了解SWA 的存在,而SWA同样不需要了解 SWB的存在,因此这种交换过程是透明的。

         二、交换机的特点:

        至此,从交换机的作用和转发报文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归纳如下:

        1.它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不依靠三层地址和路由信息。

        2.传统交换机提供以太局域网间的桥接和交换,而不必连接不同种类的网络。

        3.交换机上的数据交换依靠MAC地址映射表,这个表是交换机自行学习到的,而不需要相互交换目的地的位置信息。

         好的,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疑问的欢迎来评论区讨论,我们下次再见。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