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0 学习

系列文章目录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录,目录需要自己手动添加
例如:第一章 Python 机器学习入门之pandas的使用



前言

已经掌握vue2进阶vue3,先用vue3+vue-cli+js练练手,熟悉一下vue3的各种特性,分析比较与vue2的区别。


一、Vue3升级有趣的点

1. 可以动态绑定多个值

如果你有像这样的一个包含多个 attribute 的 JavaScript 对象:

const objectOfAttrs = {
  id: 'container',
  class: 'wrapper'
}

通过不带参数的 v-bind,你可以将它们绑定到单个元素上:

<div v-bind="objectOfAttrs"></div>

2. DOM更新的时机

当你修改了响应式状态时,DOM 会被自动更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OM 更新不是同步的。Vue 会在“next tick”更新周期中缓冲所有状态的修改,以确保不管你进行了多少次状态修改,每个组件都只会被更新一次。

要等待 DOM 更新完成后再执行额外的代码,可以使用 nextTick() 全局 API:

import { nextTick } from 'vue'

async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value++
  await nextTick()
  // 现在 DOM 已经更新了
}

3. 监听器

1. 侦听数据源类型

watch 的第一个参数可以是不同形式的“数据源”:它可以是一个 ref (包括计算属性)、一个响应式对象、一个 getter 函数、或多个数据源组成的数组:

const x = ref(0)
const y = ref(0)

// 单个 ref
watch(x, (newX) => {
  console.log(`x is ${newX}`)
})

// getter 函数
watch(
  () => x.value + y.value,
  (sum) => {
    console.log(`sum of x + y is: ${sum}`)
  }
)

// 多个来源组成的数组
watch([x, () => y.value], ([newX, newY]) => {
  console.log(`x is ${newX} and y is ${newY}`)
})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监听对象中的属性值。这里需要用一个返回该属性的 getter 函数。

const obj = reactive({ count: 0 })

// 错误,因为 watch() 得到的参数是一个 number
watch(obj.count, (count) => {
  console.log(`count is: ${count}`)
})


// 这里需要用一个返回该属性的 getter 函数
watch(
  () => obj.count, // 提供一个 getter 函数
  (count) => {
    console.log(`count is: ${count}`)
  }
)

我们常常需要监听对象的某个属性

import { reactive, watch } from 'vue'

// 定义一个对象
const form = reactive({
  username: '',
  password: ''
})

// 监听属性
watch(
  () => form.username, // 要监听的属性
  () => { // 监听到变化之后 会调用的方法
    console.log(form.username)
  }
)

2. watchEffect()

watchEffect() 允许我们自动跟踪回调的响应式依赖。

watchEffect(async () => {
  const response = await fetch(
    `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todos/${todoId.value}`
  )
  data.value = await response.json()
})

回调会立即执行,不需要指定 immediate: true。在执行期间,它会自动追踪 todoId.value 作为依赖(和计算属性类似)。每当 todoId.value 变化时,回调会再次执行。有了 watchEffect(),我们不再需要明确传递 todoId 作为源值。

对于这种只有一个依赖项的例子来说,watchEffect() 的好处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有多个依赖项的侦听器来说,使用 watchEffect() 可以消除手动维护依赖列表的负担。此外,如果你需要侦听一个嵌套数据结构中的几个属性,watchEffect() 可能会比深度侦听器更有效,因为它将只跟踪回调中被使用到的属性,而不是递归地跟踪所有的属性

4. 模版引用 ref

vue2中我们经常使用到ref,允许我们在一个特定的 DOM 元素或子组件实例被挂载后,获得对它的直接引用。vue3中也是可以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 声明一个 ref 来存放该元素的引用
// 必须和模板里的 ref 同名
const input = ref(null)

onMounted(() => {
  // input.value是实例对象
  input.value.focus()
})
</script>

<template>
  <input ref="input" />
</template>

注意,你只可以在组件挂载后才能访问模板引用。如果你想在模板中的表达式上访问 input,在初次渲染时会是 null。

如果你需要侦听一个模板引用 ref 的变化,确保考虑到其值为 null 的情况:

watchEffect(() => {
  if (input.value) {
    input.value.focus()
  } else {
    // 此时还未挂载,或此元素已经被卸载(例如通过 v-if 控制)
  }
})

5. defineExpose 宏显式暴露

使用了 <script setup> 的组件是默认私有的:一个父组件无法访问到一个使用了 <script setup> 的子组件中的任何东西,除非子组件在其中通过 defineExpose 宏显式暴露。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组件中定义的东西,父组件是没有办法访问到的,想让父组件可以访问到子组件里面的属性,方法的话,需要在子组件中主动暴露出来。父组件就可以通过子组件的实例对象获取到相应的属性和方法了。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a = 1
const b = ref(2)

// 像 defineExpose 这样的编译器宏不需要导入
defineExpose({
  a,
  b
})
</script>

6. 组合式函数(比对vue2中的mixin)

