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写二分查找吗——变种二分查找

前言

其实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变种二分查找的博客了,但最近刷题时发现之前对变种二分查找的理解不够深刻,而且相比之前博客的实现,本文有了另一种不同的实现,虽然只是具体细节不一样。

两种思路

在循环体中查找元素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1   #除以2,但向下取整
        if nums[mid] == key:  #如果mid元素为key,则找到答案
            return mid
        elif nums[mid] < key:  #如果mid元素小于key,需要搜索范围往大数方向移动。下一次搜索[mid+1, right]
            left = mid + 1   #且目标的索引,应该至少比mid大,所以left定为mid+1
        elif nums[mid] > key: #下一次搜索[left, mid-1]
            right = mid - 1
        
    return -1
  • 这种写法,循环体中有三个分支,因为需要有一个分支去判断mid所在元素是否为key,如果是就直接返回。
  • 在区间内只有一个元素时(即left和right相同),还会执行一遍循环体。

在循环体中缩小搜索区间

这种思路主要用于变种二分查找,可以分为两种题型:将数组划分为 <key 和 >=key 两部分、将数组划分为 <=key 和 >key 两部分。

这种思路和上一种有两处不同:

  1. 在区间内只有一个元素时(即left和right相同),不会执行循环体,而是直接退出循环。
  2. 循环体里只有两个分支,因为这种思路必须要两个指针到达位置后,才能退出循环。判断指针指向元素的任务,则交给了循环外的代码,自然,循环体里只有两个分支了。

比如数组[0,1,2,3,4,5,6]key = 3,如果使用第一种思路,第一次循环就找到了。但如果使用第二种思路,则必须执行多次循环,直到两个指针都是停留到索引3后,再退出循环,然后在循环外的代码中判断是否为key。这就是两种思路的最大不同。

这种思路的具体细节:

  • 因为是while( left < right ),所以离开循环时,必然是left等于right,相比上一种思路,这种思路遇到left等于right就退出循环了。
  • 因为要保证离开循环时是left等于right的,所以对left和right的处理:其中一个肯定是直接等于mid,另一个则是标准的加一或减一。
  • 对于循环体中的分支情况:需要将=分支合并到另两个分支的其中一个上去,以符合题意。
  • 由于离开循环时是left等于right的,且遇到最大索引或最小索引时,循环就会停止,但停留的最大最小索引不一定是符合题的要求的。所以需要特殊检查。

将数组划分为 <key 和 >=key 两部分

查找第一个 >=key 的元素,若无则返回-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两个指针停留在最小索引(即0索引)。
  2. 两个指针停留在,除了最小索引和最大索引的地方。
  3. 两个指针停留在最大索引。

很明显,上面三种情况,只有最后一种需要特殊检查,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返回-1,当最后一个元素确实不符合>=key时。而前两种情况,两个指针停留的地方肯定是符合>=key的。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1 #向下取整
        
        if nums[mid] >= key:  
            right = mid 
        else:#nums[mid] < key
            left = mid+1
    if left == len(nums)-1 and nums[left] < key:
        return -1   
    return left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6))#输出4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4
print(binarySerach(li,14))#left为12,即最大索引,需要检查
print(binarySerach(li,-1))#left为0,即最小索引,不需要检查

# 因为nums[mid] >= key是我们想要的一个整体,所以大于和等于两种情况必须在一个分支
# 所以这个分支内的边界移动,一定是直接等于mid的,因为到最后一次循环这个mid一定是
# 我们想要的那个索引。
# 而另一个分支,由于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一定是mid上发生变化(加一或减一)
# 因为是mid产生变化的操作是left = mid+1,所以取mid时一定得是向下取整
  • 因为要找到第一个 >=key 的元素,所以nums[mid] >= key分支中,对边界(边界指left或right)的处理一定是直接等于mid。这样,两个指针最后会落到第一个 >=key 的元素上去。与之相反,另一个分支里,对边界的操作肯定是加一或减一。
  • 因为现在是left = mid+1right = mid,所以mid是必须是向下取整,才不会导致最后死循环。
  • 因为>=key的元素在右边,所以根据上图可知,需要特殊检查索引为最大索引的情况。

查找第一个 key 的元素,若无则返回-1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1   
        
        if nums[mid] >= key:  
            right = mid 
        else:#nums[mid] < key
            left = mid+1
    if nums[left] == key:
        return left   
    return -1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6))#输出-1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4

这就不需要什么特殊检查了,直接看是否为key即可。

查找最后一个 <key 的元素,若无则返回-1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1) >> 1 #向上取整
        
        if nums[mid] >= key:  
            right = mid-1
        else:#nums[mid] < key
            left = mid
    if left == 0 and nums[left] >=key:
        return -1
    return left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6))#输出3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3
print(binarySerach(li,1))#输出-1,注意这是一个无效索引
  • 因为现在是想要<key 的元素,所以nums[mid] < key分支里对边界(边界指的left或right)的操作必须是直接等于mid。与之相反,另一个分支里,对边界的操作肯定是加一或减一。
  • 因为现在是left = midright = mid-1,所以mid是必须是向上取整,才不会导致最后死循环。
  • 因为<key 的元素在左边,所以根据上图可知,需要特殊检查索引为0的情况。

将数组划分为 <=key 和 >key 两部分

这章就完全是镜像问题,分析完全类似,就不赘述了。

查找最后一个 <=key 的元素,若无则返回-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1) >> 1   
        
        if nums[mid] <= key:  
            left = mid
        else:#nums[mid] > key
            right = mid-1
    if left == 0 and nums[left] >=key:
        return -1
    return left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8))#输出10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10
print(binarySerach(li,0))#输出-1,注意这是一个无效索引

查找最后一个key元素,若无则返回-1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1) >> 1   
        
        if nums[mid] <= key:  
            left = mid
        else:#nums[mid] > key
            right = mid-1
    if nums[left] == key:
        return left   
    return -1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8))#输出-1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10
print(binarySerach(li,0))#输出-1

查找第一个 >key 的元素,若无则返回-1

def binarySerach(nums, key):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left + right) >> 1   
        
        if nums[mid] <= key:  
            left = mid+1
        else:#nums[mid] > key
            right = mid

    if left == len(nums)-1 and nums[left] <= key:
        return -1   
    return left


li = [1,2,4,5,7,7,7,7,7,7, 7,10,13]
ll = [0,1,2,3,4,5,6,7,8,9,10,11,12]  #此数组只是为了让你对照索引

print(binarySerach(li,8))#输出11
print(binarySerach(li,7))#输出11
print(binarySerach(li,13))#输出-1

与之前博客实现的对比

如果你看过之前那篇二分查找博客,你会发现,与本文实现的区别在于:

  • 之前博客里,退出循环时,right在左,left在右,且二者必相邻。且其中一个指针必然落在符合条件的边界上。
    • 指针可能是最小索引减一,也可能是最大索引加一。
  • 本文中,退出循环时,left和right相等。
    • 指针只可能在最小索引和最大索引之间。(即肯定是合法索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