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借鉴Java大佬的设计模式,灰常厉害的大佬
简单工厂模式--->https://blog.csdn.net/aby_byy/article/details/99328126
工厂模式--->https://blog.csdn.net/aby_byy/article/details/99329071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它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每一个具体工厂都提供了多个工厂方法用于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
A类、B类(抽象产品)它为每种产品声明接口,在抽象产品中声明了产品所具有的业务方法
A1、A2、B1、B2类(具体产品)它定义具体工厂生产的具体产品对象,实现抽象产品接口中声明的业务方法。
AbstractFactor类(抽象工厂)它声明了一组用于创建一族产品的方法createA()、createB(),每一个方法对应一种产品。
D1、D2(具体工厂)它实现了在抽象工厂中声明的创建产品的方法,生成一组具体产品,这些产品构成了一个产品族,每一个产品都位于某个产品等级结构中。
比如生产 15.6的电脑 ,那么就得是15.6的显示屏 15.6的外壳 始终是同一个产品族的对象!
抽象工厂模式实现:
#include<string>
class A
{
public:
A(std::string name) :mname(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0;
protected:
std::string mname;
};
class A1:public A
{
public:
A1(std::string name) :A(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std::cout << "A1" << std::endl;
}
};
class A2:public A
{
public:
A2(std::string name) :A(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std::cout << "A2" << std::endl;
}
};
class B
{
public:
B(std::string name) :mname(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0;
protected:
std::string mname;
};
class B1:public B
{
public:
B1(std::string name) :B(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std::cout << "B1" << std::endl;
}
};
class B2:public B
{
public:
B2(std::string name) :B(name){}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std::cout << "B2" << std::endl;
}
};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Factory(std::string name) :mname(name){}
virtual A* createA() = 0;
virtual B* createB() = 0;
protected:
std::string mname;
};
class D1 :public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D1(std::string name) :AbstractFactory(name){}
virtual A* createA()
{
return new A1("a1");
}
virtual B* createB()
{
return new B1("b1");
}
};
class D2 :public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D2(std::string name) :AbstractFactory(name){}
virtual A* createA()
{
return new A2("a2");
}
virtual B* createB()
{
return new B2("b2");
}
};
int main()
{
AbstractFactory* paf = new D2("d2");
A* pa = paf->createA();
B* pb = paf->createB();
pa->operation();
pb->operation();
return 0;
}
抽象工厂模式总结
抽象工厂模式的主要优点:
- 抽象工厂模式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由于这种隔离,更换一个具体工厂就变得相对容易,所有的具体工厂都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那些公共接口,因此只需改变具体工厂的实例,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整个软件系统的行为。
- 当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被设计成一起工作时,它能够保证客户端始终只使用同一个产品族中的对象。
- 增加新的产品族很方便,无须修改已有系统,符合”开闭原则”。
抽象工厂模式的主要缺点:
- 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麻烦,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较大的修改,甚至需要修改抽象层代码,这显然会带来较大的不便,违背了\”开闭原则”。
适用场景:
- 一个系统不应当依赖于产品类实例如何被创建、组合和表达的细节,这对于所有类型的工厂模式都是很重要的,用户无须关心对象的创建过程,将对象的创建和使用解耦。
- 系统中有多于一个的产品族,而每次只使用其中某一产品族。可以通过配置文件等方式来使得用户可以动态改变产品族,也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新的产品族。
- 属于同一个产品族的产品将在一起使用,这一约束必须在系统的设计中体现出来。同一个产品族中的产品可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约束,如同一操作系统下的按钮和文本框,按钮与文本框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都是属于某一操作系统的,此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约束条件:操作系统的类型。
- 产品等级结构稳定,设计完成之后,不会向系统中增加新的产品等级结构或者删除已有的产品等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