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的七层网络模型

一、概念
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二、协议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应用,有相应的 RFC [3]  文档。
    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

三、数据的传输方式
数据从应用程序发出经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目前上面三层可以合并为一层)……经过层层封装到达链路层,然后再化为0101二进制,再以比特流的形式在物理线路上进行传输。数据流到达目的计算机后,也按照相反的步骤从下往上的层层解包,最后到达应用层并把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xiaodiejinghong/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3%E5%B1%82%E6%A8%A1%E5%9E%8B/1441391?fr=aladdin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ow/p/10423200.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