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witch()结构
1,Switch结构小括号中变量支持的类型:byte,short,char,int,String
2,如果配置了default默认选项,而且没有任何的case被匹配到,就会执行default后的操作
3,case的个数 是否加break 是否加default全部都是可选的,根据自己的具体业务做决定
小括号中变量的类型必须与case后value的类型一致
4,执行顺序:先拿着变量的值,依次与每个case后的值做比较,如果相等,就执行case后的语句
若这个case后没有break,就会继续向下执行下一个case,如果一直没有遇到break,就会发生穿透现象,包括default
switch (变量名){
case value1 : 操作1;break;//可选
case value2 : 操作2;break;//可选
case value3 : 操作3;break;//可选
case value4 : 操作4;break;//可选
default:保底选项;//可选
}
二,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
1.for循环
1,for(开始条件;循环条件;更改条件){
如果符合循环条件,就会执行循环体里的内容
}
定义的循环变量,用来控制循环,循环变量可以取到几个值,循环就会执行几次,
因此开始条件只会执行一次
2(内外循环),for(开始条件;循环条件;更改条件){
for(开始条件;循环条件;更改条件){
循环体
}
}
外层循环控制的是行数,内层循环控制的是列数
外层循环控制的是轮数,内层循环控制的是在这一轮中执行的次数
2.while循环
1,while(判断条件){
如果符合判断条件,继续循环
}
while循环常用来完成死循环,但是注意死循环必须设置出口。
1.定义一个变量用来控制次数
int count = 1;
2.定义一个循环
while(count<=10){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count++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2.do-while循环
do{
循环体
}while(判断条件);
do-while循环体至少会执行一次
如果符合循环条件继续执行,否则停止
3.冒泡排序
排序思路:要比较多轮,每轮两个相邻的元素做比较,位置不对就互换
通过嵌套for循环来完成
外层循环:控制的是轮数,如果有n个数,最多n-1轮
内层循环:控制的是每轮中比较的次数,每一轮的次数会递减,之前轮确定的最大值不应该参与后面轮的比较
外层循环的循环变量代表的是轮数
内层循环的循环变量代表的是数组的下标[0,a.leng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