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块内容描述
给出三个队列 s1,s2,s3 ,判断 s3 是否是由 s1 和 s2 交叉得来。 如:s1 为 aabcc , s2 为 dbbca。 当 s3 为 aadbbcbcac 时,返回 true(即将 s1 拆成三部分: aa,bc,c 分别插入 s2 对应位置) 否则返回 false。输入 aabcc,dbbca,aadbbcbcac
输出 true
解释:
大概思想如下:
1. 动态规划求解,构造一个长为 len2=s2.size()+1,宽为 len1=s1.size()+1 的 dp[][] 二维数组;
2. 设有 i,j,其中 i表示字符串 s1 的第 i 个字符, j 表示字符串 s2 的第 j 个字符, t=i+j 表示 s3 的第 t 个字符;
3. dp[i][j] 如果为 1 ,表示 s1[i] 等于 s3[t] 且 dp[i−1][j] 等于 1 、 或者 s2[j] 等于 s3[t] 且 dp[i][j−1] ;
4. 简单的说 dp[i][j] 为 1 就表示这个点可达,以 dp[0][0] 为起点, dp[len1][len2] 为终点,dp数组中值为 1 的点为路径,向下走表示取 s1 的字符,向右走表示取 s2
的字符。这样就将抽象的字符组合转化成了更好理解的二维数组来表示;
5. 最优子结构即为: s1,s2 的 i,j 点字符之前的字符能否交叉组合成字符串 s3 的前 i+j 个字符,转换到二维数组即为, i,j 点左侧点和上方的点是否可达。
博主本身对此也尝试着读懂,可是还是没有掌握动态规划的思路,待博主好好研究一番在与大家交流,先贴上代码
private static String solution(String line) {
// 在此处理单行数据
String[] arr1 = line.split(",");
int len1 = arr1[0].length();
int len2 = arr1[1].length();
int len3 = arr1[2].length();
if (len3 != len1 + len2)
return false + "";
if (len1 == 0)
return (arr1[1] == arr1[2]) + "";
if (len2 == 0)
return (arr1[0] == arr1[2]) + "";
int[][] dp = new int[len1 + 1][len2 + 1];
dp[0][0] = 1;
// init the dp array
for (int i = 1; i <= len1; i++) {
if (arr1[0].charAt(i-1) == arr1[2].charAt(i-1))
dp[i][0] = dp[i - 1][0];
}
for (int i = 1; i <= len2; i++) {
if (arr1[1].charAt(i-1) == arr1[2].charAt(i-1))
dp[0][i] = dp[0][i - 1];
}
// dp
for (int i = 1; i < len1 + 1; i++) {
for (int j = 1; j < len2 + 1; j++) {
int t = i + j;
if (arr1[0].charAt(i-1) == arr1[2].charAt(t-1)) {
dp[i][j] = dp[i - 1][j] | dp[i][ j];
}
if (arr1[1].charAt(j-1) == arr1[2].charAt(t-1)) {
dp[i][j] = dp[i][j - 1] | dp[i][j];
}
}
}
// 返回处理后的结果
if (dp[len1][len2] == 1)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
32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