这两种都可以实现组件逻辑提取到可复用的单元里。相较而言,mixin有短板:

  1. 不清晰的数据来源:当使用了多个 mixin 时,实例上的数据属性来自哪个 mixin 变得不清晰,这使追溯实现和理解组件行为变得困难。这也是我们推荐在组合式函数中使用 ref + 解构模式的理由:让属性的来源在消费组件时一目了然。

  2. 命名空间冲突:多个来自不同作者的 mixin 可能会注册相同的属性名,造成命名冲突。若使用组合式函数,你可以通过在解构变量时对变量进行重命名来避免相同的键名。

  3. 隐式的跨 mixin 交流:多个 mixin 需要依赖共享的属性名来进行相互作用,这使得它们隐性地耦合在一起。而一个组合式函数的返回值可以作为另一个组合式函数的参数被传入,像普通函数那样。

在vue3中更推荐使用组合式函数!

组合式函数

  • 命名:组合式函数约定用驼峰命名法命名,并以“use”作为开头。
  • 例子: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data = ref(null)
const error = ref(null)

fetch('...')
  .then((res) => res.json())
  .then((json) => (data.value = json))
  .catch((err) => (error.value = err))
</script>

<template>
  <div v-if="error">Oops! Error encountered: {{ error.message }}</div>
  <div v-else-if="data">
    Data loaded:
    <pre>{{ data }}</pre>
  </div>
  <div v-else>Loading...</div>
</template>

比如异步请求,每次写异步请求都要这么写就很麻烦,如果我们可以将相同的部分提取出来,抽取成组合式函数,在需要的地方引入使用,效率就会高。

// fetch.js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function useFetch(url) {
  const data = ref(null)
  const error = ref(null)

  fetch(url)
    .then((res) => res.json())
    .then((json) => (data.value = json))
    .catch((err) => (error.value = err))

  return { data, error }
}

现在我们在组件里只需要: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Fetch } from './fetch.js'

const { data, error } = useFetch('url')
</script>

如果上面传入的url是字符串的话,那么fetch只会执行一次,就结束了。如果想要在url发生变化的时候,重新执行fetch的话,可以传入一个响应式状态或者一个getter函数,然后基于传入的状态来创建执行操作的侦听器。

const url = ref('/initial-url')

// 1.传入响应式状态
const { data, error } = useFetch(url)
// 这将会重新触发 fetch
url.value = '/new-url'

// 2.传入getter函数
// 当 props.id 改变时重新 fetch
const { data, error } = useFetch(() => `/posts/${props.id}`)

可以用 watchEffect() 和 toValue() API 来重构我们现有的实现:

// fetch.js
import { ref, watchEffect, toValue } from 'vue'

export function useFetch(url) {
  const data = ref(null)
  const error = ref(null)

  watchEffect(() => {
    // 在 fetch 之前重置状态
    data.value = null
    error.value = null
    // toValue() 将可能的 ref 或 getter 解包
    fetch(toValue(url))
      .then((res) => res.json())
      .then((json) => (data.value = json))
      .catch((err) => (error.value = err))
  })

  return { data, error }
}

toValue() 是一个在 3.3 版本中新增的 API。它的设计目的是将 ref 或 getter 规范化为值。如果参数是 ref,它会返回 ref 的值;如果参数是函数,它会调用函数并返回其返回值。否则,它会原样返回参数。

7. props

一个 setup 函数的 props 是响应式的,并且会在传入新的 props 时同步更新。

请注意如果你解构了 props 对象,解构出的变量将会丢失响应性。因此我们推荐通过 props.xxx 的形式来使用其中的 props。

如果你确实需要解构 props 对象,或者需要将某个 prop 传到一个外部函数中并保持响应性,那么你可以使用 toRefs() 和 toRef() 这两个工具函数:

import { toRefs, to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props) {
    // 将 `props` 转为一个其中全是 ref 的对象,然后解构
    const { title } = toRefs(props)
    // `title` 是一个追踪着 `props.title` 的 ref
    console.log(title.value)

    // 或者,将 `props` 的单个属性转为一个 ref
    const title = toRef(props, 'title')
  }
}

toRefs()

将一个响应式对象转换为一个普通对象,这个普通对象的每个属性都是指向源对象相应属性的 ref。每个单独的 ref 都是使用 toRef() 创建的。

当从组合式函数中返回响应式对象时,toRefs 相当有用。使用它,消费者组件可以解构/展开返回的对象而不会失去响应性

toRefs 在调用时只会为源对象上可以枚举的属性创建 ref。如果要为可能还不存在的属性创建 ref,请改用 toRef

toRef()

可以将值、refs 或 getters 规范化为 refs (3.3+)。

也可以基于响应式对象上的一个属性,创建一个对应的 ref。这样创建的 ref 与其源属性保持同步:改变源属性的值将更新 ref 的值,反之亦然。

// 按原样返回现有的 ref
toRef(existingRef)

// 创建一个只读的 ref,当访问 .value 时会调用此 getter 函数
toRef(() => props.foo)

