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案例是贯穿了整个测试流程和项目研发流程的,用例也同时起着指导测试、保证质量度作用,因此用例至关重要。对于如何提高用例设计的质量,评审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很多测试同学都知道应该做测试案例评审,并且也乐意做需求评审,但是很少有测试同学总结过如何做案例评审。那么最基本的案例评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在开始之前,再回顾一下测试案例的几个要素。

测试案例的几个要素分别是: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目的、测试步骤、测试结果。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另外还有案例分级、案例类型(UI、功能、兼容等)、案例执行的阶段(比如准入阶段、集成阶段等)。

不同的公司的案例模版会稍有差别,有的公司还会将案例跟自动化覆盖程度结合,每一条案例对应的自动化覆盖情况,以及自动化类型是基于代码层的,还是接口层的,以及UI层的等等。这样更容易评估公司的自动化覆盖率。

评审的内容也基本上和测试案例的几大要素相关,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模板,案例评审的第一步都应该是设计框架的评审。

设计框架

案例的整体设计框架,也就是案例的结构和模块划分。一般我们都是以xmind来提前定结构,这样评审时更容易直观的看到结构树和层级关系。如果一个案例管理平台缺少可视化的结构树,那么基本上可读性是非常差合效率极低的。

设计框架可以从哪几个维度看?

1、模块划分合理性:即能包含所要测试的全部对象,又能够不重复。
2、逻辑链路流畅性:一个业务流程是顺畅的,没有阻断的。

3、子属关系正确性:主类、子类,并行关系、从属关系要区分,不能在同一层级展现。

4、需求覆盖完整性:显性需求应该100%包含,隐形需求也应该能够挖掘出来。开发实现涉及到的每个环节也需要考虑容易出错的点。总之,不能只局限于表面交互看到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DB层、代码层、接口层和UI层,前后端均要覆盖。

5、类型覆盖全面性:前端、后端、UI、功能、性能、兼容、埋点、接口、数据库等。

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通常的登录功能,包含账户密码、手势、人脸三种方式。

模块划分:主类是登录,三种登录方式应该是互相并行的,并且归属于登录模块。

逻辑链路:对于任意一种登录方式,一定要包含输入、校验、结果整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子属关系:如果将手势登录归到注册层级下面,明显是不合理的。

测试目的

1、唯一性

一条案例应该有唯一一个测试目的。

比如不能在测试字符类型是否合法的同时,再测试字符长度是否符合标准。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有多条测试目的,那么一条通过,一条不通过时,你是打Pass合适,还是打Fail合适呢?如果打了fail,又怎么根据案例数来评估回归测试工作量呢。

2、明确性

比如希望测试一个播放次数的功能,为零次是则不显示播放次数,每一次播放后播放的次数会有增加,未播放完就结束时,次数仍然不变。则可以写成:

  • 播放_次数测试_为零时显示
  • 播放_次数测试_播放完成时变化
  • 播放_次数测试_播放未完成时变化
  • 播放_次数测试_刷新页面

一目了然的看到我想测试的点是什么。

3、简洁性

比如继续拿上个例子来讲,有的小伙伴会将测试目的写成:

  • 测试播放功能_看播放次数为零时次数的显示_不显示播放次数
  • 测试播放功能_看播放完成时播放的次数是否有增加_播放次数增加
  • 测试播放功能_看播放未完成时播放的次数是否有增加_播放次数不增加
  • 测试播放功能_看页面刷新时播放的次数是否有增加_播放次数不增加

对比之下,孰好孰坏,显而易见。

另外,小编一直不建议在测试目的中体现详细的测试结果,因为这样就和预期结果列的内容重复,并且测试目的非常长。不过不同项目的实施情况不一样,这点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案例详情

1、测试环境:是充分必要的环境条件。

2、操作步骤:步骤需要具备连贯性、可执行性。

3、案例分级:P0-P4,一般来说,P0、P1、P2、P3案例的占比分别为15%,35%,40%,10%,每一分级的案例占比偏差不能大于5%。

新项目而言,P0为流程案例,P1为基本功能案例,P2深入逻辑规则测试的案例,P3为极限值、异常特殊场景案例。

4、预期结果:保证明确性、准确性,以及和需求一致性。

5、操作步骤:一般应该是3步左右,绝对不能超出5步。操作步骤超出3步时,就应当要思考案例是否有多个测试目的和多个对应的预期结果,已经不符合案例设计规范。

6、案例顺序:应该将优先级高重要模块的案例放到前面,异常和分级低的案例放到后面。优先级越高的案例,执行的顺序应该越优先。这样一方面可以快速暴露问题,二是减少后期测试的压力。优先级通常是核心功能>次要功能,正向案例>逆向案例,常规场景>异常场景。

另外要注意语言的简洁:简洁的语言即能让评审的听众快速读懂案例,也能够提高执行案例的效率。

对于详细内容的审核,很多初学小伙伴容易混淆测试环境和操作步骤,这一点我是如何理解的呢?

假设用户上传一个照片到相册中,需要测试上传的功能本身,还需要考虑对不同网络的兼容,还需要测试到不同网络的性能。

那么除了针对网络兼容测试的case,网络的类型和设定是作为操作步骤以外,其他的非专门测试网络的case中应该将网络连通性作为测试环境而非作为操作步骤。试想如果每一条案例里都将网络连通性作为第一个测试步骤,冗余量是得有多大,并且稍微有常识的用户都知道,我要上传成功,我的前提是网络连通。

评审流程

结合到评审流程和参与的人来看。

设计框架评审:一般来说要求测试全组参与、项目组全部参与,一方面能够快速看到设计者的测试思路,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大的设计遗漏。

测试目的、案例详情评审:一般来说要求项目组全部参与,确认细节规则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