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坑填数和分治法来诠释快速排序

本人为转载博文,原文作者为MoreWindows 。原文地址为http://www.cnblogs.com/morewindows/archive/2011/08/13/2137415.html

本人在作者原文的基础上做了少许内容的添加和修改。本文有哪里写的不够清楚和完整的地方,还请读者给出意见,以供我加以完善。

快速排序由于排序效率在同为O(N*logN)的几种排序方法中效率较高,因此经常被采用,再加上快速排序思想----分治法也确实实用,因此很多软件公司的笔试面试,包括像腾讯,微软等知名IT公司都喜欢考这个,还有大大小的程序方面的考试如软考,考研中也常常出现快速排序的身影。

总的说来,要直接默写出快速排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本人就自己的理解对快速排序作了下白话解释,希望对大家理解有帮助,达到快速排序,快速搞定。

快速排序是C.R.A.Hoare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虽然快速排序称为分治法,但分治法这三个字显然无法很好的概括快速排序的全部步骤。因此我的对快速排序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挖坑填数+分治法:

先来看实例吧,定义下面再给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定义,这样对实现代码会有帮助)。

以一个数组作为示例,取区间第一个数为基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初始时,i = 0; j = 9; X = a[i] = 72

由于已经将a[0]中的数保存到X中,可以理解成在数组a[0]上挖了个坑,可以将其它数据填充到这来。

j开始向前找一个比X小或等于X的数。当j=8,符合条件,将a[8]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a[0]中。a[0]=a[8]; i++; 这样一个坑a[0]就被搞定了,但又形成了一个新坑a[8],这怎么办了?简单,再找数字来填a[8]这个坑。这次从i开始向后找一个大于X的数,当i=3,符合条件,将a[3]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中a[8]=a[3]; j--;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i = 3; j = 7; X=72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先从后向前找,再从前向后找

j开始向前找,当j=5,符合条件,将a[5]挖出填到上一个坑中,a[3] = a[5]; i++;

i开始向后找,当i=5时,由于i==j退出。

此时,i = j = 5,而a[5]刚好又是上次挖的坑,因此将X填入a[5]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数字都小于它,a[5]后面的数字都大于它。因此再对a[0…4]a[6…9]这二个子区间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

对挖坑填数进行总结

1.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2.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3.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4.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照着这个总结很容易实现挖坑填数的代码:

int AdjustArray(ints[], intl, intr) //返回调整后基准数的位置

{

int i =l,j =r;

int x =s[l];//s[l]s[i]就是第一个坑

while (i <j)

{

// 从右向左找小于x的数来填s[i]

while(i <j &&s[j] >=x)

j--;

if(i <j)

{

s[i] =s[j];//s[j]填到s[i]中,s[j]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i++;

}

// 从左向右找大于或等于x的数来填s[j]

while(i <j &&s[i] <x)

i++;

if(i <j)

{

s[j] =s[i];//s[i]填到s[j]中,s[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j--;

}

}

//退出时,i等于j。将x填到这个坑中。

s[i] =x;

return i;

}

再写分治法的代码:

void quick_sort1(ints[], intl, intr)

{

if (l <r)

{

int i = AdjustArray(s,l,r);//先成挖坑填数法调整s[]

quick_sort1(s,l,i - 1);//递归调用

quick_sort1(s,i + 1,r);

}

}

这样的代码显然不够简洁,对其组合整理下:

//快速排序

void quick_sort(ints[], intl, intr)

{

if (l <r)

{

//Swap(s[l], s[(l + r) / 2]); //将中间的这个数和第一个数交换参见注1

int i =l,j =r,x =s[l];

while (i <j)

{

while(i <j &&s[j] >=x)//从右向左找第一个小于x的数

j--;

if(i <j)

s[i++] =s[j];

while(i <j &&s[i] <x)//从左向右找第一个大于等于x的数

i++;

if(i <j)

s[j--] =s[i];

}

s[i] =x;

quick_sort(s,l,i - 1);//递归调用

quick_sort(s,i + 1,r);

}

}

 

以上讲的是快速排序的算法思想和程序代码,下面讲的是快速排序的一些优化。

 

通常,快速排序被认为是,在所有同数量级(O(nlogn))的排序方法中,其平均性能最好。但是若待排的数字序列有序或者基本有序,快速

排序将退化成冒泡排序,因为每趟快速排序把原来的数字序列分成了两部分,而第一部分是最小的数字,第二部分是原来的数字序列除去

最小数字生剩下的部分。

比如待排数字序列为:

0

1

2

3

4

5

6

7

8

9

6

8

57

66

77

100

123

189

200

430

经过第一趟挖坑填数和分治法,待排序列被分治为两部分,分别为:

0
6

 

12345689
8576677100123200430

 由此可见,一趟挖坑填数+分治法,效果只是把最小的那个数给分治出来了,跟冒泡排序的效果是一样的。快速在这个时候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为改进之,通常依照"三者取中"的法则来选取基准数,即比较S[l],S[(l+r)/2],S[r]三者,取三者的中值作为基准数,而在本文中是从数字序列中取出第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读者不妨加以直觉化的感知:快速排序速度快的原因是因为分治,将一个数字序列分成两份来分别进行排序。我们可以认为通常这个数字序列分治的越“好”,即每一部分

的数字的个数越接近一半,快速排序的效果越好。“三者取中”法则的意图正是避免序列分治成两个数字个数差别很大的部分。读者可以细心琢磨,慢慢感悟。

 

通常“三者取中”的法则可以大大改变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性能。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使快速排序在待排序列已经有序的情况下达到O(n)的时间复杂度。

为此可按照如下所述修改“一次划分”算法:在j减1,i加1的同时进行起泡操作,即在相邻两个记录处于“逆序”的时候进行互换,同时在算法中附设两个布尔型

常量分别指示i,j在从两端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是否进行过交换记录的操作,若指针i在从帝低端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过交换记录的操作,则不再需要对低端子表进行排序;对于j也是同样适用。显然,如此“划分”可以进一步改善快速排序的平均性能。

 

快速排序还有很多优化版本,如区间内数据较少时直接用另外的方法排序以减小递归深度。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再深入的研究下。

 

1,有的书上是以中间的数作为基准数的,要实现这个方便非常方便,直接将中间的数和第一个数进行交换就可以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