// 从非函数的值中创建普通的 ref
// 等同于 ref(1)
toRef(1)
const state = reactive({
  foo: 1,
  bar: 2
})

// 双向 ref,会与源属性同步
const fooRef = toRef(state, 'foo')

// !!!注意:不同于:
const fooRef = ref(state.foo)

二、概念解析

1. ref和reactive

ref和reactive是用来实现数据响应式的API

一般情况下,ref定义基本数据类型,reactive定义引用数据类型

我理解的ref本质上是reactive的再封装

reactive:

reactive() 返回的是一个原始对象的 Proxy,它和原始对象是不相等的:

const raw = {}
const proxy = reactive(raw)

// 代理对象和原始对象不是全等的
console.log(proxy === raw) // false

为保证访问代理的一致性,对同一个原始对象调用 reactive() 会总是返回同样的代理对象,而对一个已存在的代理对象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其本身:

const raw = {}
const proxy = reactive(raw)

// 在同一个对象上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相同的代理
console.log(reactive(raw) === proxy) // true

// 在一个代理上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它自己
console.log(reactive(proxy) === proxy) // true

这个规则对嵌套对象也适用。依靠深层响应性,响应式对象内的嵌套对象依然是代理:

const proxy = reactive({})

const raw = {}
proxy.nested = raw // 这个时候nested也会成为一个代理

console.log(proxy.nested === raw) // false

局限性:

  1. 对解构操作不友好:当我们将响应式对象的原始类型属性解构为本地变量时,或者将该属性传递给函数时,我们将丢失响应性连接: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 当解构时,count 已经与 state.count 断开连接
    let { count } = state
    // 不会影响原始的 state
    count++
    
    // 该函数接收到的是一个普通的数字
    // 并且无法追踪 state.count 的变化
    // 我们必须传入整个对象以保持响应性
    callSomeFunction(state.count)

响应式转换是“深层”的:它会影响到所有嵌套的属性。一个响应式对象也将深层地解包任何 ref 属性,同时保持响应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访问到某个响应式数组或 Map 这样的原生集合类型中的 ref 元素时,不会执行 ref 的解包。

const books = reactive([ref('Vue 3 Guide')])
// 这里需要 .value
console.log(books[0].value)

const map = reactive(new Map([['count', ref(0)]]))
// 这里需要 .value
console.log(map.get('count').value)

2. watchEffect

第一个参数就是要运行的副作用函数。这个副作用函数的参数也是一个函数,用来注册清理回调。清理回调会在该副作用下一次执行前被调用,可以用来清理无效的副作用,例如等待中的异步请求 。

watchEffect(async (onCleanup) => {
  const { response, cancel } = doAsyncWork(id.value)
  // `cancel` 会在 `id` 更改时调用
  // 以便取消之前
  // 未完成的请求
  onCleanup(cancel)
  data.value = await response
})

停止侦听器:

const stop = watchEffect(() => {})

// 当不再需要此侦听器时:
stop()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可选的选项,可以用来调整副作用的刷新时机或调试副作用的依赖。

watchEffect(() => {}, {
  flush: 'post',
  onTrack(e) {
    debugger
  },
  onTrigger(e) {
    debugger
  }
})

3. watch()

侦听一个或多个响应式数据源,并在数据源变化时调用所给的回调函数。

参数:

  1. 第一个参数是侦听器的。这个来源可以是以下几种:
    1. 一个函数,返回一个值
    2. 一个 ref
    3. 一个响应式对象
    4. ...或是由以上类型的值组成的数组
  2. 第二个参数是在发生变化时要调用的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接受三个参数:新值、旧值,以及一个用于注册副作用清理的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会在副作用下一次重新执行前调用,可以用来清除无效的副作用,例如等待中的异步请求。
    当侦听多个来源时,回调函数接受两个数组,分别对应来源数组中的新值和旧值。
  3. 第三个可选的参数是一个对象,支持以下这些选项:

    1. immediate:在侦听器创建时立即触发回调。第一次调用时旧值是 undefined
    2. deep:如果源是对象,强制深度遍历,以便在深层级变更时触发回调。参考深层侦听器
    3. flush:调整回调函数的刷新时机。参考回调的刷新时机及 watchEffect()
    4. onTrack / onTrigger:调试侦听器的依赖。参考调试侦听器

4. watch()和watchEffect()

与watchEffect()相比watch()使我们可以:

  • 懒执行副作用;
  • 更加明确是应该由哪个状态触发侦听器重新执行;
  • 可以访问所侦听状态的前一个值和当前值。

副作用清理:

watch(id, async (newId, oldId, onCleanup) => {
  const { response, cancel } = doAsyncWork(newId)
  // 当 `id` 变化时,`cancel` 将被调用,
  // 取消之前的未完成的请求
  onCleanup(cancel)
  data.value = await response
})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例如: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pandas的使用,而pandas提供了大量能使我们快速便捷地处理数据的函数和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