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行動通信系統IMT-2000 (高健倫 撰)

概念

自從西元1879年發明了無線電技術之後,這方式在電信世界的應用,其技術因日常生活用途上的需求,已分成了許多層次的應用。從無線電對講機的半雙工、無線電話的發展(從有線電話無線主副機、英國的CT-1註1 及歐洲的CEPT-1,進化到數位式低功率電話CT-2註2,一直到現在的CT-3註3)、行動電話的發展(從類比式行動電話AMPS註4、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 註5等),發展到目前的衛星行動通訊 註6等。
 

1    介紹  

行動通信科技發展極為迅速,從正無線電話、低功率無線電話、行動電話到衛星通信等各類無線通信不斷地發展更新。目地是拉近無線和有線的距離、容納更多的錯誤、減少塞機和斷訊錯誤率等要求,因此第三代行動通信系統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2000)已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整合所有行動通信系統的新標準。
國際電信聯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從服務需求的角度,在西元一九九二年就建議將1885~2025 MHz及2110~2200 MHz頻段分配供IMT - 2000使用,其中1980~2010 MHz及2170~2200 MHz用於衛星行動業務(Mobile Satellite Service)。ITU預計在西元一九九九年決定完整的IMT - 2000技術規範以供參考標準,西元二○○二年可以提供初步服務,正式商業化則需等到西元二○○五年左右。
IMT - 2000發展的目的是希望以寬頻技術整合各類服務需求,達到多媒體行動通信的理想,以提供更好的通話品質,更多樣化的服務,同時藉由衛星行動通訊的技術使得服務區域更廣泛,真正實現一機走天下的理想。雖然IMT - 2000理想中應具有唯一的世界標準,但既有的行動通信系統中已有很多的技術標準,因此在逐漸形成的系統家族觀念(FSC, Family of Systems Concept)下,IMT-2000將規定一些共通性的技術規範,以兼容並蓄各種不同的系統標準。
IMT - 2000的發展,在歐洲聯盟及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推動下,過去數年已有很大幅度的進展,而在頻譜規劃上,歐洲及美、日等國所分配的行動通信頻譜,與ITU建議的IMT-2000頻譜均有所重疊,尤其美國 註7拍賣的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頻譜,重疊情形更是嚴重。因此為了避免以後的資源無用或重覆的浪費,除了多多參與國際組織的制定外,更應該要多多了解IMT – 2000的時程及內容才是。
故台灣為了要達到電信自由化的要求,因此將所需之行動通信頻譜、頻率資源,重新整體規劃。其中將約二百兆赫(200 MHz)頻寬(1920~1975 MHz、1985-2025 MHz及2110~2200 MHz),規劃供IMT - 2000使用。且採用不是由哪個機構主導規劃統一之系統,而是改採用依地區既有標準加以發展擴充而成的多系統之組合,因此,將來頻譜的整體規劃上會注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